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 劉瑞朝

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圖示:鄭州市民收藏的近百年前的鄭埠設計圖

清明節就要到了,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清明,是掃墓懷人的日子,也是踏青遊玩的日子。那麼,時間回撥一百年,那時候的鄭州人,清明節當天要進行哪些專案?

過往歲月的風俗,在當地的志書中被記錄了下來。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查看了河南10多部百年前的縣誌,發現清明節也曾是官方規定的植樹節。清明節當天,鄭州郊外汴河最熱鬧,錢塘裡有雜技表演,青年男女要插柳枝於頭。

曾幾何時,上巳節、寒食節、清明節三個節日,一則踏青,一則祭祀,一則節氣。後來,三個節日相互重疊融合,最終,清明節相容了其它兩個節日的特點。

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圖示:鄭縣誌的影印本截圖

【記載】清明節鄭州汴河很熱鬧 錢塘裡還有雀竿表演

清明節,上墳拜祖,慎終追遠。上溯一百年,那個時候的鄭州人,又是怎麼過清明節的?

根據民國二十年重印刊本的《鄭縣誌》(民國五年重修,即1916年,距今106年)記載,“是日,傾城上墳,京漢隴海車站之東,車馬闐集,而酒食尊罍,山家村店,享餕豪遊,張幕藉草,對酒歡呼,日暮忘歸”。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資訊,家家戶戶都要上墳,傾城而出,以至於區域性區域人頭攢動。“京漢隴海車站”以東,是人員密集區。

除了上墳外,當天的最主要任務便是放鬆,即大家所熟悉的踏青、近郊旅遊。有車的乘車,沒車的步行,帶上酒帶上飯,席地而坐,玩到太陽落山,意猶未盡。

其中,“汴河一帶”是熱鬧區域,因為有“民間藝術團”的表演。“汴河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鎖飛錢,踢水撒沙,吞刀吐火,躍圈拋球,並諸色禽蟲之戲,紛紛雜集”。可見,表演節目較多,讓當時遊玩的民眾大飽眼福。

汴河在今天的什麼地方?《鄭縣誌》記載的有兩條,一名“小黃河,元臣賈魯嘗浚之,故名賈魯河”,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賈魯河。而當時的汴河,是“民國五年由鄭縣西南隅李河之南入境,向北流經小李河侯寨一帶……經陳五寨老鴉陳等村,流經……小孟莊康莊,入中牟境”。

但是,不管是哪一條汴河,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汴河在當時的縣城之外。清明節當天,很多人都選擇結伴郊遊。

同時,在“錢塘裡左右”(錢塘裡,今錢塘路北段)還有雀竿表演。“其法,樹長竿於地上,高可三丈,一人攀援而上,舞蹈其顛,盤旋上下,有金雞獨立,鷂子翻身,鍾馗抹額,玉兔搗藥之類,變態多端”。

立三丈的長竿在地上,有人站在上面,做各種驚險刺激的動作。反響是不錯的,“觀者目瞪神驚,汗流浹背,而為此技者如蝶拍鴉翻,遽遽然自若也”。

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圖示:中牟縣誌的截圖

【風俗】“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 清明節晚上還要“貼九娘”

除了上墳掃墓祭祖之外,清明節的傳統專案還有插柳。

《鄭縣誌》記載,“人家插柳滿簷,青倩可愛,士女鹹戴之,諺雲,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

這裡面有兩條資訊,一是要插柳在屋簷,二是年輕人插柳於頭上。其中,前者和同時期的《中牟縣誌》(民國蕭德馨等修,熊紹龍等纂,民國二十五年石印本)記載類似,“清明節祭掃先墓插柳於門”。

那麼,年輕人又是怎麼玩柳枝的?大河報·豫影片記者瞭解到,“帶柳”風俗,不僅侷限於中原一代。記錄清代吳中風俗的著作《清嘉錄》也記載,“婦女結楊柳球戴鬢畔,雲‘紅顏不老’……諺雲:‘清明不帶柳,紅顏成皓首’”。

可見,無論年輕人是怎麼插柳於頭髮上的,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珍重大好韶光,釋放青春的活力,不然到了白髮滿頭時,追悔往事,後悔莫迭了。

到了清明節晚上,還有一個專案。《鄭縣誌》記載,“是夜,人家貼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之句,謂如此則夏月無青蟲撲燈之擾雲”。

那麼,什麼是“貼清明嫁九娘”呢?大河報·豫影片記者注意到,其實這是我國南方、北方多個地區的一個傳統風俗,只不過現在已經被遺忘。

“嫁九娘”又稱“貼九娘”,在當時幾乎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九娘不是人名,而是指的燈蛾。在古人心中,燈蛾與蚊蟲沒有太大區別,都對人們的生活、健康造成影響。所以,清明節當天,人們寫“清明嫁九娘,一去不還鄉”字樣於紙上,貼在門楹或牆上,以為這樣可以趨避蚊蟲。

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圖示:上蔡縣誌的影印本截圖

【盤點1】清明節前面還有個寒食節 有地方在寒食節掃墓祭祖

除了鄭州地區的風俗外,河南其他地區在清明節又是什麼樣子的?

記者選取了豫北、豫西、豫東、豫南、豫中等10個縣的縣誌(大部分縣誌出版或重刊時間與《鄭縣誌》時間接近)進行研究,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其中一個是,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清明節依然是重要的節日,但清明節前面的寒食節,卻漸漸被遺忘,只留存於古代詩文和典籍中,現實生活中幾乎無人提及了。

寒食節是哪一天呢?盛行的說法是,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這一天,禁菸火,只能吃冷食。它也是漢族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不過,在河南地區縣誌的記載中,寒食節被固定在了清明節的前一日或前兩日。《陝縣誌》(民國歐陽珍修,韓嘉會等纂,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稱,“三月清明,前一日,禁菸火,謂之寒食,乃晉國之遺俗”。《鄭縣誌》則稱,“清明……前兩日謂之寒食”。

寒食節和清明節捱得較近,在有些地方,人們選擇在寒食節上墳掃墓祭祖,而在清明節當天出遊散心。《南召縣誌》(清陳之熉等纂修,清乾隆十一年修,民國二十八年重印本)記載,“寒食節拜先塋,封土祭奠,清明節遍插柳”。

《偃師縣誌》(清湯毓倬修,孫星衍纂,清乾隆五十三年刊本)記載,“清明前一日寒食,治酒餚祭墓,剪紙錢掛樹,清明日小兒折柳插戴”。

百年前的鄭州人怎麼過清明?十餘部縣誌告訴你→

圖示:偃師縣誌的影印本截圖

【盤點2】並不是所有階層都踏青遊玩 清明節曾被定為植樹節

其實,追究在中國古代清明節放假與否,意義並不是太大。一則當時所謂的放假主要針對於仕宦群體,一則人數佔大多數的老百姓,還需要解決溫飽問題,也沒有多少閒情逸致去郊遊玩耍。

《西平縣誌》(民國陳銘鑑纂,李毓藻修,民國二十三年刊本)記載,“清明節日,各家必折柳枝,插於門端,中流以上人士,多結伴攜酒餚出遊,擇曠野高原處,席地聚飲,名曰踏青”。可見,有閒心遊玩的還是“中流以上人士”。

《虞城縣誌》(清李淇修,席慶雲纂,清光緒二十一年刊本)則記載,“清明日,男女帶柳,日中墓祭覆土。是日,士夫多相邀散步郊外,或攜盒酒小飲,名曰踏青”。這裡計程車夫,是士大夫和讀書人。

清明節與植樹節也有關係。1915年7月,在孫中山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從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在《陝縣縣誌》裡,就有這方面的記載,“現國民政府……又定為植樹節,以氣候推之,則已覺較晚,故農人多預先行之,以生機未動,易於栽培也”。

當地人在編纂縣誌時,毫不諱言地表示,清明節並不適合做植樹節,因為不符合氣候規律。所以,當地人往往是提前就把樹栽下,是因為樹木生機還沒動,容易栽培、成活。

【演變】清明節相容了寒食節和上巳節 二月二也曾是鄭州人踏青的日子

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一個成為節日的。從上文其實可以看出,清明節是融合了寒食節的一些風俗,所有百年前的有些地方,還是在寒食節上墳掃墓。

如今的清明節,兼具踏青和掃墓兩大功能,一方面是“吃掉了”寒食節,另一方面還“吃掉了”上巳節。因為,踏青遊玩的習俗,來源於上巳節。

王羲之的傳世名作《蘭亭集序》,就寫於三月三日上巳節。所謂“修禊事也”,是祓禊,祓即祓除疾病,禊即修整淨身。另外,三月三日也是踏青日。明代楊基《浣溪沙》這樣寫道,“軟翠冠兒簇海棠,砑羅衫子繡丁香。閒來水上踏青陽”。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鄭州,當時的年輕人在溱水洧水之畔,就開始了踏青遊玩。“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詩經·鄭風·溱洧》),春暖花開,河水上漲,景色優美,青年男女,正在春遊,拿著蘭草祈福。

宋代著名類書《太平御覽·香部·卷三》引《韓詩》解釋道,“鄭國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兩水之上,招魂續魄,拂除不祥”。

寒食節和上巳節,距離清明節的天數都不算太多。三個節日靠得太近,漸漸的重疊融合,清明節最終“笑到了最後”。

其實,一百多年前的鄭州,二月二日,是除清明節外另一個踏青的日子。《鄭縣誌》記載,“城中士女已出郭踏青,車站,錢塘裡,宏農裡,敦睦裡各鬧市人力車價值日增”。

這樣的風俗,是符合唐代詩人楊巨源的審美觀的。“詩家清景在新春,綠柳才黃半未勻。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城東早春》),意思是踏春要趁早。

不過,在南宋理學家朱熹看來,只要心中有春,則早春晚春,都有春色可看。“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春日》),只要心中有春,則時時處處皆是春也。

【來源:河南商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