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以前為何要實行宵禁?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蠟燭成本太高

《長安十二時辰》裡提到長安城平日裡是要宵禁的,只有上元節這個全國性的大節日,才會因為要放假三天,並且燃放花燈的緣故,允許百姓外出。從此處,我們便可以提取到古代實行宵禁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照明。

我們想象中,古代的城市,一到夜晚便燃起蠟燭、油燈,酒樓、茶坊人聲鼎沸,百姓們穿行於街市上散步、聊天。走到瓦肆勾欄,還能聽到藝人們歡歌,看客們叫好的聲音。但這種情況,委實不現實,因為古代會實行宵禁,哪怕是對這方面管理鬆弛的宋朝,也很少有地方會徹夜通明。

宋代以前為何要實行宵禁?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蠟燭成本太高

所謂宵禁,包含兩方面,一是不能在規定時間後在街上行走,哪怕孩子生病就醫也不行,必須先到縣衙報備,獲得批准才行,違背者就要用鞭子抽背;二是不能夜晚燃燈。

古人們會在夜晚實行宵禁,很大程度上就是出於安全和照明兩方面考慮的。

安全是從治安角度出發,電視劇裡都說小偷會在夜晚出行,這沒錯,宵禁也有這方面的考慮在內。朝廷擔心黑燈瞎火的,如果出現什麼治安案件,那就非常不和諧了,在那個沒有監控的年代,兇手都很難找。

宋代以前為何要實行宵禁?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蠟燭成本太高

古代照明有兩種方式,一是油燈,二是蠟燭。

唐代開元十三年,大豐收時,1。7文錢可以買一斤米,而燃一晚上油燈就需要5文錢,平民是捨不得的,特別是夜晚也沒什麼活動節目。

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於青布褙袖中歸,燃燈讀書

杜佑《通典》提到開元盛世時期,豐收時節的物價是“至(開元)十三年(725)封泰山,米鬥至十三文,青齊谷鬥至五文。自後天下無貴物,兩京米鬥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絹一匹二百一十文。”

古代蠟燭製作技藝非常繁瑣,唐代以前蠟燭是非常昂貴的,因為它的原料如下:

1,蜂蜜制蠟;

2,石油制蠟;

3,烏桕油脂制蠟;

4,白蠟蟲子制蠟“每一子中出蟲數百,細若蟻蠓,遺白糞於枝梗間,此即白蠟”;

也正因為此,唐人還拿家裡能點蠟燭來炫富“楊國忠每家宴,使每婢執一燭,四行立,呼為燭圍”。

宋代以前為何要實行宵禁?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蠟燭成本太高

所以,出於社會治安和照明成本太高的原因,宵禁制度在古代流傳了很多年。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注支援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