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東北土匪暴戾狠辣,過著“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因此,各處土匪窩也都立下了嚴格的規矩,尤其是“拔香頭”的規矩,其過程更是令人膽戰心驚。但有人卻能找到三個拔香頭的處理辦法,並且能夠毫髮無損的全身而退。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民國時期的東北地帶,真可謂是“綹子漫天,鬍子遍地”,“綹子”和“鬍子”都是東北話,分別指代的是“土匪窩”與“土匪”。在動亂的年代,人們堅信“有槍就是草頭王”,大有軍閥割據地盤,小有土匪拉起武裝,他們的出現,讓社會的穩定態勢大增,也嚴重威脅到了當地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東北鬍子都是綠林中人,他們過著刀頭舔血的日子,乾的也都是“腦袋別在褲腰帶”的營生,死亡的陰影隨時伴隨著他們。機警、狡詐、血的教訓,都促成了鬍子們制訂了一系列的規矩,這些規矩的實施,為鬍子們提供了生存保障,但其本質卻十分血腥恐怖,“上山入夥”就是其中之一。凡是決心上山入夥之人,往往都要受到身體與心靈的雙重考驗,不僅要頂著雞蛋被鬍子大當家試槍,還要下山砍下一個人頭作為“投名狀”,以此向眾人宣示自己的膽量與入夥的決心,只有兩項都“及格”的人才會被接納入夥。當然,也有不少倒黴鬼雖然有膽量,卻被槍法差的大當家一槍擊斃,用自己的腦袋為雞蛋擋了一槍。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不過比起“上山入夥”,另一個規矩似乎更令人感到後背發涼,這項規矩正是“拔香頭子”。“拔香頭子”是什麼?答案就是“脫離組織”,也有退夥的意思。俗話說“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鬍子們搶劫放火無惡不作,身上都揹著不少人命,團伙團結在一起抵禦官府的圍剿,眾匪無形中早已經成為了“綁在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旦有人想金盆洗手,自然會讓眾匪心裡犯嘀咕,生怕對方下山之後洩露綹子及自己的秘密。據老土匪交待稱,當年曾有不少土匪都想“拔香頭”,但多數都被大當家及眾匪亂刀分屍,反倒是誤了卿卿性命。但當時有一位傳奇人物,此人名為“鑽山豹”,他不僅拔了三次香頭,而且還毫髮無損,究其原因,正是因為此人有拔香頭的“獨家秘訣”。

鑽山豹原本是吉林大榆樹鎮一個米店的少爺,從小衣食無憂,雖不願意讀書卻酷愛練武,經過多年的苦練,也算是練就了一身的功夫。但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家中財產頗豐,父親的家財被當地官員盯上,官員施計將父親迫害致死,財產也都被侵吞一空。鑽山豹忍無可忍,發誓要為父親報仇,但自己的力量有限,他便做好了上山為匪的打算。在此之前,鑽山豹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他特意去找自己的師父,問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鑽山豹的師父也不是一個普通人,他早年也曾做過鬍子,但最後金盆洗手重做良人。鑽山豹問師父的問題,正是如何順利的拔香頭,畢竟他上山並不想做一輩子土匪,其最主要目的只是藉助土匪之手滅掉仇人。師父也是在鬼門關前走過一次的人,他告訴徒弟,自己之所以能夠成功拔掉香頭,正是靠著“三個秘訣”。

第一個秘訣就是要將拔香頭的口令完整背出來,而且背的時候不能有任何錯誤。拔香頭的口令為“十八羅漢在四方,大掌櫃的在中央。流落山林百餘天,多蒙兄弟來照看。今日小弟要離去,還望眾兄多寬容。小弟回去養老孃,還和眾兄命相連。有窯有片弟來報,有兵有警早掛線。下有地來上有天,弟和眾兄一線牽。鐵馬別牙不開口,鋼刀剜膽心不變。小弟廢話有一句,五雷擊頂不久全。大哥吉星永高懸,財源茂盛沒個完。眾弟兄們保平安”。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第二個秘訣就是要用情至深。全詩共十九句話,每說完一句話就要拔一根香頭。在動手時,每說一句話都要痛徹肺腑,表現出離開兄弟的不捨與難過,最好的狀態是如喪考妣,只有最出色的演技才能打動人心。

第三個秘訣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拔香頭時,絕對不可以將香頭丟棄,而是要緊握於手中,雖然香頭炙熱無比,卻還是要忍痛含淚拔完,表現出一副依依不捨的樣子。如此一來,群匪就會因此而感動,再也不會動殺機。若是敢拔一根香頭就丟一根或者含糊其辭,早已抽出刀槍的匪徒必然會一起動手,認為拔香頭之人將來會成為叛徒,繼而將其殘害。

東北鬍子拔香頭子有妙“招”,按這三個方法辦,基本能夠安全下山

鑽山豹靠著師父教授的“絕活”,果然在入夥報仇成功後順利拔掉香頭。他下山後不久,官府便對其多方緝拿,無奈之下,他只能再次入夥其他綹子,後又成功拔香頭而去,如此反覆多次。解放之後,鑽山豹被人民軍隊捉住,判處有期徒刑8年,釋放後他便離開了吉林,從此不知所蹤。

參考資料:《東北匪事》 黃彬著 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