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盤裡的故事

家裡儲存有兩把算盤,是我三十年前在銀行儲蓄所上班上時用的,歷經幾次搬家都把它們帶在身邊,論年齡女兒的歲數還沒有算盤大。我把算盤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一把是黑色算珠,一把是白色算珠,都是每列9顆算珠,共計15列整齊地排列在長方形的框架裡,陪伴我度過了6年多的銀行工作經歷。

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具有運算靈便、準確等優點,特別是加減法運算只要口訣運用正確,運算速度甚至快於電子計算機。我小學二三年級學算盤章節時,數學老師家裡正好蓋房子,那時的老師大多數是民辦教師,一邊教學,一邊忙活著家裡地裡的事情。算盤這一節就被老師臨時放在一邊,說是到期末再講,最終也沒有補上這方面的知識,因考試分值不大10幾分的題目,只好不了了之。一直到高中畢業,再也沒有學習算盤知識。

1992年春天,我參加了一家銀行的臨時工招聘考試,被錄用後分到離家不遠的本地儲蓄所上班。在縣行培訓了兩週,老師講解了銀行業務中算盤的基本用法,操作指法,回到單位我就開始臨櫃營業了。老員工教我先在算盤上定好個位,用拇指撥打算盤下面的珠子,用食指和中指撥打上面的一個珠子,上面的珠子一個抵五個,下面的一個代表一個,九個珠子串成一列時,就要拇指食指並用把它們撥下然後向高一級的位數進位,加減乘除口訣要背得很熟,做到一見某個數字,腦子裡就要立即反應出在算盤上的相應位置,快速撥出,接連運算,獲得這些功夫需要長久訓練。結束白天的工作,晚上還要守金庫值班,我就用晚上的時間仔細琢磨練習算盤的用法。四姑當時跟我在同一個鎮上上班,她在農村信用社工作,都是金融系統,工作上有共同的地方。有時下午下班後,她便去單位上找我,讓我去她家吃飯,關心我的工作學習情況,手把手教給我一些她在多年工作中積累的一些實際經驗技巧,得到四姑的幫助我的業務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縣行多次組織珠算點鈔技能培訓比賽,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鍛鍊了自己。

1998年5月10日,縣行精簡機構,我所在的儲蓄所被撤銷,臨時工被辭退。2000年,我來到現在的公司,因為有幾年的銀行工作經歷,幹了財務工作。兩把算盤又被我帶到身邊,結賬時我喜歡用算盤,噼噼啪啪的聲音裡彙總出各種賬目資料,同事用電子計算機結賬,各自結算完畢核對溝通無誤,勞累的心情有了放鬆的時刻。剛上幼兒園的小外甥看著算盤好奇,我結完賬他就偷偷拿起算盤來個底朝天,把算盤當成玩具,用手推動算盤在地面磚上滑動,變成賽車了,調皮的小傢伙。後來公司安裝了電腦,我學習了會計電算化操作,算盤基本用不上了,結賬在電腦上用excel公式輸上相應資料,結果自動得出,確實方便。我把算盤拿回家,放在書櫥裡,書籍陪伴著,應該不會寂寞。

多數時間我下班回家後,愛人早已去門診值夜班,孩子在學校上晚自習,一人在家獨處的時間清靜又自在。晚飯後在樓前短暫散步,上樓泡杯清茶,翻番報紙,看看書櫥裡的書籍。算盤在書櫥最上層,我把它們輕輕拿出來,用布擦去上面的灰塵,隨手撥弄幾下算珠,多年不用珠子撥打起來都有些阻力了,好比農人侍弄的莊稼,疏於管理就會雜草瘋長,田地荒蕪,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呢?狹長的算盤裡一條橫軸把它分成不均等上下兩部分,上面一個珠子作用巨大,一個抵五個,下面的珠子數量多,一個抵一個,一一得一,一五一十,規規矩矩,演繹運算的神奇。上下兩部分的珠子聯動起來,就是跳動的運算音符,講述著古老的故事。人到中年的我,願學以一抵五的算珠擔當,同家人一道擔起工作生活的責任,向算盤那樣在正確的軌道規則內執行,如此人人心中都有一把好算盤,都能打好人生的各期結果,盤算出充實的人生。

壹點號端午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