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原創 KY KnowYourself

KY作者 / Cyte

編輯 / KY主創們

“不知道 不明瞭 不想要 為什麼 我的心 明明是想靠近 卻孤單到黎明”

“不打擾 是我的溫柔”——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一個好友給我發來她的聊天記錄截圖,她終於給喜歡了很久的心動男孩表白了。我正想問她對方怎麼回,她又向我發來了: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但事實上,她並沒有發什麼表情包,而是追加了一句: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看到這樣的截圖,我一時無語。決定為這個朋友寫一篇文章。

你也是我朋友這樣的人嗎?表面上說沒事,其實腦內小劇場很活躍。對於互動物件的真實態度,你明明是在等待中忐忑不安,卻表現得毫不在意。

這種複雜的心情讓你在關係中備受煎熬,但下一次,你還是忍不住回了那句“沒事,不用回我”。為什麼會這樣?

來看今天的文章。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眾所周知,“沒事,不用回我”這樣的話,不會出現在我們面對面交流的情況下。

John Suler博士指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人際互動越來越多以線上文字交流實現。我們必須承認:人們進入了一個文字關係(text relationships)時代。

在文字關係特有的延遲反應(delayed reaction)中,對方可能不會即時回覆你。失去了即時反饋的人際互動,很可能會對人們持續表達的意向產生影響(Suler, 2011)。

這就相當於在面對面的時候,一個人說完,另一個人的回覆被“暫停”了。一方面,我們自己會傾向更情緒化的衝動表達。另一方面,我們也想逃避來自對方同樣私人和情緒化的訊息,來讓自己感到安全。

線上臨床心理諮詢師Kali Munro把這種現象稱為“情緒肇事逃逸”(emotional hit and run)。

比如,你扔下一句“我喜歡你”或“我生氣了”,輕易地把情緒撞向對方,留下一句“沒事,不用回我”,匆忙掩蓋情緒,離開“事故現場”。

拋開網際網路這個情境,當我們不停地想著“ta會不會回我”、“ta什麼時候才會回我”,這些無法停止的腦內小劇場其實是“侵入性想法(intrusive thoughts)”。

有些想法我們不想要,但還會無緣無故浮現在我們腦海中,且難以擺脫。這是一種正常現象。研究顯示,94%的人每天都會或多或少地體驗到侵入性想法(Moulding et al。, 2014)。

但是,當侵入性想法變成一種痴迷性的(obsessive)念頭時,就會對我們造成損害,主要體現在對我們的正常功能產生負面影響。

在我朋友這裡,不斷猜測對方會不會回覆,就是一種痴迷性的侵入性念頭,讓她在這段時間裡喪失了做一切其他事情的動力。

每個人對於“認知閉合”的需求不同,所謂認知閉合,指的是趕緊對眼前不確定的場景下一個定論,從而讓自己停止猜測。

我這個朋友對於認知閉合的需求就很高,因此當這樣入侵性的念頭出現的時候,她需要主動做一些事情,讓眼前不確定的局面變成確定無疑的,從而結束侵入性念頭對自己的傷害。她選擇的方式就是主動說“沒事,不用回我了”。

但有時,我們刻意不回覆訊息,是想向對方釋放一種“我喜歡你,但你不是我生活的全部”的資訊,從而提升對ta的吸引力。“Play hard to get”真的有用嗎?來看看心理學家的解析: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1。 恐懼型依戀的人

研究顯示,具有高迴避和高焦慮特點的依戀型別與痴迷性想法相關(Doron et al。, 2009)。

在成人依戀型別中,恐懼型依戀的“迴避親密”和“焦慮被棄”程度都很高。Ta們期待但又恐懼親密,這種矛盾的心態驅使ta們在親密關係中想主動靠近,但又害怕被拒絕和欺騙,所以還是不願與人親近。

所以即使對方回覆積極詢問,擰巴的ta們還是會堅持說著“沒事”。

2。 無法忍受不確定的人

Freeston等人提出了“無法容忍不確定的程度”(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簡稱IU)的概念。它影響著“不確定”和“擔心/焦慮”之間的相互關係(Carleton, 2007),被用來衡量我們對不確定的容忍度。

對於IU高的人群,ta們對不確定的容忍度較低,更容易感到焦慮。Ta們會腦補出很多可能性,比如“ta不喜歡我了”、“ta想和我保持距離”等等讓自己產生威脅感的猜測。

在這種想象中的危險情形下,ta們會強烈渴望尋求確定性的答案(Kruglanski, Webster & Klem, 1993),因此更傾向說出“沒事,不用回我”。從某種程度上,ta們暫時給自己製造了一種“不回“的確定性,來抵抗千萬種的不確定性。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人,不如試一試下面的冥想(點選卡片即可播放),讓你在遭遇“不確定”時,依然能夠保持內心的安寧和穩定。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你企圖在關係中主動支配自己被遺棄的狀態。

如果對方不回,你就相當於陷入了被遺棄的狀態。

Claudia Black博士認為,情感上的遺棄(emotional abandonment)常源於童年時期,一個孩子的情感需求常被父母忽略或拒絕。

那麼,面對被遺棄,孩子能怎麼辦呢?

弗洛伊德觀察到18個月大的孫子會玩“fort/da遊戲”:母親不在時,孫子拿著用細線拴著的木軸,把木軸扔出去直到看不見的時候喊著“fort”(德語意為“去/不見/消失”),然後拉回來時興高采烈地喊“da”(德語意為“來/在那兒”)。

兒童透過重演這個消失與復現(disappearance and return)的遊戲,象徵著自己在與母親被動的關係中佔據主動,以此補償母親缺席時自己被遺棄的焦慮。

當人們在關係的擺盪中說出“沒事,不用回我”,就好比孩子扔出了那個木軸。這樣一來,我們好像掌握了一種主動性:即使面臨對方不回覆的現實,也是因為我們主動先說了不用回。

於是,被遺棄不再像童年時那樣讓人無能為力;我們重獲了一種嘗試找回主動權的可能。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喜歡說“沒事,不用回我”的人,才是最在乎對方回不回覆的人

1。 應對侵入性想法

很多時候,這句“沒事”是說給自己聽的。我們以為說完就不會再想,結果那些想法卻更頑固了。比如,我告訴你,不要去想一隻白色的熊。相信你腦海中已經浮現了白熊的樣子。

這就是Daniel Wegner (1994) 根據“白熊實驗”提出的“諷刺程序理論”(Ironic Process Theory):你越是壓抑某個想法,它就越會冒出來。

因此,首先不要試圖對抗或避免它,或許你可以嘗試以下兩種方法:

給想法創造空間距離:

“我正在想的是______。”然後把你的想法填入那個空缺,比如“我正在想‘ta會回我嗎’。”

這樣的過程最好是透過書寫和朗讀進行,你會發現你成為了自己想法的觀察者而不是參與者,與想法騰出了一點空間和距離,原來想法也不過是一些詞句而已。

挑戰想法的真實性:

試著挑戰你想法的真實性,尤其是那些消極想法,比如“ta不回我是因為討厭我”。你找得到客觀證據來證實這個想法嗎?

如果很難找到,你可以根據事實開始調整你的想法,比如“ta正在工作,所以不回我可能是在忙”。

2。 練習真實的自我表達

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嘴上說著“沒事”,心裡卻暗潮洶湧,那麼你可能不太擅長真實的自我表達。這樣的窘境可能會影響你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

其實,自我表達能力是可以透過練習提升的,以下是鍛鍊自我表達能力的5元素表單,你可以隨時進行練習:

自身體驗的5元素

過去式或現在式

時間

運用“我”作為主語的5種資訊,幫別人更好地瞭解我

1。我看到/聽到/做出/想起/什麼行動/事件/感覺?(不含評價的事實)

我看到/聽到/作出/想起…

從過去到現在

2。我對那些行為或事件有什麼樣的情緒?(開心、悲傷、焦慮、沮喪、驕傲、遺憾、羞愧、感激等情緒)

我感覺…

3。我的什麼解釋/評價/想法/希望/需求/幻想喚起和支撐我的感覺?

因為我…

4。現在,我想要什麼行動/資訊/討論/幫助/承諾?

現在,我想要…(可實行的)

從現在到未來

5。我認為該行動/討論/資訊/承諾會帶來什麼樣的積極結果/自我實現?

…這樣我就可以…這樣我們就可以…為了我/我們…

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段子:

當你問別人“你沒事吧?”別人回答“我沒事”,其實是有事。

而當你問“沒事吧?”別人一臉懵地回答“什麼?”那才是真的沒事。

希望你在人際互動中,能以真實的自我與外界互動。既不過分依賴對方以獲取安全感,也無需遠離他人來掩飾自己的焦慮,獲得屬於你的人際關係中的平衡。

以上。

References:

Carleton, R。 N。, Norton, M。 P。 J。, & Asmundson, G。 J。 (2007)。 Fearing the unknown: A short version of th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1(1), 105-117。

de Hooge, I。, Breugelmans, S。, Wagemans, F。, & Zeelenberg, M。 (2018)。 The social side of shame: approach versus withdrawal。 Cognition And Emotion, 32(8), 1671-1677。

Doron, G。, Moulding, R。, Kyrios, M。, Nedeljkovic, M。, & Mikulincer, M。 (2009)。 Adult Attachment Insecurities are Related to Obsessive Compulsive Phenomena。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8(8), 1022-1049。

Freeston, M。 H。, Rhéaume, J。, Letarte, H。, Dugas, M。 J。, & Ladouceur, R。 (1994)。 Why do people worr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7(6), 791-802。

Kernis, M。 (2003)。 TARGET ARTICLE: Toward a Conceptualization of Optimal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Inquiry, 14(1), 1-26。

Kruglanski, A。, Webster, D。, & Klem, A。 (1993)。 Motivated resistance and openness to persuasion in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prior inform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5(5), 861-876。

Moulding, R。, Coles, M。, Abramowitz, J。, Alcolado, G。, Alonso, P。, & Belloch, A。 et al。 (2014)。 Part 2。 They scare because we c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bsessive intrusive thoughts and appraisals and control strategies across 15 cities。 Journal Of Obsessive-Compulsive And Related Disorders, 3(3), 280-291。

Suler, J。 (2011)。 The Psychology of Text Relationships。 Online Counseling, 21-53。

van Osch, Y。, Zeelenberg, M。, & Breugelmans, S。 (2017)。 The self and others in the experience of pride。 Cognition And Emotion, 32(2), 404-413。

Wegner, D。 (1994)。 Ironic processes of mental control。 Psychological Review, 101(1), 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