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人在思考的時候,身體總會做著一些看似無意義的小動作。

譬如寫作業時愛啃鉛筆頭,上課時愛抖腿,甚至無聊時還會摳腳。

我們全身心都在迎合著生命的律動。

彷彿停下來什麼都不做時是那麼的不自在。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豪車布加迪立標“摳腳女漢”

說起摳腳的怪癖,很多人都認為這屬於宅男宅女的專利。

它象徵著生活上的髒、舉止上的不雅、性格里的無趣。

其實不然,在古希臘時期藝術家們曾嚮往過這種世俗化的生活。

還為它打造了一座座雕塑。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這座雕塑名為《拔腳刺的男孩》。

是羅馬人模仿希臘人雕塑而成的複製品,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廣受追捧。

如今依舊被廣泛copy,逐漸商業化。

還有僕人為貴族幫摳的奇幻場景,貴族沉溺於“爽”的氛圍中無法自拔。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在這個融梗的時代,網路上隨時隨地都能看見摳腳這個詞。

拖後腿的人會被戲謔為菜的摳腳,男扮女裝的人被稱為摳腳大漢。

顯然,摳腳行為已經滲透大部分人的生活中。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自襁褓中的嬰兒起,人類對腳就有著不可描述的興趣。

小時候愛啃腳,長大後愛摳腳,腳趾間的纏綿似乎是我們唯一堅持的任性。

摳腳只有0次和無數次,一旦摳下去的那刻起,就再也無法讓人釋懷。

將摳腳的動作分解後,過程主要為搓,撓,撕、挖。

每一步都處在爽的邊緣。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從生理上來講,腳上的神經血管非常豐富。

多重穴位使我們的雙腳變得極為敏感。

可以想象當我們用手指在表皮間來回穿梭時。

內部血液變得波濤洶湧,給神經末梢多種快感。

像撓蚊子包一樣,痛並快樂著。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由於腳長期安置於鞋襪中,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

厭氧性菌類會不斷滋生,使一些人染上炎症,腳趾變得奇癢無比。

這時人就不得不伸出手指緩解腳下的焦慮,以摳止癢。

大腦在受到輕微的疼痛感後會釋放名為內啡肽的神經遞質。

不僅能緩解瘙癢,還可以促進人的興奮。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時間一長人的潛意識就會認為摳腳能帶來舒適感。

哪怕炎症消失了,摳腳的習慣卻被遺留了下來。

從精神上來講,人最難駕馭的就是自己的情緒。

不少人腳皮摳破了也止不住地想再扣。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心理學教授Paul Rozin提出過良性自虐的理論。

人之所以會做一些傷害自己但又非常享受的事情。

是因為這樣體現著大腦控制身體,思想高於一切的理念。

這像是一針另類的麻醉劑,刺激感會讓我們享受當下,脫離抽象的思考,恍惚的同時又保持著微微的清醒。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摳腳的精髓就在於撕下表皮的那刻。

承受疼痛的同時還伴隨著終於把硬皮扯下來的欣慰。

像喝烈酒、吃辣椒的人那樣,痛覺是其次。

重要的是內心會有一種莫名的成就感。

清理完雙腳後,彈指一揮間,一切煩惱盡遙遠。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俗話說得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因摳腳引發的社死糗事,著實給局外人帶來了幾分狂喜。

由於大部分摳腳愛好者心中還是認可摳腳的不雅。

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

廁所、寢室這類偏私人的地方的地方成了釋放慾望的絕佳場所。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不過摳腳的癮一旦上來,公共場合照摳不誤。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邊騎車邊摳腳的外賣小哥,你這種騷操作很危險啊。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再高強度的工作,也抵擋不了打工人摳腳時的愜意。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藍盈瑩,這麼一個陽光的女孩,也有大大咧咧的一面。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最後被隊員一語道破後,頓時螢幕內和螢幕外都充滿了歡快的氣氛。

為了能在大庭廣眾下不動聲色地摳腳,桌椅板凳也紛紛做起了間諜。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真可謂是入坑一日深,摳腳癮難去。

有時候摳腳愛好者嫌棄自己的手指不給力。

會想盡辦法拿出各式各樣的工具折騰雙腳。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更誇張的還有拿榴蓮、板刷摳腳的,莽夫眼中的摳腳似乎與刷腳無異。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有各的不可描述。

最後等到腳趾被扣的面目全非時,才會就此罷手。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摳腳是一門學問,一旦操作失誤,輕則社死,重則通報批評。

前年網路上出現了一則女幹部開會摳腳的新聞,官方對此通報批評。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首先要明確一點的是,摳指令碼身沒有錯。

不違反公序良俗的任何人性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近年來眾人之所以對摳腳充滿噓聲,關鍵節點在於公共場合。

我們做事就像摳腳一樣,有時難免駕馭不住自己的情緒。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在爭吵聲中漸漸忘記了公共場合這一重點,卻把極端推向摳指令碼身。

將摳腳標誌為人的低階趣味。

當然其中不乏有人一開始就認定摳腳的是一種惡趣味。

可見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我們天然地認為鋼琴、繪畫這類興趣愛好才是高雅。

其他無意義的小動作都是低端。

殊不知高階或低端不只在於如何選擇,還在於如何去做。

一個酒類收藏家,整天醉生夢死,這不會是高階的愛好。

一個大學士,一輩子努力讀書,卻沒把書讀通,這也高階不到哪裡去。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先提出尊重的需要,再點出了審美的需要。

尊重是審美的前提,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原因就在於一個人的一家之語。

不允許自己做,也不允許別人去做。

人人都有自己的悲喜與厭惡,摳腳就是一種習慣性的消遣,沒必要上綱上線。

但對於公共場合的摳腳行為,每個人都有權利去抵制。

腳這麼臭,為什麼還有人喜歡摳腳?

摳腳屬於私人行為。

不因一個人的舒服而導致所有人的痛苦,這叫做素質。

愛摳腳,更要保護好自己的雙腳。

當人類優雅地摳腳時,其他人的鼻子才不會被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