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39歲的我被叫爺爺,好尷尬

細皮嫩肉,面板白皙,臉上不帶一絲皺紋。休閒字母體恤上衣,黑色運動長褲,黃色休閒皮鞋,頭髮一片瓦造型。清早出門,帶著笑容,帶著我三歲多女兒。卻被一句“爺爺,早上好”鬱悶半天。

當我熟練地按了電梯準備下樓,轉身突然竄進來一個小男孩和一個比較年輕的媽媽。小男孩飛快地看了我一眼,然後對著我恭恭敬敬地說了一聲:“爺爺,早上好”。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應該怎麼樣來回應這個講話如此禮貌的小孩。素不相識,只有39歲的我,無非是多了幾許鬍子,這個孩子就叫我爺爺。看著我身邊的女兒,這個小孩又禮貌地和我的女兒打招呼說:“妹妹,早上好。”我很尷尬,不知如何迴應,好像不迴應不對,迴應又不知如何作答。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39歲的爺爺,太年輕了吧

我三歲多的女兒似懂非懂地問我:“爸爸,這個小哥哥為什麼叫你爺爺呢?為什麼我叫你爸爸呢?”。為了緩解這尷尬的場面,我只好回了一句那個看上去不到5歲的小男孩:“嗯,小朋友早上好。”然後又對女兒說:“或許,爸爸看起來有點像聖誕老爺爺。”

直到出電梯,那個小孩的媽媽沒說一句話,只顧著玩手機。也沒糾正她的孩子這種錯誤的禮貌,不知是尷尬還是習慣。

36歲的夫人,在幼兒園門口被叫奶奶

這樣的情況,我不是第一次遇到,我的夫人只有36歲,穿著年輕化,看上去也不顯老。去幼兒園接女兒的時候,幼兒園的保安讓其他孩子叫我夫人奶奶,大庭廣眾之下,讓我夫人好不尷尬,回家看了半天鏡子。我在想,這些學校的保安,年齡都已經50到60,照道理說也該是社會閱歷豐富,怎麼會作出如此奇葩的判斷?我表示很奇怪。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30多歲的奶奶

於是上個禮拜,我特意在女兒上幼兒園的門口觀察保安和孩子是如何向門外的家長打招呼的。我發現,門口的保安在要求進園的小朋友向外面的家長打招呼時說:“小朋友,早上好,跟爺爺奶奶們再見。”據我的觀察,大部分是家長開車過來送孩子入園的,一部分的家長和我同齡,然而這些保安就毫不留情地將我們歸入爺爺奶奶一類。

放學回家後,我很好奇地問孩子,老師教她們如何跟陌生人打招呼啊。孩子不假思索,一股腦兒和盤托出。老師說:“長鬍子的就叫爺爺”,哦原來學校就是這樣教的,怪不得。

這種僵化的教育方法,孩子們自然就僵化地學會了長了鬍子的就是爺爺這種思維,連學校的幾十歲的保安大爺都被赤化了。

在蘇州,20多的女士被60歲的阿姨叫阿姨

其實這不只是小孩的問題,連我們的上一代的老人也是這樣。2008年時我在江蘇的農村,當地的60歲左右的老阿姨非要讓她自己的兒子尊稱我的夫人叫阿姨,而且她自己也會叫我只有20歲出頭的夫人叫阿姨。這讓我十分不解,我好奇地問為什麼非要這樣叫年齡比自己小很多的女孩子叫阿姨?他們的回答我至今記得,她說:在他們哪裡,祖輩都是這樣教的,這種叫法是對他人的一種尊稱。儘管這位老阿姨的兒子也覺得這樣叫一個比自己年齡還小女士為阿姨,也甚為不妥。但是他說,他習慣了,因為長輩從小就是這樣教的。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古老的家規

雖然知道上一輩教的不一定是對的,老師教的也不一定是對的,因為大家都這樣教,所以我們就習慣了,所以也不會去思考這樣到底對不對了。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我們常常在教會孩子們認識什麼是對,什麼是做;什麼事可以幹,什麼是不可以幹。但是我們似乎很少教會孩子去思考為什麼是對,為什麼又是錯;為什麼有些事可以幹,而為什麼有些事又不可以幹。就像上文所講的一樣,凡是長鬍子的就是爺爺嗎?凡是要表示對他人的尊敬就要稱呼他人是前輩嗎?凡是上一輩教的東西就是對的嗎?凡是大家都約定俗成的慣例就是對的嗎?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最終只是複製和複製

僵化教育,代代相傳

僵化教育的根在我們這一代,更在我們的上上代,這種思維模式根源恐怕來源於孔孟。我時常在想,我泱泱大中華,照道理應該人才濟濟,可無奈,回頭看看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獲獎者有幾人我們國人。

僵化教育不除,我們的教育始終只是複製、複製

。對傳統文化不但要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更要敢於質疑,敢於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