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下的考古②四千年前史前先民燒水或溫酒用三足“小鳥”

編者按:

從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到如今,4000餘年的時間,588個文化遺存靜靜講述著各個時期的歷史變遷……考古人員在對濰煙高速鐵路建設用地進行考古勘探時,一個涵蓋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漢代、宋元和明清時期的大型聚落遺址——呂村遺址被發現。經過7個月考古發掘,取得一系列重要的考古發現。呂村遺址都出土了哪些文物?遺址具有哪些文化內涵?近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進行了探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梁瑩瑩

經過7個月的持續發掘,目前呂村遺址共計揭露不同階段文化遺588個。在一間修復室內,齊魯晚 報·齊魯壹點記者見到了已經被修復好的160餘件陶器,它們大多屬於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龍山文化 早期的文物。

高鐵下的考古②四千年前史前先民燒水或溫酒用三足“小鳥”

在滿架的陶器中,一件三足形似小鳥的陶器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據煙臺市博物館呂村遺址考古發 掘執行領隊孫慧男介紹,這件陶器名叫陶鬹(gui),功能是水器或酒器,燒水或溫酒用的。呂村 遺址這次發掘出多個陶鬹,非常精美。

高鐵下的考古②四千年前史前先民燒水或溫酒用三足“小鳥”

高鐵下的考古②四千年前史前先民燒水或溫酒用三足“小鳥”

“三足主要是為了方便下面放火源加熱。”孫慧男說,陶鬹顏色多是紅褐色,夾滑石,在燒製過 程中往陶胎裡撒入滑石碎屑,燒製完成後,質地非常堅硬,摸起來非常光滑。這次發現的陶鬹分 屬於不同的時代,最早的屬於大汶口文化晚期。

龍山文化早期陶鬹具有典型特徵,如袋足的陶鬹,三足像袋子一樣。做成這種形狀,推測一是考 慮到美觀,二是加熱時受熱面積大,之所以叫它鳥形鬹,是因為外形像一隻昂首挺胸的小鳥,非 常逼真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