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27日訊

在網購便捷,外賣行業火熱的今天,什麼美食都可以隨叫隨到。但你知道我們曾經用糧票的年代嗎?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說,“糧票”已經是個新鮮詞了,今天小編就帶你懷舊一波。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如今的孩子們對糧票充滿了好奇(圖片來源於網路)

現在的人們可以很自由地購買米麵油等物品,但是很多年長的人仍然記得,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80、90年代,糧票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如果需要購買米麵油,必須出示糧票。糧票的出現、存在以及消失,也是新中國發展過程中一個頗具代表性的特殊記憶。1955年中國發行了第一張糧票,從此開啟了有票才能購物的“消費方式”。計劃經濟成為每個老百姓的日常,當時由於物資緊缺,有時候即使有票有錢也不一定能買到東西,為了能買到需要的物資,人們會早早就去排隊搶購,盛況堪比現在的商場打折。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人們搶購物品(圖片來源於網路)

糧店是僅次於電影院的熱鬧場所,每逢週末或月底,糧店門前總要排起長長的隊伍。購買時總要全神貫注地觀察秤桿的準星,生怕遇到缺斤短兩。買到糧後,再一絲不苟的紮緊口袋,手裡這得來不易的全家人口糧,對每個人都顯得彌足珍貴。“糧票時代”持續了30多年,當時不光有糧票,還有肉票,油票、布票等等,服裝和用品類的票證更為繁多。一些貴重物品,如電器、腳踏車、手錶更是一票難求。很多人家的孩子們,想吃一次魚或者糖果,只能等到春節。快到春節時,食品供應點前總要排起長龍,買到手的魚和糖果,會當作寶貝一樣珍藏起來,準備用來款待拜年的客人。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全國通用糧票(圖片來源於網路)

1955年,國家曾規定以雜糧、麵粉為主食的地區,重體力勞動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平均數不得超過四十四斤。輕體力勞動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平均數不得超過三十五斤 。透過這個資料,你也許可以想象當時糧食供應的緊張感。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山東省糧票(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時,不僅國家統一發行糧票,各省市也發行了具有特色的地方糧票。

還有一種票,它的計數單位非常小,那就是油票,因為當時真的沒有“油水”,全國最小面值的一張油票價值五分五釐。如何計劃吃油,對每一位主婦都是一個“技術性”問題。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油票(圖片來源於網路)

除了糧油產品,其它主食也要用票購買。比如油條,現在很多人會說炸油條油太多了,要少吃,人家油條當初也是有票才能購買的稀缺食品。

還記得那年攥著糧票去買糧嗎?

福安縣油條票(圖片來源於網路)

1993年底,隨著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全國才基本放開了物資管控,人們可以自由的買賣東西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些票券已被社會淘汰,但使用糧票卻成為了那段歲月的記憶縮影。

那時的人們可能很難想象,現在的我們,生活的如此幸福。孩子們可以說的上“想吃啥就吃啥”了,再也不必為了一頓餃子盼望著過年。糧油產品不僅不再供應緊張,進入“網際網路 ”時代的糧油產品也插上了翅膀。2019年9月3日,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合阿里巴巴集團搭建起“好糧有網”糧油智慧交易平臺正式上線,同時推出了手機客戶端,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戶就可以訂購糧油產品。

除了訂購方便,糧油產品還發展出了自己的品牌,可謂百花齊放。“齊魯糧油”公共品牌,旗下擁有34家聯盟企業,為糧油產品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產品團體標準,保障消費者們購買到的糧油產品都是當之無愧的優質糧油產品。 也許只有經歷了“糧票”時代的人們,才更能體會現在擁有優質品牌糧油的幸福感,家裡餐桌上的每一件糧油產品都可以保質保量,真正實現了從吃飽到“吃好”的時代轉變。回憶“初心”方知這一切幸福的來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