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前人的講究有什麼緣故

在漫長的中華文明史上,我們的前人創造了無數輝煌燦爛的文化,流傳至今。生活中我們常常能聽到一些朗朗上口的俗語,很多都是源遠流長,屬於前人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或者對人生的看法。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很常見,這話有什麼講究呢?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前人的講究有什麼緣故

它的意思並不難理解,無非是說:在婚配問題上,男子的年齡最好比女子大一些,男子應該娶比自己年紀小的妻子,而女子應該嫁給比自己年紀大的丈夫。這句俗語因為什麼緣故形成的呢?其實,早在遠古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轉變時,人們就逐漸有此類意識了。

在母系社會,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家族的血緣是靠母族維繫的,女子的地位也比男子高出很多。大約5、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因為男子在社會生產、狩獵勞作中承擔更多責任,貢獻了更多力量,母系社會開始向父系社會轉型,出現了大量的父權制家庭。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前人的講究有什麼緣故

龍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齊家文化等遠古文明,都是父系社會的文化遺存代表。大約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開始下意識覺得男子屬於強勢的一方,而女子屬於弱小需要保護的一方,女子需要依靠男子生活,後來的奴隸制王朝、封建王朝,君主也都以男性為主,少有女性稱王。

當男子擁有了更多的社會資源,其生活追求也會隨之提高,比如更傾向於選擇年輕體健適宜生育的女子,讓繁衍後代一事得到最大的最佳化。另外在古人的意識中,男婚女嫁屬於人生大事,半點馬虎不得,因此古代婚禮有很繁瑣的禮儀流程,如“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等。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前人的講究有什麼緣故

婚禮的流程繁瑣,體現了古人對婚嫁的重視。古代還有這麼一句俗語叫“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七出之條”裡,女子如果不能為夫家延續香火,丈夫便有休妻的權利,所以為了順利延續血脈,古人往往傾向於娶年輕女子,甚至有“蒼蒼白髮對紅妝”之類的情況出現。

而人們更傾向於為女兒選嫁年紀比她大一些的男子,主要是因為男子成熟程度、社會地位基本和年齡成正比,另外,這也符合從前“夫為妻綱”、女子更多依靠丈夫生存的現象。社會風俗對人們的價值觀影響很大,當年蘇軾的父親明知程家不是好人家,卻依然將他的姐姐蘇八娘嫁了過去,就是因為程家是蘇軾母族,當時人有這種聯姻習慣。

俗語“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前人的講究有什麼緣故

其實,以我們如今的觀念看來,這種說法已經比較落後了。更何況民間俗語文化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有人說“寧要男大一春,不要女大一辰”,就有人說“女大三,抱金磚”。說來說去,婚姻是否幸福並不取決於雙方的年紀,而是取決於夫妻倆的用心程度,取決於如何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