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1998年,錢鍾書過完生日後不久,就一病不起了,楊絳像是有了預知一樣,她不執著於治療結果,只是守在錢鍾書身邊,用家鄉話呢喃著什麼。

對於一個88歲的老人來說,高熱不退這麼久,他已經十分虛弱,醫對楊絳說,可以準備後事了。

意外的卻是,錢鍾書在與他的摯愛楊絳分離時,兩人都沒有眾人意料的那樣悲愴,這是錢鍾書和楊絳之間的特殊約定。

於是楊絳在錢鍾書臨終前,給他額頭留下一個吻,錢鍾書最後告訴楊絳:“好好活。”

在錢鍾書生前,給過髮妻一句囑咐:“遺體只要兩三個親友送送,不舉行任何悼念儀式,懇辭花籃花圈,不保留骨灰。”

所以這場葬禮,楊絳辦得很簡單,悲傷隱藏在空氣中的絲絲縷縷,沒有痛哭,沒有哀嚎,眾人安安靜靜地和錢先生道了別。

至此,楊先生關門避客,對外說專心創作,實則有沒有徹夜流淚,這誰也不知道,關心者有很多,其中一位身份特殊的人常來敲響楊先生的家門。

楊先生沒有婉拒這位朋友的來訪,大大方方地請他進來做客。楊絳此時面上不顯悲色,隻眼底淡淡有些滄桑。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老年照片

楊絳與丈夫曾約定,他們之間沒有生離,只有死別。這樣真摯的誓言,成真的一日居然讓人痛徹心扉。

來訪者對楊絳的悲傷感同身受,喪偶的痛,他也是深有體會的,但他近日常來拜訪,不止弔唁安慰,更是想要敘舊。

談話像往常一樣恰到好處地結束,來訪者熟稔地走下楊絳家的樓梯,只是這次楊絳沒說再見,只面帶微笑,用類似晚明文體般輕描淡寫的語氣說道:

“樓梯不好走,你以後也不要再知難而上了。”

話說得很輕,但來訪者卻聽後有些愣怔,他明白楊絳的弦外之音,感嘆楊絳果然聰慧的同時,又不經記憶回灌,想起了初識時,楊絳同他說話的活潑語氣。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老年照片

這來訪者,就是中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費孝通,一位生於城縣,卻熱愛土地和基層群眾的學者。

他與楊絳一樣,是江蘇人,費孝通生於蘇州吳縣,楊絳生於無錫。楊絳中學時讀的是女校,他們本不該成為同學,但費孝通母親的小小舉動,改變了命運軌跡。

振華的中學不收男生,但費孝通的母親怕他性子軟,在普通學校裡挨欺負,就託了朋友,讓他破格升入女校。

誰知費孝通在女校裡更可憐了,他是唯一的男生,所以備受矚目,但他天生膽小內斂,連遊戲也不會做,漸漸成為“圈外人”,沉默起來。

而楊絳當時也是“受排擠”的,她聽不慣女生們扎堆聊八卦,也不想做遊戲,就“盯”上了躲在角落的費孝通。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照片

“你看這是誰?是誰?是誰?”小楊絳嘰嘰喳喳地圍著費孝通打趣,地上用樹枝畫得醜像很是傳神。

費孝通既不生氣,也不回答,就在那看著楊絳把自己逗得前仰後合,也跟著呵呵地憨笑,卻不知自己已經春心懵懂,陷入初戀。

他覺得,楊絳和自己是一路的,都不願意迎合無聊的把戲,而是專心做學問,就常拿文章和楊絳一起同看。

十二歲的年紀說情竇初開彷彿過早,但人總是會仰慕或欣賞,面對小楊絳紅撲撲的少女的笑臉,那樣鮮活的生命力不同於任何其他女同學,她的超然,讓費孝通傾心難忘。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中年照片

在費孝通偷偷暗戀時,楊絳還是沒開竅的樣子,她因為數學題做不出,被點名上去“掛黑板”,就把氣撒在幫她答題的費孝通身上。

費孝通得了老師的讚賞,還來不及開心,楊絳的“敵意”也隨之而來,她狠狠地瞪了費孝通一眼,氣鼓鼓地不理他。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老年照片

其實不是楊絳不解風情,而是她在遇到錢鍾書之前,確實不知道什麼是愛情,她從未想過這樣的問題。

只有在她遇見錢鍾書時,才真正動心,只一面就懂得了什麼是愛,而對於以外的人,即使有無數接觸機會,也不會產生愛意。

之後,學校組織學生跳舞,楊絳因為身材嬌小站在最後一排,費孝通因為害羞,也躲在後面,就讓兩人組成一隊。

費孝通不好意思和楊絳挽著胳膊一起跳,就扭捏拖延,楊絳問他為什麼,他只說:女生。

楊絳是個急性子,看不得他這樣磨蹭,就呵斥說:“我們全都是女生,你來幹什麼?”

楊絳從來都不是磨磨唧唧的性子,也絕對看不慣這樣的人,她對費孝通只能有兒時玩伴的情誼,卻不會是同路人。

她能讓費孝通覺得自在,覺得交到了知心的朋友,只是因為楊絳家庭給予她的自信從容。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我們仨》書封面

楊絳的父親對楊絳寵溺至極,楊絳是第四個女兒,楊父卻沒有重男輕女,反而對她悉心教導,寵愛有加。

在他眼裡的女兒簡直是完美的。楊絳身材嬌小,他也要用貓咪類比:“貓以矮腳短身者為良”,將楊絳的缺點變成優點。

楊父本身就是一個剛正不阿的人,他允許孩子們反抗強權,去選擇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這讓楊絳從小主意就很正,從不會因為外人而委屈了自己。

有這樣的家庭環境,楊絳對待費孝通的熱情也好,愚鈍也罷,都能遊刃有餘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位置,以此給費孝通良好的交流體驗。

但這樣的向下相容,在費孝通看來就是天作之合,他對楊絳一面規避,一面靠近,愈是無法規避,就愈是渴望靠近。

但是他太過膽怯,只敢在楊絳身邊耍點小心思,他和楊絳分別幾年後,一同升上了東吳大學,他就當起隱形的“護花使者”。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照片

17歲的楊絳太過耀眼,費孝通不敢追求,就宣告出去:“我跟楊季康(楊絳)是老同學了,早就跟她認識,你們‘追’她,得走我的門路。”

楊絳在東吳大學時,確實少有人敢送情書,但這不是因為費孝通的氣勢,而是楊絳本人的“厲害”。

有一年,一個學生趁著喝醉的酒膽,給楊絳遞了一封情書,而楊絳不同於一般羞澀的女孩子,面色如常地質問起來:

“你喝醉了?信還給你,省得你明天后悔。”

眼神犀利如同教導主任,讓人不敢造次,將男同學的熱情澆滅了大半,只有費孝通憑著玩伴和同學的身份常和楊絳交流。

這讓費孝通產生誤會,在心裡將楊絳當作他的女友,即使他從未表白,兩人也從未有過曖昧,只是憑著書才略能交談罷了。

因為楊絳對讀書可謂是到了痴迷的地步,她父親曾問,如果讓她一星期不讀書怎麼樣,她只說:“一星期都白活了。”

恰巧的是,錢鍾書本名錢仰先,正是因為愛讀書,才將名字改作“鍾書”,所以兩人的相遇,正是在清華的古月堂。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和錢鍾書合照

當時清華的學生最尚西式,一眾西裝革履中,錢鍾書一襲長衫布鞋,蔚然深秀,一下子就抓住了楊絳的目光。

腹有詩書氣自華,楊絳雖然算不得大美女,但她一定是最有學問的那批女學生,錢鍾書也深受其氣質的吸引。

楊絳的父親愛女如痴,對於小小年紀的女兒“早戀”肯定是不認同的,他起初非常不看好錢鍾書,連同楊絳的閨蜜也說錢鍾書脾氣大,不好相處。

在重重壓力下,錢鍾書很堅定,他不畏懼讓老丈人“檢驗”,直接兩人進屋“密談”,楊父出來後只丟下一句話:“他人是高明的。”

這樣的勇氣和才氣,費孝通是絕對沒有的,他在那個年紀時,還是個極其羞澀膽怯的小男生呢。

在他想僅憑基本哲學和相對論與楊絳“談情說愛”的時候,錢鍾書已經見過楊絳家長,談婚論嫁了。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和錢鍾書合照

楊絳和錢鍾書都是學文學的人,他們要的是知音,雖然在沒遇見彼此之前心如止水,和寂寞和平共處,但兩人相撞的眼神敲破了它。

這與費孝通的單相思不同,他們是一拍即合,無所謂背景和一切身外物的阻隔,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

楊絳後來說:“我進清華,一為讀書,二為鍾書。”

而更加能被稱為神蹟的是,錢鍾書和楊絳的性格、習慣、家庭都出奇的合適。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照片

錢鍾書也是江蘇無錫人,他和楊絳一樣愛好文學,所以在他在信裡寫下:“志氣不大,只想貢獻一生,做做學問。”時,楊絳已然確定,此生就是他。

這一切在一廂情願的費孝通眼裡,當然無法接受,所以他還是以男友的姿態和楊絳交往。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老年照片

楊絳看出他的意思,就寫信和他說:“我有男朋友了。”費孝通知道後,直接跑來和楊絳大吵。

在楊絳來清華借讀時,早一步轉入燕京大學的費孝通,就一連三次來火車站接她,每次楊絳來到火車站,就能看見一個人影在人群裡東張西望地找。

費孝通已經預設楊絳是他的女友,為了能夠天天和楊絳見面,費孝通還考取了清華的研究生。

這樣的誤解一直存在著,甚至費孝通曾對侄子自述道:“…寫編後記的時候,可以把楊季康(楊絳)是我的女朋友和我推薦錢鍾書替我去搞毛選英文翻譯這兩件事寫進去。”

但事實是,楊絳從不是他的女朋友,費老的痴心不改反倒是給楊先生帶來很多誤會,所以楊絳迫於壓力,還澄清過:

“我從十三歲到十七歲的四年間,沒見過他一面半面。我已從一個小鬼長成大人,他認識我什麼呀!”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老年照片

費孝通一直認為,自己痴心“守”在楊絳身邊,是她認識時間最長,最親密的朋友,自己才是最有資格成為她男朋友的人!

但這樣的說法很快就被楊絳擊破,變成費孝通的詭辯,對於愛情,從來沒有先來後到,只是完全跟著心走的結果。

費孝通再次開口,沒有初見時的氣勢洶洶,只是眼神期冀地問了一句:“我們能做朋友嗎?”

楊絳知道,如果此時說能做朋友,費孝通怕是要繼續陷入幻想,到是自己在吊著人,但如果直接說朋友沒得做,又程度太重。

“我們倆做朋友是目的,不是過渡。你不是我的男朋友,我也不是你女朋友。如果你還有別的想法,我們不妨絕交。”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老年照片

楊絳的教養極好,但不吝決絕的語氣,將話堵得死死的,打破了費孝通一切歪理和夢境,又留有彼此體面的餘地,這樣“只是朋友”的尺度,楊絳把握地很好。

之後費孝通每有創作,總是會寄給楊絳“指正”,楊絳以朋友的身份大方接受,並且會認認真真地對待。

錢鍾書自然也很瞭解他們的這段“過往”,不是冤家不聚頭,錢鍾書和費孝通還有過一段交集。

1979年4月,錢鍾書和費孝通同為中國社會學家訪美,被分配到了一間套房之中,路上兩個從未交手的“情敵”,倒是在專業上相談甚歡。

錢鍾書赴美后皮鞋湊巧壞了,費孝通因為經常活動海外,手上有現成的外幣,就幫了錢鍾書這個忙。

後來同住時發現錢鍾書從不往家寄信,費孝通反而著急,怕錢鍾書是沒有郵票,急忙送了錢鍾書郵票。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老年照片

幫助這個“情敵”,讓費孝通很自在,被壓了一頭這麼許多年,費孝通在錢鍾書“求助”時,找回一些自信。

原來,當時楊絳和清華第一才子戀愛的訊息人盡皆知,費孝通深感挫敗,在聽到楊絳拒絕和錢鍾書結婚而去了蘇州任教時,又覺得自己還有機會,便愈發向上。

他本就很有天賦,心裡憋著一股子勁,進步就更快,但他還未能和錢鍾書同臺競技時,楊絳和錢鍾書訂婚的訊息就再次引起學界的沸騰。

這讓費孝通在1950年做師範報告時,檢討自己“向上爬”的思想最初是“因為他的女朋友看不起他。”

費孝通此時還沉浸在楊絳是前任的美夢之中,他固執地認為楊絳沒有選擇自己,只是因為錢鍾書是更厲害的第一才子。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和錢鍾書合照

所以費孝通能有後來的成就,或許還有錢鍾書“鼓舞”的功勞,錢鍾書不經意間成為費孝通的動力。

但費孝通不知道的是,楊絳和錢鍾書有自己夫妻間的小約定,錢鍾書不寄信是因為他每天寫日記,等著和楊絳見了面再交談,更加事無鉅細。

而費孝通卻誤認為錢鍾書忽略楊絳,忙不迭地拿出郵票,催促錢鍾書寄信,生怕委屈了楊絳。

這點心思自然被錢鍾書看出來,他細想覺得好笑,就用了《圍城》中的典故打趣費孝通:“我們真是‘同情人’。”

有費孝通這麼一個痴的“同情人”,錢老說不吃醋是假的,即使兩方各自有了家庭,他與楊絳十分幸福美滿,他也忍不住要揶揄費孝通。

當他被採訪時,還將當年費孝通追求楊絳的陳年舊事提出來,和記者解說這微妙的三人關係。

這樣的妙事,與其說是兩個老頭的執念,不如說是兩個文人的打趣,他們都在經歷良多後釋然。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和錢鍾書全家福

就如楊絳所說過的:“把自己還給自己,把別人還給別人,讓花成花,讓樹成樹,從此山水一程,永不相逢......”

費孝通初戀破碎,一年後和妻子王同惠相戀結婚。他與王同惠是極其合適的兩個人,都熱愛著同樣的事業,他的恩師吳文藻也很看好這段婚姻。

可明天和意外永遠不知道是哪個先來,新婚剛過,身為社會調查新人的夫妻倆前往山西瑤山,遭遇不測。

費孝通不慎掉入捕獸陷阱,王同惠心急如焚,參與搜救時,墜崖身亡,當時兩人僅僅成婚108天。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費孝通結婚照

所以在錢鍾書去世後,費孝通擔心楊絳經歷同自己一樣的悲痛,時常去探望。

在兩個垂垂老矣的人之間,我們很難想象會有愛情,但事實恰是,楊絳和錢鍾書之間可以有,和費孝通之間不會有。

人必生活著,愛情才有所附麗。這是楊絳沒有選擇隨錢鍾書而去的原因,只要兩人之間還能有一人活著,他們的愛情就不會消亡。

這樣的道理,費孝通到了老年才參透,他在錢鍾書去世後多次拜訪楊絳,鍥而不捨,但當楊絳對他說完“不要迎難而上”後,他轉過身就再沒來過。

錢鍾書逝後,昔日情敵上門探望,被楊絳一句話勸退:莫要迎難而上

楊絳和錢鍾書照片

費孝通在文章裡寫道:“這一生髮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很多,過去的沒有走,現在的又來了。這件事沒有如我所願,想想為什麼,也很有意思。”

人生總是有缺憾的,費孝通對楊絳的初戀情懷終於放下,雖然愛慕已經成為習慣,不能奢求一位老者去改變,但最後的紳士風度足以給故事結尾。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世間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人不能耽於戀愛,卻一生需要穩定關係的滋養,對於錢、楊先生的完美婚姻來說,費老不過是個小小插曲。而對於費老而言,這份從波瀾到從容的心情,貫穿了他的一整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