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起床四大禁忌,起床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老年人在起床的時候,也要注意幾個要點,不要匆匆忙忙地起床,也不要起床後立即疊被、立即小便、立即吃早餐。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晨練。這些日常生活小細節,被大多數老年人所忽視,會影響身體健康。

老年人起床四大禁忌,起床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1。醒後不應立即起床

老年人到晚年大多患有心腦血管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腦血管的彈力和舒縮功能較差,易造成腦缺血。醫學專家指出,人在深夜熟睡,由於代謝低、活動少,血流相對緩慢,血壓相對偏低,神經肌肉等器官處於舒靜的情況。這時如果在似醒非醒的朦朧狀態下匆匆起床,不但容易碰傷,更危險的是身體長時間處於平臥且血壓偏低、血流緩慢的生理狀態下,突然改變體位,由平臥變站立,大腦可呈現短暫性缺血,從而在迷濛中發生缺血後的傾倒症狀。輕者會眩暈、頭昏、搖晃不穩,重者摔倒在地。

因此,老年人夜半黎明起床,絕不可掉以輕心,不要還睡眼惺忪便一骨碌匆匆爬起來。正確的方法是:在平仰臥的狀態下,睜大雙眼,凝視天花板或窗外2~3分鐘,證明腦子思路清晰,完全適應了由睡覺至醒覺的交替過程,然後再緩緩從被窩裡坐起來,呈半臥位,雙眼正視前方,或頭頸稍作轉動。這樣又持續2~3分鐘,再將雙腳移至床沿,睜眼靜坐2~3分鐘。這時如果認為睡意已全消失、頭腦清晰,反應正常,便可離床緩步去做您想做的事情。

2。起床後不宜立即疊被

很多人認為起床後疊被子是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因此起床後第一件事便是把被子疊好,再去做洗臉刷牙等其他事情。其實,這是種不符合衛生要求的習慣。人在睡眠中,人體的面板會排出大量的水蒸氣,被子會不同程度地受潮。人的呼吸作用與分佈全身的毛孔,也會排出多種氣體和汗液。起床後,如果立即把被疊好,被子中吸收或吸附的水分和氣體,便無法散發,這樣很容易使被子成為一個汙染源,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害。

研究結果顯示,不疊被能夠抑制塵蟎的生長,從而減少人們患上哮喘和其他過敏症的機率;不疊被也利於驅走臭蟲,減少它傳播疾病的機會。據統計,每張床上平均生長有約150萬隻塵蟎,它們長不過一毫米,以人體面板碎屑為食。人們在晚間睡眠程中很容易吸人它們產生的過敏原,並因此患上哮喘和過敏症。蟎蟲透過體表的微型腺體從外界空氣中吸收水分。睡過的被子裡有著溫暖而溼潤的環境,最適合蟎蟲生長;一旦溼氣減少,它們就無法存活。

正確的方法是:起床後先將被子翻個面平攤在床上,開啟門窗通氣,以利被子中的水分和氣體自然排出,然後先去洗臉刷牙做其他事情,過10分到20分鐘後再來將被子疊好。另外平時注意常在陽光下曬曬被子,並適時拆洗,這才符合衛生要求。

3。起床後不宜立即小便

早晨睡醒後,往往很多人會感覺到尿急,就急著想上廁所,而且您的動作越是緊迫,尿意也會越急,這個時候您可要小心了,特別是對老年人!

(1)膀胱尿液一下子排完了,就會很容易出現頭暈,還有可能出現暈倒的可能。

(2)人由躺著或坐著的狀態一下子就立起身時,腦部的血壓會突然下降,就會造成腦的缺血,進而加大暈倒的可能性。而老年人的心臟提供血的能力又不好,一旦倒下,就會很容易引起腦部血管的破裂,生命就會有危險。因此起床時,動作要緩慢些,等意識清醒後再起身,那時您就可以放心地去做該做的事了。

4。起床後不宜立即吃早餐

大多數老年人都有早睡早起的習慣。她們認為,早晨五六點鐘起床後,弄點早餐,吃完了再去鍛鍊是一種很健康的生活方式。殊不知,這樣做可能導致腸胃出現問題。因為如果早餐過早,必然會干擾胃腸的休息,使消化系統長期處於疲勞應戰的狀態。

醫學方面的研究人員說,老年人的早餐不宜太早,因為人體在早晨處於自然環境的排出期,機體內血液混濁,前一天的代謝物急需清理,如果過早進食,就可能影響到這種排出工作。

人經過一夜睡眠,從尿、面板、呼吸中排出了大量的水分,早晨起床後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狀態。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就不利於肝、腎代謝及代謝產物的排出,也不利於早餐食物的吸收,還可能造成便秘,誘發腦血栓、心肌梗死以及腎臟疾患。所以如果早餐吃得過早,會干擾胃腸的休息,加重消化系統的負擔。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由於各組織器官功能的衰退,機體的新陳代謝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能量。如果過早地進食,使得部分能量被轉移用來消化食物,就會導致自然迴圈不良。而應該排出的物質長期積存於體內,也會成為各種老年疾病的誘發因子。

早晨,人體的胃津不潤,常使人食慾低下,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早餐最好不要進食煎炸、乾硬、油膩的食物,否則會導致食物滯於胃中,引起消化不良。老年人的早餐最好是營養豐富而又易於消化的牛奶、麵條、豆漿、麵包等,尤其適合吃粥,因為粥生津養胃,利於人體消化吸收。如果能在粥中加入蓮子、銀耳、紅棗等營養保健食物,則效果更好。

老年人起床四大禁忌,起床的時候要注意這幾點

健康提醒:老年人打盹有講究

老年人愛閉目養神,喜打盹,幾分鐘後便自動醒來,顯得精神多了。這種現象在下午和晚上9點鐘左右會多次出現。老年人由於睡眠不足,易疲勞,不得不採取白天打盹或小睡片刻的方法,以補充夜間睡眠的不足。有關研究認為,老年人有打盹習慣是健康的標誌,有益長壽。白天有打盹習慣者,晚上睡意來臨時更易進入夢鄉,也易睡得深沉。

然而,白天打盹的次數不宜多,時間也不宜太長,一般白天打盹2~3次,每次10~15分鐘,有利於健康。此外,還應注意一點,老年人不宜坐著打盹。醫學專家指出,老年人坐著在椅子上打盹,醒來後會感到全身疲勞、頭暈、腿軟、耳鳴、視線模糊,如果馬上站立行走,極容易跌倒,發生意外事故。這種現象是腦供血不足產生的,因為坐著打盹時,流入腦部的血液會減少。坐著打盹時上身容易失去平衡,還會引起腰肌勞損症,造成腰部疼痛。坐著打盹入睡後,體溫會比醒時低,極易引起感冒,而感冒又易誘發其他疾病,可見老年人打盹還得有點講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