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代詞典,也是吃貨指南(子曰詩云)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不好好讀古書,可能會食物中毒。

《世說新語》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晉朝司徒蔡謨躲避戰亂南渡長江後的一天,見到一種十條腿的水生生物彭蜞,以為是螃蟹,非常高興,吟詠起先祖蔡邕所作《勸學篇》中的話——“蟹有八足,加以二螯”,並命人煮來吃。沒承想,吃完後,蔡謨就上吐下瀉,元氣大傷,精神萎靡不振。

後來,蔡謨跟朋友謝尚聊到這事,遭到謝尚的嘲笑:“誰讓你《爾雅》讀得不熟啊,這不,險些給《勸學篇》害死。”

如果蔡謨熟讀《爾雅》,就能在《釋魚》篇讀到彭蜞的有關記載,就能知道,彭蜞雖然也是“八足二螯”,但“似蟹而小”,跟螃蟹還是有差別的。可見,讀不讀古書,生活遭際也是有差別的。

故事裡提到的《爾雅》是中國第一部詞典,包含2000多個詞條。書名中的爾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合起來就是“近於正”,就是使各地方言、古代語言接近正式語言。雅言就是當時的普通話,正式場合的通行語。

先秦古書的作者,一般都面目不清,《爾雅》也是。前人有說是周公的,也有說是孔子門人的,都沒有確鑿證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應該是秦漢時期的小學家收集、整理、彙編前人訓詁文獻的成果,周公、孔子的說法,都是依託之詞。”這是合理可信的,其中提到的“小學”指的是古時研究文字、音韻、訓詁的學問。

全書分為19篇,即: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

這19篇可分兩大類,前3篇解釋一般詞語,區別不十分明顯;後16篇分類解釋各種名物,每一篇內又繼續細分。比如《釋親》,解釋親屬名稱、社會關係,又分為宗族、母黨、妻黨、婚姻四類。

《爾雅》這部書受到歷代學者的重視,被贊為“七經之檢度,學問之階路”。研究訓詁的、撰寫註疏的,都以其為依據,以至將之列入十三經,作為解釋經書的工具,號稱解經的鑰匙,推崇到極點。今天看,有些言過其實,而且分類存在不科學之處,但它的價值不可抹殺:儲存了漢語詞語很多古老的含義,可以用來解釋先秦其他古書——不必非得用來解經,是今天人們學習古代文獻、繼承文化遺產的重要工具。沒有這部書,不光一些先秦作品很難理解,而且古漢語語義發展演變的歷史脈絡,也就不容易把握和探索了。

比如我們今天常用的成語“如喪考妣”,什麼意思?《爾雅》在《釋親》篇的宗族類中提到:“父為考,母為妣。”父母的這兩種稱呼,今天已經不用了,只存在古書中。不讀《爾雅》,“父母”難辨。

比如東漢學者張衡的名賦《東京賦》中有“鵯鶋秋棲,鶻鵃春鳴。雎鳩麗黃,關關嚶嚶”這兩句,讀起來簡直不明就裡。“鵯鶋、鶻鵃、雎鳩、麗黃”都是鳥名,“關關、嚶嚶”皆為鳥聲。這些詞在《爾雅》裡都有相應解釋。不讀《爾雅》,鳥鳴難分。

因此,讀通此書,再閱讀其他古書就會輕鬆一些。

此外,《爾雅》中還記載了許多有趣甚至奇怪的名物。比如金庸的小說《神鵰俠侶》裡提到,小龍女的胳膊上有顆“守宮砂”,可以驗證女人是否為處子之身。這是杜撰的情節嗎?守宮又是什麼東西?翻翻《爾雅》便可知道,守宮又稱蝘蜓,是壁虎的別名。《漢書·東方朔傳》顏師古注裡也做過相關解釋:“守宮,蟲名也。術家雲以器養之,食以丹砂,滿七斤,搗治萬杵,以點女人體,終身不滅,若有房室之事,則滅矣。”

如此一來,“守宮砂”的奧秘就搞清楚了,雖無科學根據,但也不是瞎編出來的,而是一種古人的“科學”觀念。提供初始破解線索的正是《爾雅》一書。可見,該書包含著豐厚的文化資訊,是今天瞭解傳統文化、古代社會的切入口。

《爾雅》在後世的影響很大,三國時期曹魏學者張輯寫成《廣雅》一書,按照《爾雅》的結構,擴大解釋範圍,收集了更多先秦兩漢對語義的訓釋資料。此外還有《埤雅》《拾雅》《比雅》《毛雅》《說雅》《石藥爾雅》《本草爾雅》《駢雅》《疊雅》《別雅》《羌爾雅》《番爾雅》《佛爾雅》等一系列“雅族”著作,蔚為大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