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在《孟子·梁惠王下》記錄了一段孟子和齊宣王的對話:

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託其妻子與其友而之楚遊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問齊宣王,假如您的臣子要去楚國遊歷,臨行前把妻兒老小託付給朋友,結果回來時卻看到妻兒老小在挨餓受凍,大王覺得他要怎麼對待這位朋友?

齊宣王說:“絕交,不要這樣的朋友。”

孟子接著問:“管理者管不好自己的下屬該怎麼辦?”

齊宣王答:“撤他的職,停下他的工作。”

孟子又問:“整個國家政治腐敗,社會混亂,又該怎麼辦?”

齊宣王一下子尷尬起來,顧左右而言他,把話題扯開了。

這裡,孟子對齊宣王的提問可謂是一個比一個犀利,最後令齊宣王招架不住,尷尬地把話題扯開了。

在《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司馬遷這樣評價孟子:

孟軻,鄒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

道既通,就是學問已經學好,至少語言功夫上乘,邏輯嚴密,詞鋒犀利。但是宣王卻不能用。

在《溝通聖經》中,尼基·斯坦頓說,溝通的目的有四個:

被接收,被理解,被接受,使對方採取行動。

由此可見,邏輯清晰,表達能力出眾,並不代表溝通能力強。在《高情商溝通》中,仲佳偉和文婭說:

真正強大的邏輯力,是要讓聽眾舒服,讓他可以順暢地聽你說下去。而要讓聽眾舒服,就要順著對方,用聽眾慣用的節奏及表達習慣來安排你的溝通,而不是逆著對方,非要按你所謂清晰邏輯來和對方溝通

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有人抱怨,我邏輯性挺強的啊,怎麼就是和領導溝通不來?或者是,我表達的很清楚啊,但是下屬的執行力怎麼就那麼差呢?

是的,邏輯性強,表達能力到位並不代表溝通能夠順利。就像孟子,邏輯嚴謹,言辭犀利,被稱為“亞聖”,但是宣王卻不能用,因為他的碾壓式的邏輯說服能力,讓宣王尷尬,只得轉移話題。

那麼,怎麼用合理的邏輯來說服對方,達到良好溝通的效果呢?

《高情商溝通》中仲佳偉和文婭為我們指出了溝通邏輯的三大維度,幫助我們練習強大的邏輯說服能力,以達成高效溝通。

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仲佳偉和文婭是一對默契相處、同行10多年的諮詢顧問夫妻,兩人結合多年來諮詢顧問的經驗,希望給我們在學習溝通的路上以啟發。

維度一:條理清楚,是遵循大部分人的認知規律。

我們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你想開一家餐廳,但是要找到一位投資人。假如,你想餐廳主打為麻辣重口味的菜色,但是你要說服的投資人卻是一個愛好養生,講究均衡營養的人。那麼,你從口味方面來講,不管怎麼舌燦蓮花,相信都打動不了這個投資人。

因此,你在說服他人時,需要先考慮清楚三個問題: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做?

是什麼?(Wht)

對於聽者來說,你要講的是一個什麼東西?

為什麼?(Why

)對於聽者來說,這件事為什麼重要?他們為什麼要關注?

怎麼做?(How)

對於聽者來說,他們要做些什麼來和你進行互動,他們要做些什麼,怎麼做?

思考清楚這幾個問題,就等於在腦海中把溝通場景模擬了一遍,最起碼做到心中有數。

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那麼,想清楚這些問題時,我們在溝通時,還要避免這三個錯誤,讓聽眾可以跟上你的邏輯。

第一個錯誤,無法幫助聽眾建立與他熟悉的事物的連線。

投資者希望做出一個養生餐廳,而且對於國內餐飲的情況一點也不瞭解,這時,你就要結合自己的調研資料,從他熟悉的領域講起,才能勾起他的興趣,讓他聽你繼續說下去。

第二個錯誤,花大量時間談自己眼中重要性,卻忽略了對於聽者來說,到底什麼是最重要的。

投資者重視養生,但是你卻覺得麻辣種口才是迎合大眾消費者口味的餐飲,一直強調口味的重要性,只會讓投資者不耐煩,覺得你不尊重他。

第三個錯誤,光自己說,不知道給 聽者佈置怎麼辦的作業。

針對國內的市場,你覺得口味是迎合大眾消費需求的,但是投資者卻認為麻辣重口從養生方面來說卻是不妥的,你就要把你的想法和投資者的想法綜合起來,像他說明實際情況,需求他的意見,問 他怎麼辦?而不要一味自己說口味的重要性。

維度二:思維全面,才能提高反應力與縝密度。

比如,有的同事在會議上款款而談,一二三四五, 條理清楚,思維嚴密,反應迅速,你羨慕之餘,又有點嫉妒,因為你也有這樣的機會,當領導問你,這件事你怎麼看?你的解決思路是什麼?你有什麼好提議?時,抓住機會,你就也能表現的像同事一樣出色。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當領導對你提問時,你非但沒有對答如流,反而腦子一片空白,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那麼,是我們的表達能力有問題嗎?不是的,是你的思維不夠全面。只有想清楚了,我們才能夠表達清楚。腦子一片空白,自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們經常聽到那些能力出色的人說: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介紹專案的情況、我從正反兩方面來講解一下這個事例、這件事給我帶來了三點啟示等等。這樣表達的人,基本思考問題比較全面,那麼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來鍛鍊這樣的思維模式。

一是橫向擴充套件

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比如,談專案管理時,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說明:人、錢、事等等。

二是縱向深入

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比如,對未來有哪些啟示,就從此前的情況、當下的困難、未來的舉措三個方面開始思考。

學會這樣思考,在表達時你也可以像別人說出:我的建議是以下三點,這件事帶給我三點啟示等等。

這樣既可以提升自己的專業形象,也避免自己一緊張就說亂或者忘詞,也可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思考時間。

維度三:節奏感好,讓對方聽得舒服。

我以前有一個領導,特別有耐心,不管是你向她反應問題,還是發牢騷抱怨,她都會耐心聽完,並時不時地點個頭向你表示迴應。但是聽完就聽完了,後續沒有,搞到最後兩個人彼此“友好”握手再見。領導並且向你表示,下次有問題還歡迎你來向我反饋。你點頭稱是,內心卻在咆哮:“我再也不來了,簡直令人崩潰,浪費時間和精力。”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溝通效果呢?就是我們的節奏沒有掌握好。這樣的情況在職場很常見,比如,原定開會半個小時,講了20分鐘,還沒聊到重點。

三個方法,讓你掌握節奏,讓對方聽得舒服,也能跟上你的邏輯。

一、根據自己的目的,設定時間。

我邏輯清晰,表達明確,他聽不懂:掌握三個維度,讓你說服力翻倍

當你想爭取一向資源時,以30分鐘為例:陳述困難5分鐘、請對方評估缺少資源帶來的影響10分鐘、按不同的方向討論可能的對策10分鐘、總結下一步行動5分鐘。

二、在溝透過程中多提問,用提問帶起對方的思路。

比如,掌握這樣幾個句式,可以促進邏輯節奏感:

我想請教一下王總,以您的經驗,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哪些呢?

劉經理,我瞭解你們部門的困難,我現在有一些初步想法,說出來咱們一起探討一下。

我剛才的三點建議,我想聽聽您的想法。

掌握這樣的語言習慣,可以帶動聽者的思路和你在同一個頻道。

三、結合手錶和筆記防止對話時節奏崩盤。

比如,開會時把要討論問題的重點按討論順序寫下來,並規定每一個討論環節的時間。每討論完一個重點,得出結論就劃掉一個,再繼續下一個。這樣可以避免開會一個小時,前50分鐘都沒有進入重點的局面產生。

這就是《高情商溝通》中,仲佳偉和文婭告訴我們的溝通的三大維度。最後總結一下:

維度一:條理清楚,是遵循大部分人的認知規律。

維度二:思維全面,才能提高反應力與縝密度。

維度三:節奏感好,讓對方聽得舒服

好的溝通從來不是以強大的邏輯能力和思辨能力碾壓對方,而是瞭解對方的想法,結合自己的條件,給出共贏的解決方案。三大維度,加強你的邏輯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