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結構性存款銷售遇冷“假結構”變相攬儲仍存

「本文來源:證券日報之聲」

本報記者 彭妍

結構性存款近期降溫明顯。據央行公佈的資料,截至2021年6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為6。04萬億元,創下2017年6月份以來新低水平。

結構性存款規模的變化,從各家銀行網點近期銷售的情況能夠體現出來。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部分銀行網點後發現,投資者“不願意”買結構性存款了,銀行也“不喜歡”賣了。與銀行和投資者的態度一致的是,監管部門一直在嚴格管控結構性存款,但“假結構”現象仍然在個別銀行存在。

結構性存款規模創4年新低

自去年監管部門發文要求各銀行嚴控結構性存款規模後,此類產品的存量呈現不斷壓縮態勢。儘管今年年初曾短暫回升,但自2月份後連續5個月下降,5、6月份規模均低於去年年末水平。其中,6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相對於2020年4月時的峰值已下降50。24%。

央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資銀行結構性存款餘額為6。04萬億元,環比下降4。89%,同比下降44。21%,創下2017年6月份以來新低水平。從結構上來看,大型銀行個人、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分別環比下降7。3%、6。21%,中小型銀行個人、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分別環比下降1。88%、4。27%。

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不完全統計,今年7月結構性存款共發行1496只,環比下降6。67%。其中,人民幣結構性存款1447只,美元結構性存款49只。

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結構性存款規模創4年新低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政策面仍在引導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推動銀行負債成本、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其次,銀行也在主動下調結構性存款量價水平,控制攬儲成本。

結構性存款曾是銀行高息攬儲的重要工具,但目前與其他金融產品相比而言,結構性存款利率已然不佔優勢。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資料,7月份新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3。57%,環比下跌2BP,同比下跌18BP。

“結構性存款利率下滑,主要是因監管加碼和央行壓降利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在存款利率整體下調背景下,結構性存款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在持續減弱。

“目前購買結構性存款、銀行理財產品的客戶越來越少了。”一家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大多數客戶會選擇將資金投向收益更高的理財領域,穩健保守型客戶轉向購買保險產品,激進型客戶轉向購買基金。

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監管部門限制高息攬儲的態度十分明確,意在降低商業銀行負債成本,為服務實體經濟提供空間。預計後續結構性存款規模增長空間有限,甚至會繼續下滑,在存款中的佔比也將維持低位。

理財經理推銷仍稱“保收益”

今年,銀保監會正式對假結構性存款開出罰單。7月16日,銀保監會針對4家金融機構開出近3億元罰單。除了理財、同業為處罰重點外,有3家銀行被罰原因中包括結構性存款問題。其中,民生銀行涉及發行虛假結構性存款產品;浦發銀行涉及為無衍生品交易資格的機構發行結構性存款提供通道以及結構性存款未實際嵌入金融衍生品;交通銀行涉及結構性存款產品衍生品交易無真實交易對手和交易行為。

雖然監管機構三令五申,但仍有銀行網點在銷售假結構性存款產品。《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部分銀行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將掛鉤的衍生產品行權條件設定為幾乎不可能觸發事件,使結構性存款從名義上的浮動收益產品變為事實上的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者基本都能拿到中間檔收益。

例如,一家股份制銀行目前在售的結構性存款產品共有6款,均是三層收益結構,掛鉤的衍生品主要以歐元/美元即期匯率為主。該行理財經理對記者介紹稱,這幾款產品一般都能按中檔收益兌付,低檔利率在以往沒出現過。

明明建議,“未來監管部門應進一步明確‘假結構性存款’的含義和禁止行為,加大對銀行監管力度和對違規為處罰力度,還要加大對金融機構及投資者的風險合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