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

常清君在自媒體平臺釋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歷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並反覆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

在中華數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中,其中一大題材是有關懷古詠史的,即追憶念懷往昔歲月、描寫敘述古蹟史事等的古詩詞曲。常清君在此陸續與大家共同賞析其中佳作。

這次賞析的是唐代杜牧的七言絕句《赤壁》。

杜牧

(公元803年—852年),唐代文學家、詩人,其與

李商隱

齊名,合稱

“小李杜”

,他詩、文均有盛名,其文章以

《阿房宮賦》

最為經典;其詩歌經典的就太多了,比如

《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比如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再比如

《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再比如這次賞析的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三國赤壁古戰場

按慣例常清君先解釋一下其中字詞:

折斷了的戟,比喻慘重的失敗。戟,古代一種兵器,把矛和戈結合於一體,具有刺殺和鉤殺雙重功能。

銷:

銷蝕。

將:

拿起。

磨洗:

打磨洗淨。

周郎:

指周瑜,字公瑾,東漢末年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三國時期東吳名將,任吳軍大都督。

銅雀:

銅雀臺

,位於今

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

城西南18公里處,著名歷史古蹟。

二喬:

漢末時期著名長者橋公的兩個女兒,分別為

大喬

(橋)、

小喬

(橋),本姓為“橋”,亦可作“喬”。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這首詩是作者經過赤壁這個著名的古戰場時,有感於三國時代的英雄故事而寫下的懷古詠史之作。

詩中題目所提及的

赤壁

,地處今湖北省東南部的

咸寧市

,長江中游的南岸,為幕阜低山丘陵與

江漢平原

的接觸地帶,是三國時期赤壁大戰的主戰場。

折戟沉沙喻慘敗

先來看詩中的前兩句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意思是說一支折斷了的鐵戟兵器,沉沒在水底泥沙中,還沒有被完全銷蝕掉,經過作者自己多次反覆打磨沖洗之後,鑑別出這竟然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

關於這支三國時期的古兵器“戟”的材質,作者已經在詩中確切說明了是

鐵製

的。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現代科學早已經證實,鐵這種金屬中的鐵分子,非常容易與空氣中的氧分子在自然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也就是氧化反應而導致生鏽,更何況還是長達數百年(赤壁之戰發生於建安十三年,即公元208年,距離杜牧所在的晚唐時期,至少已過去600多年了)之久的被埋在水底的泥沙中。

過去了這麼多年的歷史文物,還能有幸被作者發現打撈出來,並經過打磨沖洗之後,鑑別出是600多年前古赤壁之戰的歷史遺物,常清君可以想象得出作者當時的興奮之情(不是那種準備拿去拍賣行高價拍賣的心情哈)。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作者作為一介書生,居然還親自出馬打磨沖洗這件古兵器,而且還鑑別出了是三國時期赤壁古戰場的歷史文物,的確讓常清君欽佩有加。看來,即使作者穿越到了現代社會,也不用擔心失業,因為至少還可以找一份文物鑑定師的活兒來幹。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常清君在這裡特別說一下,這兩句詩句中,至少為後世引申出了一個成語,即“

折戟沉沙

”。

折戟沉沙:

是指戟被折斷沉沒在泥沙裡。比喻十分慘重的失敗。

戰事更有天作美

再來繼續解讀詩作的後面兩句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這裡作者採用了假設的手法,設想如果當初天公不作美,赤壁大戰的當晚,沒有從東面吹來大風的話,那這場戰役的結局,很可能就是曹軍取勝,二喬也會被關進

銅雀臺

中,供曹操等人享樂了。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為什麼常清君沒說是引用了《三國演義》裡的諸葛亮借東風的情節呢?這是因為歷史演義類的長篇章回小說《三國演義》,是由元朝末期、明朝初期的小說家

羅貫中

撰寫的,而杜牧是唐朝的人,他所處的那個年代,還沒有《三國演義》這部書呢!

而且,據正史記載,歷史上的諸葛亮,其實並沒有參與

赤壁之戰

,更沒有什麼呼風喚雨之法術,真正指揮赤壁之戰的人,其實是周瑜。赤壁之戰和諸葛亮根本沒半毛錢關係。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也就是說,杜牧這首詩裡的

“東風”

並非是指民間傳說的三國時期代表劉備蜀軍一方的諸葛亮,設神壇作法借東風火燒赤壁的故事。

在常清君看來,作者其實想要表達的意思是:雖然指揮這次赤壁大戰的吳軍總指揮周瑜(24歲時就被孫策授任為建威中郎將,當時吳郡當地的人們,便親切地稱呼他為周郎),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如果赤壁大戰的當天,長江之上沒有出現有大風從東面吹來(即東風),以便將火勢引向曹軍的戰船,而反而是從西面吹來的大風(西風),將火勢反方向引往吳軍的戰船;或者風吹來的方向又突然間轉了向……那他就不可能率軍擊敗號稱有百萬之眾的曹軍了。

這種結果是完全可能出現的。因為別說是在距今1800多年前、氣象預報的科技水平還處於相當落後的三國時期,即使是到了現代社會的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諾曼底登陸戰役,盟軍也無法準確預測當地的天氣情況,還因為風力太強、海浪太大,而不得不將原計劃的登陸時間,硬生生推遲了至少24小時。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那作者杜牧更深一層想要表達的意思又是什麼呢?在常清君看來,就是歷史上發生的那些著名事件,看似具有必然性,其實也有偶然性。或者說,必然性和偶然性往往是交替出現的。人生亦是如此。

那對我們的啟發又是什麼呢?

啟發就是:我們一方面要對此有較強、較充分的心理準備,在過程中既要努力奮鬥爭取,對於結果又要保持良好心態,不必強求;另一方面做事情時,要養成提前制定好多套備用方案(如方案1、方案2、方案3等)的良好習慣,包括現代社會常說的應急預案,以便應對屆時可能出現的各種突發情形。

正所謂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是也!

銅雀幸未鎖二喬

銅雀臺

是曹操在今河北省

臨漳縣

建造的一座樓臺,樓頂裡有大銅雀,臺上住姬妾歌妓,是

曹操

晚年行樂之處。而橋公(《三國演義》中稱之為“喬國老”)的兩個女兒,皆是當地有名的美女,和周瑜也都是安徽老鄉,姐姐大喬嫁給了孫策(孫權的哥哥),妹妹小喬則嫁給了周瑜。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據《

三國志

·吳書九·周瑜傳》記載: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翻譯為白話文的意思就是:不久,孫策打算攻取荊州,任命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周瑜跟隨孫策進軍皖城,並將其攻打下來。當時得到了喬公的兩個女兒,都有傾國傾城之美貌。孫策自己便娶了姐姐大喬,周瑜就娶了妹妹小喬。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又據西晉虞溥所著的《江表傳》一書中記載:

“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

意思是說孫策很隨意地對周瑜開玩笑道:“橋公的兩個女兒雖然都長得很光彩照人,然而能有我們兩人做他的女婿,也足以讓他老人家高興滿足了。 ”

唐代杜牧寫的這首《赤壁》古詩,一語道破人生真諦

此處的“流離”,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同“琉璃”,古代的一種人造水晶,其色彩流雲漓彩,品質晶瑩剔透、光彩奪目,這裡引申為女孩長得漂亮。另一種解釋為因災荒戰亂而流轉離散。

在常清君看來,當時孫策的地位要比周瑜高,而且又可以三妻四妾的大環境下,也沒有一個人獨佔二喬姐妹,一方面說明他還是很看重兄弟情義、朋友情分的;另一方面也說明他深知周瑜的為人,所以他此後也才會放心地讓智商不知要比他兄弟孫權高多少倍的周瑜來輔佐東吳政權。

杜牧這首七言絕句託物詠史,以小見大,撫今憶古,還為之後的宋代詩歌議論之風開了先河。

常清君雲:

赤壁一戰已有論,東吳二喬終無憂。

常清君用心用情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