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說“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行

文\常清君

鄭重申明:

常清君在自媒體平臺釋出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以本人的專業知識、自身經驗以及人生閱歷等,經過獨立思考後,認真撰寫並反覆修改的原創作品。

常清君導讀:

在孝敬父母長輩這件事情上,做子女的一定要盡心,至於說到如何盡力,則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努力踐行。

一、中華自古傳孝道

在中華文明延綿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尤其講究孝道,這可以從一部經書、一部圖畫集和一句格言中得到充分佐證。

這部經書就是《孝經》,儒家十三經之一,是闡述孝道和孝治思想的中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試想中國古代儒家方面的各類典籍,可謂瀚如煙海,數不勝數,最終被確認為只有十三部書籍,能夠代表儒家思想中最為精髓的部分,而孝經位列其中,可見其地位之高,《孝經》中那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深刻闡明瞭“孝道”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什麼古人說“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行

這部圖畫集就是二十四孝圖,元代郭居敬輯錄中國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通俗讀物,其中一些孝敬父母長輩的故事已經是家喻戶曉,比如晉朝時期的王祥臥冰求鯉的故事、戰國時期的王裒聞雷泣墓的故事、春秋時期的曾參齧指痛心的故事、西漢時期的劉恆親嘗湯藥的故事等等。

這句格言就是“百行孝當先”,指明瞭孝是諸德之本。

二、孝敬需綜合評判

但古人也進一步指出,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行,若論行則貧家無孝子。

什麼意思呢?常清君的理解,這是說孝敬父母長輩,首先是要發自內心的做到盡心,其次才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到盡力。

為什麼古人說“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行

如果用現代語言來進一步解釋,就是說判斷一個人是否盡了孝,要從各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判,而不能只是簡單確立一個數據化的指標。

比如,如果規定一個月子女必須給父母1萬元,每天必須在父母身邊陪伴8個小時才能算孝敬,那麼這就會把那些收入不高、生活拮据,沒有和父母住在同一個城市裡的子女,統統排除在外了,這既不公平,也不現實。

三、既盡心也盡力

但古人這個闡述,需要同時從兩個方面來深入理解,並不是說只要做子女的心裡想著父母就行了,至於到底是否付諸行動,就可以不考慮了。

比如做子女的,可能因為收入不高,不能給父母買豪車買豪宅,但至少應該在下班後、週末節假日等時候,儘量抽出一些時間,來多陪伴陪伴父母,總可以吧。

為什麼古人說“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行

再比如有些子女因為工作、婚姻、孩子等各種因素,平時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有的還在遠離父母的市外、省外,甚至國外生活,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不該履行盡孝的責任(當然也並不意味著他們就一定沒有盡孝),時不時給父母打個問候電話,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回趟老家,或者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居住地方團聚一下,總可以吧。

古代江湖賣藝之人,有句常掛在嘴邊的話,叫“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也是這個道理。

能夠盡七分的力,就努力盡七分的力,雖然不能苛求必須盡十分的力,但也不能就只盡三分的力啊!

在常清君看來,孝敬父母長輩這件事情,做子女的一定要盡心,至於說到如何盡力,則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量力而行,努力踐行。

常清君用心寫好每一篇原創文章,期待著您的關注、點贊和評論

原創作品,如若轉載等,請標明文章作者、出處等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