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新農人創業,無非兩件事,產品和營銷:把產品做出來,然後賣出去。做農莊、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乃至農家樂、鄉村旅遊、三產融合園區、田園綜合體等,要創收要發展,絕大多數是靠產品而非平臺——哪怕是平臺,重點也要放在20%的主導產品上。

企業的實力來自產品的實力!大到產品不便宜、卻供不應求的五常大米,小到贛南臍橙和褚橙,售價68元一斤的柞水黑木耳,它們都有一個共性:打造好產品,賣出好產品。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怎麼打造好產品?作為國內首部系統的農產品打造方法論,我們這個專欄從源頭、實操和色香味、定價、包裝、產品和產業延伸、營銷等多個角度,實際實用實操,系統分享:如何選擇好產品、定位好產品、設計好產品、營銷好產品,讓產品成為所有力量的爆發點,為新農人增收!

看完本專欄前面15篇文章後,有新農人可能會問:打造產品力,有沒有一個更簡單的實操思路或流程綱要?

有!

運用這套產品打造方法論,精髓其實是8個字(色香味+信用情+特色)。步驟有三步:

一、產品先要自立

產品如人,也要自立。對內有實,對外有用有品,才有自立的基礎。立都立不住,何談力量?

自立有兩點:

1、內有“實”:色香味不錯

“色”表示外觀,也可以指產品的包裝。“香”指產品的香味,引申為使用者在消費和實用時的體驗。“味”指味道。

基礎不穩,地動山搖。品質越好,基礎越牢,產品才會有力量,才能賣得更好(價格),賣得更多(數量)。

農產品尤其如此。

2、外要有“用”有“品”

無論大小強弱,產品都要有用,叫“用品”,包括使用者、用途和用處。

還要有“品”,包括品名、品相、品類、品位。物無品不立,無品不傳。沒有基本的品名和品相,對外就模糊不清。更關鍵的是,還要看你的品類和品位屬於哪一類?品類和品味不同,直接影響產品價值的發揮。

比如,早春的香椿,如果用來充飢,就值不了幾文錢。定位為嚐鮮的奢侈品,價格可能會提升10倍!我們一再說過微玉水果玉米的案例,定位成主食玉米透過農貿市場銷售,既賣不起價又不好銷,兩年虧損數百萬;後來調成當水果賣,受到各大主流渠道特別是新零售渠道和消費者的追捧,賣出5-6元/根的高價!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用”和“品”的內涵,其實是定位和主題,主要落實為名字和一句口號。具體我們下面再講。

【小結】色香味不錯,使用者、用途和用處有了,就是及格以上,能立得住。最典型的就是北京老字號,如北京稻香村、慶豐包子鋪等,定位明確,踏踏實實,不盲目求新求變,也能有持久的銷售。

二、自強:怎樣讓產品賣得更好?

在自立的基礎上,做足信用情,發掘和打造好特色。

1、做足信用情

正如我們在開頭

農產品打造的終極目標,是成為生活方式!做足“信用情”即可如願

所說,信用情是產品打造和營銷的3大著力點、抓手。

用是基礎。是能為顧客解決的問題,包括前面的色香味。

情是產品所昇華的情趣、情感和情志。

信是前提。包括顧客的相信、信任和信賴。

所有的產品打造和營銷,都要圍繞“信用情”使力,“力出一口、利出一口”, 才會全面提升產品力,投入也不會浪費。

(1)要圍繞信用情做產品打造

首先要提升產品的“用”:

透過好水土、好種子,以及好的種養生產、加工、製作、儲存、物流、設計和包裝等,讓產品好吃有味道,安全健康有營養,更能為顧客解決問題,用起來體驗更好。

次是昇華出情趣、情感和情志:

讓冷冰冰的產品鮮活起來,具備溫度和生命力,產生更深的價值和更粘人的效果。

怎麼打造有“情”的產品?可以起有情的名字如“消食樂”“娃哈哈”;帶情的口號,如“洽洽瓜子,快樂的味道”;可以做個帶情的設計,比如下面這款蛋糕“大黑愛小百”;可以挖掘帶情的故事,如端午節的粽子,現代的褚橙,等等。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第三是要提升信。要麼自己立信,要麼找外部證明或信任背書。

比如做綠色有機農業,口感純正,“能吃出兒時的味道”,就是自己立信;透過有機認證拿到證書,就是背書。

(2)要圍繞信用情做營銷

在設計好定價、選擇好渠道後,所有營銷推廣工作、傳播內容、素材和形式都應圍繞“信用情”這3個字展開,傳播和加深顧客對“信用情”的瞭解。

A、核心:名字和口號,讓顧客知道你,理解你

名字和口號,是對產品定位主題和信用情的高度總結和凝練,告訴消費者:“我是誰”,從哪裡來,有什麼用?在整個營銷推廣中能起到80%的作用,是市場推廣的最大利器!

不信的話,大家想想這幾句話:“怕上火,喝王老吉”、“五穀道場:非油炸,更健康”“孝敬爸媽,腦白金”。

怎麼確定這句口號?我們提供過一個很有用的頂層設計公式:

對於——的你而言,我是——,希望給你帶來——的價值。

例如:

對於(怕上火)的你而言,我是(王老吉涼茶),希望給你帶來(防止上火)的價值。

對於(想要體驗義大利風情)的你而言,我是(義大利農場),希望給你帶來(體驗意式休閒假日生活)的價值。

這句話填好後,主題和定位,包括目標使用者、用處和用途都出來了,口號也就出來了。

B、一切內容、形式和場景、方法和技巧,都為推廣產品的“信用情”服務。

要麼傳遞產品的用,包括色香味和功效。

如各種廣告、美圖、設計、展會上的現場烹調和試吃,等等。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要麼傳遞產品的情。

例如以“傳遞快樂”為主題的可口可樂,以“快樂家庭”為主題的麥當勞,常用色調明亮、精緻的圖片、海報和影片,溫暖的文案,傳遞家的快樂親情。

要麼傳遞產品的信,促進消費者從相信、信任到信賴的轉變。

比如新產品常用名人代言,明星背書,就是如此。某有機農場打出“檢測不合格,蔬菜白給,還賠雙倍的錢”的牌子,直接放農莊門口,有點學商鞅變法的味道,真有效果!最狠的就是“關中小吃一條街”陝西袁家村,用賭咒發誓來向遊客保證品質: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C、在營銷過程中,“信用情”融合得越深,疊加效果越大。

臺灣新農人深諳其中之道。如臺灣第一農產品文創品牌 “掌生穀粒”, 精緻的味道(味)和手感包裝(色), 活色生香,結合溫暖、充滿人情味的語言(情),“獻給腳踏實地過生活的你”(信)。 “販賣臺灣生活風格”,色香味俱全,信用情兼備,很能打動消費者。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這種例子大陸也不少:

“有機雞蛋價格高不好賣怎麼辦?”MBA商學院賣。王總參加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班學習,憨厚的他決定每天早晨為同學們送一枚雞蛋(熟的~~)。雖然花費不菲,但覺得這樣可以推銷他的雞蛋。

參加這個班的學員都是高階人士,對這種有機雞蛋十分歡迎,近三分之二的學員都成為了他的客戶。

分析一下:

用:就是有機雞蛋,品質好。

信:就是有同學基礎,可以相信;人品敦厚,值得信任。

情:就是每天早晨免費為同學們送雞蛋的這個行為和事情。

就這樣,靠同學的關係,他養的雞和雞蛋都銷售出去了,因為品質好,還收穫了口碑。

2、發掘和打造特色價值,擺脫同質化

現在的大勢,一方面是農產品總體上供大於求、同質化嚴重,很多因為“無品相、無味道、無特色”賣不起價。另一方面,富起來的城市消費者對真正的安全綠色農產品、健康農產品、特色農產品需求大卻得不到滿足。賣不起價和價格高、供不應求同時並存!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同樣是蔬菜,價格卻有天壤之別!

作為新農人個體,在無法改變大勢的情況下,怎麼避免同質化?

1)發現、挖掘特色優勢,打造賣點

對外看市場、對內看資源、周邊看同行,找特色,找差異化賣點。

有新農人問:我的產品和大眾差不多,找不出特色怎麼辦?其實,天生我材必有用,任何產品都能找到特色。

怎麼找?可以從生產、製造、加工一直到銷售、物流的各個環節上找差異價值和特色賣點,實現“和同行區分,不

和同行競爭”。

最好從原材料的根本上找賣點,這讓人最信服。

比如,特有的產地、基因,生態環境、自然稟賦、種子等,是好產品的根;從育苗、管護到收穫的全過程,是好產品的本。得天獨厚的水土,或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或純有機綠色種養模式,都是你的大特色。

從加工和製作過程中(採摘、分檢、製作、加工等)找賣點。

比如用工業化生產,可以像樂百氏那樣強調“27層淨化”;如果是手工工藝,可以強調純手工,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還可以新增賣點,“洽洽瓜子”強調自己與其他瓜子不一樣,不是炒瓜子,而是放入多種香料和中草藥調配蒸煮後炒成,“百煮入味香,好吃不上火”。

從外觀、包裝以及色香味上打造賣點。

比如,更大或更小、更美或更醜;別人做圓蛋糕,我做方蛋糕。別人用方袋子裝,我用三角形包裝,別人用塑膠袋裝,我用易拉罐裝;洽洽瓜子剛入市時,首次在業內採用牛皮紙袋包裝,即是如此。

除了物以外,還可以從人——生產者的身份找賣點。

比如大學生創業的產品,歷代祖傳的“張爺爺手工空心掛麵”,都能給產品加分。

賣點還可以來自向三產延伸的過程中,打造不一樣的服務和氛圍。

我去過的鄉村旅遊典型山東中郝峪村,自家住的老院,自家用的土鍋、土灶,鄉村氛圍濃;身著鄉服的大娘手把手教你一起包蒙山美食“豆腐盒子”;嘗完美食後出門,大娘衝你招手送別······地道鄉情,讓人回味悠長。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只要有心,從哪裡都能找到賣點。

(2)把特色提煉出來,融入名字或口號中

結合定位主題、信用情,把特色價值融入到產品的名字或口號中。

如 “消時樂”山楂飲品:消食更快樂。

更牛的,如“孝敬爸媽,腦白金”短短7個字名字口號合一:“腦白金”濃縮了最大賣點——營養大腦補充睡眠;使用者、用途、用處和“情”渾然一體,唱響國內好多年。

更有甚者,把產品打造成為第一或唯一,成為一個特色品類的代言,打造出一種有品味的生活方式,如“金牌牛奶,特侖蘇人生”!

8個字,每個想增收的新農人,都能用這套方法論全面提升產品力!

最好把名字和口號設計成一套主題標識系統,體現在線上線下的一切內外場景和宣傳中,讓它隨處可見,隨時可聞。比如各種廣告、門臉門頭、門票、禮券、包裝、海報、宣傳網頁、微店,等等。

(3)反過來,強化特色

特色提煉後,利用產品打造,強化這種特色。包括品種選擇、生產過程、產品設計、物流、產品營銷(品種品類、產地水土、服務場景、包裝標識、設計套餐、定價、背書、活動乃至渠道)等等。

比如,做有機草莓,首選綠水青山無汙染的環境,定期輪作或休耕,用天然山泉水種植,生產中不用化肥農藥,靠酵素種植和驅蟲,昆蟲授粉而非用人工激素,採摘時用小竹籃而非塑膠,現摘現送,不加任何防腐劑新增劑,只賣給有機超市或專賣店,做有機認證,做環保包裝,等等,都是在強化“天然有機”這種特色。

【小結】一般新農人對打造品牌有畏難情緒,認為是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大實力和大投入。相比之下,打造特色要相對容易些。

找特色考驗你的眼光,打造特色考驗你的能力。

適當運用上面的方法流程,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就能走出同質化,還能為你的產品帶來溢價。

三、怎麼把產品賣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