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時下有不少老人選擇幫子女帶孩子,雖然老人們沒有這樣的義務,但是也有不少子女會拿“不幫忙帶孩子,不給養老”這句話來說事。

所以即便有些老人並不情願幫子女帶孩子,但是為了自己的養老考慮,也不得不伸手幫忙。

那麼不幫子女帶孩子的老人,他們又過的如何呢?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老人當初不願幫兒媳帶孩子,晚年養老時兒媳回懟:我只管生我的和我生的

小然當初為了愛情遠嫁,雖然付出很多辛苦,但是她覺得自己能夠和心愛的人在一起就很幸福。

雖然說有情飲水飽,但是在小然生了孩子以後,她的想法卻變了。

快休完產假的時候,小然想要請求公婆幫自己帶孩子,可是公婆卻說自己沒這個義務,退休之後還想要好好地享受生活,根本沒空幫忙帶娃。

看到小區裡其他的老人都樂呵呵地幫忙帶孫輩,小然覺得特別委屈。

“孩子以後用錢的地方多,如果我能夠外出工作的話,家庭經濟壓力就會小很多!為啥人家的老人都那麼無私呢?”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三年過去了,小然挺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間,在送孩子上幼兒園後,小然也終於重新找了份工作。

可沒成想這時候小然的公婆,卻提出自己身體不好想要和兒子兒媳同住。

對於老人的要求,小然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當初我請你們來幫我帶娃的時候,你們沒有幫忙,所以從此以後我只管生我的和我生的,別的人和我無關!”

小然的話讓公婆倆人十分窘迫,同時也讓小然的老公十分為難。就這樣,夫妻倆僵持了一段時間,眼見著兒媳的態度堅決,公婆倆只好悻悻地回到了老家。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無非會落得這三種結局,最後這種最可悲

子女與老人間心存芥蒂

雖然老人不幫忙帶孩子,子女也挑不出毛病來,但是對於這種“袖手旁觀”,子女們難免會心存芥蒂。

在子女最需要幫忙的時候,老人們沒有出手相助,

這對於習慣了父母付出的子女而言,這確實會讓人心裡很不舒服。

尤其是當兒媳或者是女婿對此有所不滿的話,家庭矛盾會發生得更為頻繁。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獲得子女的理解和體諒

老人本就沒有幫忙帶娃的義務,如果子女通情達理的話,便可以理解老人的選擇。

畢竟老人們為子女操勞了一輩子,他們理應擁有享受晚年生活的權利。

如果能夠獲得子女的理解和體諒,那麼不幫忙帶娃的老人,晚年生活也會過得很有保障。

子女不願幫忙養老

如果子女對於老人沒有幫忙養老的選擇耿耿於懷,並且因此而不願意幫忙養老的話,那麼,老人們的晚年生活將會是非常淒涼的。

越是人到晚年就越需要子女的照料,如果子女對老人不聞不問的話,這自然會讓老人十分傷心。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年輕的夫妻倆應該如何看待老人不幫忙帶娃的選擇呢?

體諒老人的想法

畢竟老人們已經為把子女撫養成人付出了很多的辛苦,他們理應有享受晚年生活的權利。

所以即便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子女們也不應該因此而懷恨在心。

體諒老人的想法,更加能夠讓以後的相處變得溫馨融洽起來,這對於老人而言也會更加地欣慰。

不拿養老做“要挾”

雖然在一些子女眼中看來不養娃就不給養老的做法並無不妥,但是其實這對於老人來說卻是不夠公平的。

拿養老來要挾老人幫忙帶娃,這無疑會讓老人覺得傷心,同時也會讓老人覺得很有壓力。

即便老人們最終做出了妥協,那麼以後共同帶娃的日子裡也會有更多的磕絆和矛盾。

老人不幫忙帶孩子,老了無非是這3種結局,最可悲的是這種

和老人做好溝通

子女們有必要和老人進行進一步的溝通,瞭解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的原因和顧慮。

如果老人單純的是想要享受清閒的晚年生活的話,子女們應該給予尊重。

如果老人對於同住屋簷下的生活有所顧忌的話,子女們應該表明自己的態度,讓老人可以放下心裡的負擔。

總而言之,不管老人是否願意幫忙帶娃,子女們都應該承擔起養老的責任和義務。

當然,雖然說時下有很多老人願意犧牲自己的時間來幫助子女帶孩子,但是這也不意味著子女就能夠因此而對不願意帶娃的老人抱有怨言。

大家對於老人不願意幫忙帶娃的選擇有哪些看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