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深評丨管好手機,需要家長接招

浙江新聞客戶端 評論員 李攀

弄潮·深評丨管好手機,需要家長接招

據報道,2月1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學校不得使用手機佈置作業或要求學生利用手機完成作業。訊息一出,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很多網友評價說,這個政策太好了。

天下的家長,苦孩子玩手機久矣。孩子玩手機雖可以查閱資料、開闊眼界,但也很容易沉迷網路和遊戲,導致視力下降和注意力分散,最終影響學習和健康成長。在媒體報道中,利用智慧手機建立的微信群,本來是為了方便家校聯絡,可是有的老師在群裡佈置作業,甚至還讓家長改作業。群變成了家長負擔,也激化了家校矛盾。

如何發揮好手機促進家校溝通的作用?想解好這道題,還真挺難的,畢竟不少成年人都難以做到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何況是自制力本來就比較差的中小學生呢?所以,此次教育部印發檔案直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這一招算是“釜底抽薪”。

有網友評價說,“原則上”這幾個字應該闡述清楚,不要給違規操作留下空間。確實如此。《通知》出臺了,接下來就要繼續完善細節,落實落細,讓教育部門和學校真正實施好。不過,正如《通知》所指出的,要做好家校溝通。這一點有著極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問題導向性,也直接關乎著教育部這項新舉措的最終實施效果。

在現實生活中,不乏有家長在一旁不亦樂乎地玩手機、打遊戲,卻想讓坐在旁邊的孩子不要玩手機,這怎麼可能?有的家長哄起孩子來沒招了,就讓孩子玩手機開心一下,這不是科學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忙起來就讓孩子去一邊玩手機,閒下來就把孩子的手機收起來,這樣孩子又如何學會正確使用手機?

筆者以為,在科學理性對待併合理使用手機這件事上,除了學校要做好管理和引導工作,家長也要帶好頭,給孩子做好表率。當然,要讓家長完全不玩手機,確實是難以做到的,但家長可以做到的事情也有不少。比如,處在孩子身邊時不要沉迷於玩手機、打遊戲,平時要教育孩子多用手機查閱資料、增長見識,督促孩子加強學習和自我管理,控制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間,等等。

教育和引導孩子,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此次教育部明令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不給極個別的學校和老師濫用手機提供機會,那麼家長肩上的責任實際上是更重了。從管理上講,不論是教育部還是其他政府部門,都無法明令要求家長該怎麼做、不做又怎樣處罰,但是家長要深知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之重、義務所在。

教育不僅是發生在學校裡,實際上是體現在生活的每一處。有哲學家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撼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家長惟有做到嚴於律己,給孩子做出一個榜樣,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在用手機這樣的事如此,在待人接物等其他事情上也應該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