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追求含蓄就不是好詩?這首唐詩構思巧妙,很值得一讀

古詩,一般都追求含蓄!

那麼,直抒胸臆的詩就不值得讀嗎?

唐朝詩人劉皂的這首《旅次朔方》,構思巧妙,感情真摯、深厚,就非常值得我們讀。

客舍幷州數十霜,

歸心日夜憶咸陽。

無端又渡桑乾水,

卻望幷州似故鄉。

這首詩歷來爭議很大,

有人說詩題應為《渡桑乾》,詩人是賈島。

但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賈島並沒有在幷州生活十年,如果您有相關證據,歡迎補充哦。

我們現在只讀詩。

您看這首詩,直白如話,看起來很簡單,而且詩人的思鄉之情是明明白白寫出來的。

這有什麼可讀之處呢?

我們來仔細讀。

不追求含蓄就不是好詩?這首唐詩構思巧妙,很值得一讀

今天的太原市

1

、客舍幷州數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

舍,作動詞用,指居住。

幷州,今天山西省太原市。

意思很簡單:我客居在幷州已經十年,歸心似箭日夜思念著咸陽。

有兩個字很有意思。

(1

)數:

這很容易被誤解成“好幾十年”,其實應該讀三聲,

是動詞,表示一個個地計算。

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這能夠突出詩人在

計算日期

,這樣理解才與後一句相符。

(2

)霜:

詩人不用“年”字,卻用“霜”字,是不是很有意思?

用“霜”有什麼好處?

首先,一年一霜,所以可以用霜來表示年;

其次,霜還能

襯托出詩人的心情很淒涼

數秋霜,心情本來就很淒涼,更何況詩人數了十年。

可見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淒涼。

這是寫思鄉之苦。

既然思鄉這麼苦,那麼

詩人為什麼不回去呢?

還要在幷州待十年?

這裡暗示出

詩人是在幷州做官。

沒有朝廷的任命,自然不能離開。

那麼詩人只在每年秋天才思鄉麼?

不是。

詩人緊接著補了一句“歸心日夜憶咸陽”。

也就是說,詩人日日夜夜在思鄉。

思鄉很苦,但詩人日日夜夜都在思鄉。

您看,“歸心日夜憶咸陽”這一句看似很普通,卻

讓思想之情加深了一層:

詩人時時刻刻都在承受著思鄉之苦。

為什麼要把思鄉之情加深一層?

就是詩人的妙筆,

這一句是為後兩句做鋪墊。

不追求含蓄就不是好詩?這首唐詩構思巧妙,很值得一讀

桑乾河

2

、無端又渡桑乾水,卻望幷州似故鄉。

無端,無緣無故。

桑乾水,指山西東北的桑乾河。

不知為何又渡過桑乾水,回頭望去反覺得幷州是故鄉了!

“無端”兩個字很奇怪!

詩人你要渡過桑乾水,難道你自己不清楚為什麼嗎?

還真有可能。

比如朝廷任命他去另一個地方就職。

我們可以推測,

詩人對朝廷新的任命感到不可理解。

但詩人為什麼會用“又”字呢?

難道詩人此前渡過桑乾水嗎?

從地理方位看,詩人從長安到幷州(山西太原),並不會經過桑乾河(在山西東北,與河北相鄰)。

您看,詩人此次任職的地方,其實

離家鄉咸陽(也在長安)更遠了。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

詩人上一次赴任,是不會經過桑乾河的。

我們不清楚詩人以前有沒有去過桑乾河,但即使去過,也不會“無端”地去。

所以這裡的“又”字,是用來形容“無端”的!

也就是說,

上一次任職,詩人就感覺不可理解,這一次仍然不可理解。

大家覺得奇怪吧,詩人的兩次任職,他自己都感覺到不可理解。

這能說明什麼?

這說明,

詩人對兩次任職都不滿意!

如果滿意的話,他就不會說“無端”了,而是會認為是“機遇”。

不追求含蓄就不是好詩?這首唐詩構思巧妙,很值得一讀

桑乾河

那麼,這和思鄉又有什麼關聯呢?

我們來理一理

詩人的感情:

(1

詩人在幷州待了十年,日日思鄉

很痛苦;

(2

而且他還對任職不滿意,這就

加深了

痛苦之情;

(3

而這一次,他還要去更遠的地方任職,這

又加深了

痛苦之情;

(4

同樣,他對這一次的任職也不滿意,這就

更加深了

痛苦之情。

您看,

這一句話就讓詩人的痛苦之情加深了三次!

詩人為什麼要不斷地加深痛苦之情?

就是

為了引出“卻望幷州似故鄉”。

在幷州任職十年,詩人都無法回到家鄉;現在又要去更遠的地方,詩人還能回到家鄉嗎?

詩人不敢奢望。

只能妥協!

把幷州看成家鄉,就是詩人心裡的妥協!

回家鄉是沒有指望了,我只能期盼有一天能回到幷州吧。

我們能讀出詩人心中深深的

痛苦之情,而這種痛苦無法排解,他只好無奈地妥協!

不追求含蓄就不是好詩?這首唐詩構思巧妙,很值得一讀

太原

3

、整首詩的感情脈絡

首先,

詩人透過“霜”字,表達了思鄉的痛苦之情,這是鋪墊之一;

其次,

詩人透過“日夜”兩個字,加深了思鄉的痛苦之情,這是鋪墊之二;

然後,

詩人透過“無端”和“又”,讓痛苦之情加深了三次,這是鋪墊之三;

結尾,

詩人實在太痛苦了,無法排解,只能妥協,表達了詩人的痛苦無奈之情。

您看,詩人沒有刻意追求含蓄,僅僅靠直抒胸臆,就能把感情寫的如此真摯、深厚。

詩人的巧妙之處就在於構思

一層層鋪墊,將感情一步步推高,直到詩人無法承受,再無奈地妥協。

當然,即使我們知道詩人的構思,也很難寫得出如此深情的古詩。

因為詩人的煉字功夫,已經爐火純青。

這又是古詩中的另一個高峰了。

我們慢慢學。

金聖嘆選批唐詩六百首

金聖嘆

歷史傳奇

免費閱讀

我是沉於古詩,為您解讀古詩的感情脈絡,讓您瞭解古詩中的感情表達方法。

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每天我都會為您解讀至少一首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