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文/元媽談教育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唐燦兒時是小明星,她長大後工作不盡人意,與父母的關係也很疏遠。

一天,唐燦與爸爸一起吃飯,爸爸指著沙茶醬對她說:

“來,蘸這個吃,這個香!”

唐燦看了一眼,淡淡地回答:

“不用了!”連閨蜜都知道唐燦沙茶醬過敏,她的父母竟對此一無所知。

當許久未見到女兒的爸爸說:

“燦燦,你瘦了!”

唐燦卻是一副冷漠的表情,反問道:

“不是你們覺得我胖嗎?”

爸爸面露尷尬,正打算說點什麼,又被唐燦的話堵了回去,

“從初二開始,我的晚餐只有煮蝦和青菜。”

“你不回家,連個電話都不給家裡打!有必要搞成這個樣子嗎?”“她是希望我多掙點錢!”爸爸此時低下頭,若有所思,“她不是老在家抱怨嗎?早知道現在這樣,以前能賺錢的時候,就應該多去拍點廣告,多賺點錢,多攢套房!

打我記事開始,別人家小孩都在好好學習,就我在不停工作,拍戲、拍廣告掙錢!我進入青春期以後,我每天晚上要喝一大杯檸檬水才能睡覺,為什麼呀?因為我餓呀,我餓得睡不著!”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唐燦與父母關係的疏遠是必然的,從一些細節裡透露出父母教育的失敗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但在唐燦家裡,女兒是父母的賺錢機器。

父母只關心能賺多少錢,不在意她自己願不願意,肚子餓不餓,身體是否吃得消

,他們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卻從未真正關心過唐燦。

在我們身邊,有很多孩子長大後與父母關係疏離,要麼聯絡變得越來越少,要麼一見面就劍拔弩張,其實問題並不在孩子身上,而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當孩子身上有這3種表現,表明與父母關係疏離

不過問父母的生活

孩子很少過問父母的生活,比如父母提起要外出旅遊,孩子只是聽一聽,並未具體詢問細節:跟團還是自駕?機票是否已經買好?什麼時候啟程?

孩子被動了解到父母的行蹤,卻未表示對這個事情的關心,這就是與父母關係疏離的表現。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不告訴父母自己的生活

孩子很少在父母面前談及自己的工作與生活

,當父母問到具體情況時,也只是簡單應付一下,不會透露過多細節,父母所瞭解到的情況,與其他人瞭解到的情況相差無幾。

很少與父母談心

孩子回到家不是看電視、玩手機,就是外出與朋友聚會,偶爾和父母聊聊最近的新聞事件,但

從不會和父母說自己的心裡話

,比如內心的困惑、最近的煩惱,孩子寧願把這些事情告訴朋友,也不願意和父母說。

孩子對父母不過問、不告訴、不貪心,正是親子關係疏離的三大表現

,父母們,你家孩子是否也有這3種表現呢?想要解決親子關係的問題,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麼與父母的關係越來越遠。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孩子長大後與父母關係疏離,根源大多在父母

缺少陪伴

有些父母由於忙於發展自己的事業,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把孩子推給家中老人帶,但老人一旦成為孩子的主要撫養人,父母帶孩子的時間就會無形中變少。

尤其是

6歲以前的孩子,他們最需要父母陪伴,如果父母錯過陪伴孩子的黃金期,就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不懂表達

有些父母明明很關心孩子,卻不懂得如何表達,

他們總是默默守護著孩子,可在孩子看來,語言表達更容易理解。

而那些放在父母心裡未說出的話,孩子根本無法想象不到,也無法理解父母這種深沉的愛,孩子還會認為父母不願意與自己聊天,長此以往,親子溝通會越來越少。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事事包辦

有些父母喜歡事事包辦,哪怕孩子有能力完成這件事,他們也不會交給孩子去做,

他們總認為替孩子做事就是愛孩子的表現,從來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和想法。

孩子被迫按照父母的想法行事,自己的想法卻無法實現,孩子長大後為實現自己的想法,就會有意遠離父母。

父母們,請對照看一看,缺少陪伴、不懂表達、事事包辦這3點,是不是也經常在你身上呢?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根源大多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想要孩子與你親近,父母必須做到這3點。

父母做到這3點,輕鬆建立良好親子關係

陪伴孩子長大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且絕無重來的機會,錢,什麼時候都可以掙,陪伴,錯過了就再也無法彌補,父母好像天生有神力,

只要孩子看到你在身邊陪伴,就會感受到父母的愛,慢慢培養出安全感,他們會敢於探索世界,形成樂觀積極的心態。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6歲以前,父母最好儘可能多陪伴孩子,白天工作忙,晚上總能抽出時間陪孩子,工作日沒時間,你可以在週末就帶上孩子一起外出郊遊。

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父母都不要缺席

,比如孩子每年的生日、每一次表演節目、每一次上臺領獎、每一次親子活動。

學會正確表達

很多父母與孩子關係疏離,就輸在不會表達上,

這一方面,與父母本身性格有關,另一方面,與父母表達能力的強弱有關。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也需要不斷成長,第一課就是學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可以透過閱讀書籍、上網課、社群學習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

,同時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多練習並總結經驗。

孩子長大後跟父母關係疏離,很大原因在父母,其實陪伴很重要

懂得適時放手

父母總是對孩子的事情全盤包辦,

看似是在替孩子解決問題,實則是在壓抑孩子的天性和潛力。

孩子在3歲左右,開始出現自我意識,渴望自己完成能力所及的事情,此時父母就可以把一些簡單的事情交給孩子,這樣孩子既能得到有效的鍛鍊,也能增強孩子的自信。

孩子在11、12歲左右進入青春期,此時孩子想要自己做主的想法更加強烈,

父母要多給孩子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適時放手讓孩子做有難度的事情,孩子才能逐步提升能力

,實現自己的願望,也會與父母建立良好的關係。

親子關係的好壞將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因此,每位家長都應該努力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育兒先育己,希望家長們能與孩子一起成長!

今日話題:你陪伴孩子了嗎?你懂得正確表達嗎?歡迎下方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