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是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主要用於什麼農業生產?

耒耜(lěi sì)是我國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用於農業生產中的翻整土地、播種莊稼。後來,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又將耒耜發展成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耒耜的發明證明我國古代對於農業生產工具的重視,也反映了當時農學水平的提高。耒耜耒是耒耜的柄,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樑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下面趣歷史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耒耜是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主要用於什麼農業生產?

形狀

耒是一根尖頭木棍加上一段短橫樑。使用時把尖頭插入土壤,然後用腳踩橫樑使木棍深入,然後翻出。改進的耒有兩個尖頭或有省力曲柄。

耜類似耒,但尖頭成了扁頭(耜冠),類似鍬、鏟。其材料從早期的木製發展出石質、骨質或陶質。

耒耜的發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後來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稱犁為耒或耒耜。

發明

原始的刀耕火種,只能是廣種薄收,而且經過多次種植的土地日趨貧瘠,收穫量越來越少。這時,部落只有整體或部分遷徒,到新的地方披荊斬棘,燒荒墾土,刺穴播種,以取得更多的穀物。頻繁的遷徒,繁重的勞動,先民們疲憊不堪。為了讓部落能夠休養生息、,決心改進耕播種和種植方法。

《易經·繫辭》說,神農“斫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禮·含文嘉》說,神農“始作耒耜,教民耕種”,都講到炎帝神農製作耕播工具——耒耜。

傳說,炎帝和大家一起圍豬,來到一片林地。林地裡,兇猛的野豬正在拱土,長長的嘴巴伸進泥土,一撅一撅地把土供起。一路供過,留下一片被翻過的鬆土。

野豬拱土的情形,給炎帝留下很深的印象。能不能做一件工具,依照這個方法翻鬆土地呢?經過反覆琢磨,炎帝在刺穴用的尖木棒下部橫著綁上一段短木,先將尖木棒插在地上。再用腳踩在橫木上加力,讓木尖插入泥土,然後將木柄往身邊板,尖木隨之將土塊撬起。這樣連續操作,便耕翻出一片松地。

耒耜是古代神農發明的農具,主要用於什麼農業生產?

這一改進,不僅深翻了土地,改善了地力,而且將種植由穴播變為條播,使穀物產量大大增加。這種加上橫木的工具,史籍上稱之為“耒”。在翻土過程中,炎帝發現彎曲的耒柄比直直的耒柄用起來更省力,於是他將“耒”的木柄用火烤成省力的彎度,成為曲柄,使勞動強度大大減輕。為了多翻土地,後來又將木“耒”的一個尖頭改為兩個,成為“雙齒耒”。

經過不斷改進,在鬆軟土地上翻地的木耒,尖頭又被做成扁形,成為板狀刃,叫“木耜”。“木耜”的刃口在前,破土的阻力大為減小,還可以連續推進。木製板刃不耐磨,容易損壞。人們又逐步將它改成石質、骨質或陶質,有的製成耐磨的板刃外殼,損壞後,可以更換,這就是犁的雛形了。為了適應不同的耕播農活,先民們又將耒耜的主要組成部分製成可以拆裝的部件,使用時,根據需要進行組合。

意義

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耕”和耕播農業。炎帝部落開始大面積耕播粟谷,並將一些野生植物馴化為農作物,如稷、米(小麥)、牟(大麥)、稻、麻等。後人將這些作物統稱為“五穀”或“百穀”,並留下許多“神農創五穀”的美好傳說。其實,生產工具的發明和改進以及野生動植物的馴化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漸實現的。後人把這些成果歸於炎帝,表現了人們對他的尊崇和對先祖的懷念。

隨著耕播農業的出現,原始的天文、曆法、氣象、水利、土壤、肥料、種子等知識和技術相應產生。《白虎通》載,神農“因天之時,分地之利”,《楊泉理論》說:“神農始治農功,正氣節,審寒溫,以為早晚之期,故立歷日”。在部落遷徙和拓展過程中,耕播工具和耕播技術很快傳播到黃河和長江廣大流域,並逐步形成北方以種植旱糧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的耕作習俗,就是這把拙樸的耒耜,在莽莽荒原上掘開了農耕文化的汩汩的泉流。於是,炎帝部落成為炎帝時代先進生產力的代表;而“始作耒耜”的神農炎帝,則是開創中國農耕文化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