以來源於生活的“神題”破解“死讀書”困境

以來源於生活的“神題”破解“死讀書”困境

考試現場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長安,在隋朝時叫什麼名字?”“長安以朱雀大道為界,分為兩個縣,一個是萬年縣,另一個是什麼?”如果不是講臺上站著兩位監考老師,考場的時鐘正一秒一秒往前走,你可能會以為自己走錯了“片場”,誤入某個《長安十二時辰》劇迷的討論小組。其實,這是8月12日上午9點進行的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選拔考試(以下簡稱“竺考”)的筆試現場。

浙大竺院新生選拔考試,常有“神題”出沒。繼“番茄炒雞蛋怎麼做”“溼麵條和乾麵條,哪種需要煮的時間更長?分別需要怎樣的火候?”“怎樣判斷雞蛋是否新鮮”等令人腦洞大開的“神題”之後,今年“竺考”筆試中的題目,再度引發輿論熱議。

浙大竺院的選拔,考查物件是剛入學的浙大新生,每年“竺考”筆試都以極具創意、接地氣著稱,往往會成為一時熱點。今年的題目又讓人大開眼界,不少都與最近的熱門話題有關。不僅以大熱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為背景出了多道題,還涉及這幾天牽動人心的颱風,以及最近口碑爆棚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看起來是“送分題”,做起來卻不見得容易。

尤其是一些只會埋頭讀書的學霸,遇到一些並不深奧的生活常識,反而會陰溝裡翻船。6年前的“番茄炒雞蛋怎麼做”,就難倒了一大片學生。去年竺考筆試雞蛋“重出江湖”後,不少學生又在雞蛋上面“跌了一跤”。

一邊是不時被“碾軋”的考生,一邊則是公眾近乎一邊倒的稱讚。之所以如此,是因為

這些來源於生活的“神題”,是應試氛圍下的一股清流,迎合了公眾對理想教育狀態的美好期盼。

何謂教育?在西方,教育一詞源於拉丁文educate,字首“e”有“出”的意思,意為“引出”或“匯出”,意思就是透過一定的手段,把某種本來潛在於身體和心靈內部的東西引發出來。

強調教育是一種順其自然的活動,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素質,自內而外引發出來,以成為現實的發展狀態。

然而,

在應試教育盛行的當下,“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死讀書”現象卻大有成為常態之勢。

教師為了讓學生考高分,不是讓他們讀、背,就是在題海中遨遊,導致有相當數量的中學生似乎生活在“與世隔絕”的狀態中。

如何破解這種教育的窘境,既需要頂層設計大力推進,也離不開試題本身的變革。

竺考中來源於生活的“神題”,學生們不可能從哪本書上“背”下來,關鍵在於平時的“實踐”和認真觀察,無疑具有很好的導向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試題並不是為了蹭熱點而蹭熱點,背後隱含著命題者的深意。

謹以那些與《長安十二時辰》電視劇相關的考題為例,關鍵不在於有沒有追劇,主要是對文學常識和歷史知識的考查,即便沒看過電視劇的同學,也能夠根據歷史常識來作答。新鮮而又熟悉的題幹背後,考查內容涵蓋了綜合知識、邏輯推理、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等多方面的知識。

體現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社會知識、語言能力、數理基礎和批判性思維的分析等選拔理念。

毫不誇張地說,層出不窮的“神題”,已然成為竺考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假以時日,或許足以改變區域性地區的“小氣候”,進而在潛移默化之中影響到整個教育。

這樣的“神題”,不妨再多一些。

(來源: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