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彙」聖誕節的語言陷阱

很多中國人都知道,聖誕快樂的英文是“Merry Christmas”。Merry這個詞日常少見,每年年底才跟Christmas搭檔出來露回臉,彷彿很有內涵。

快樂在英文裡有多種表達,happy,glad,delighted,joyful,cheerful等等,但都不是聖誕祝福的標配。據研究,Merry Christmas可以追溯到16世紀英格蘭主教約翰·菲舍爾寫給托馬斯·克倫威爾(幫助亨利八世成功離婚的《狼廳》主角)的信,真正普及起來要歸功於19世紀的兩個人:一個是查爾斯·狄更斯,他的作品《聖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發明”了聖誕節(Christmas);另一個是亨利·科爾爵士,他在1843年發出據說是全世界首張聖誕賀卡,上面寫著“A 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 to You”(祝你聖誕快樂,新年快樂)。從此,Merry與Christmas、Happy和New Year這兩個固定組合深入人心。

不過,用Happy Christmas祝福聖誕同樣正確——英國女王就在用。伊麗莎白二世的聖誕致辭年年都用“Happy Christmas”。最古老最著名的聖誕詩之一“Twas The Night Before Christmas”結尾也是Happy Christmas to all, and to all a good night。為什麼源於英國、由英國作家普及到世界的Merry Christmas在英國反而不那麼“標準”呢?據說這要追溯到維多利亞時代衛理公會的牧師尋求在英國工人階級當中培養鎮靜清醒的風氣。Merry在聖經裡出現是描述一個名叫“拿八”(Nabal)的歡樂醉漢,高興到忘乎所以的地步。《麥克米倫高階詞典》顯示,merry的第一個意思是英式英語,非正式用法,指微醉(BrE informal slightly drunk)。所以merry隱含著吵鬧甚至失控,在道德上輸給了喜悅平和的happy。

Merry也好,happy也罷,主角都是Christmas,這大概沒有問題?未必。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近些年出現一種趨勢,聖誕節不說聖誕,只說節。Merry/Happy Christmas變成了Happy Holidays。網路上廣為流傳的一個理由是:從11月1日到1月15日,全世界七大宗教約有29種節日,我不認為我的節日唯一重要。支持者說,這是文化意識,是對他者的承認、尊敬和包容。反對者說,這是政治正確,是仇恨,是左派妄圖建造一個沒有上帝的美國。

商家也(被迫)捲入這場觀點的爭戰。一些保守派機構,比如設在密西西比的全國家庭協會每年出臺“Naughty and Nice”list(“壞孩子和乖孩子”榜單),公開批判所謂審查聖誕節的公司。巴諾書店、維多利亞的秘密和星巴克都上過榜。儘管商家看重的與其說是文字不如說是數字即銷售額:什麼樣的節日祝福才能讓更多顧客開心掏錢。

關於如何避免聖誕祝福引起不適,牧師保羅·布蘭德爾斯·勞申布什在《赫芬頓郵報》上給出的建議是,如果對方是基督徒,你就說Merry Christmas;是猶太人,就說Happy Hanukkah(光明節快樂);是非洲僑民,就說Joyous Kwanzaa(寬扎節快樂);不知道對方背景,就說Happy Holidays……但勞申布什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Christmas tree(聖誕樹)改成節日樹(Holiday tree)。(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