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缸”是中國老百姓一種常見的容器,承米叫“米缸”,承魚叫“魚缸”,承水叫“水缸”。

不過只有“水缸”的作用是複雜的,它常常被放在大門前,這是因為風水學者認為“藏風聚氣,得水為上”。

所以門前一大缸水意味著“門前有大海,財源滾滾來”,門前的大水缸,也就還被稱為是“門海”。

另外儘管只是為了風水而放置水缸,人們卻還發現有時候水缸在面對火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及時用水減緩災情。

沒事幹的時候在大水缸裡養上荷花,養上幾尾魚,那麼這大水缸又變成了院子裡的一個絕佳風景。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故宮就深諳水缸的這些作用,加上故宮本身也大,所以足足有308口大缸,最早當然是從明朝開始造的,畢竟故宮本是明朝的皇宮。

不過那時候是鐵製的水缸,鐵製的水缸有一點不好,就是容易生鏽,清理起來比較難,也不美觀。

但是清朝的時候依然還是造了同樣容易生鏽的銅,當然如果是純銅的話,生鏽的程度是比鐵要好很多的。

然而乾隆還是不滿意,作為一個喜歡花錢,勵志於花大價錢的人來說,他覺得這些鐵啊銅啊的水缸,實在是太不符合他的身份了。

於是他表示要鑄22口純金缸。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乾隆花錢的事情一般來說都是讓和珅去幹的,因為乾隆雖然知道和珅貪汙成風,但和珅會貪來給乾隆用,所以兩人就是一根繩上的蚱蜢了。

但是他萬萬沒想到和珅會這麼貪,他確實給乾隆造來了金缸,那金缸重達1696公斤,每隻缸都能裝3升水,外表看上去閃著金子的光。

不過這22口金缸都不是純的,而是鎏金銅缸,只是外面花了100兩黃金鍍上了一層,裡面卻依然是銅。

幸好製造這金缸的工匠沒有接著貪一把,以至於日久天長那層金子脫落,最終露出底下的銅來。

當然最後這銅還是沒有能藏住。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這事情卻和和珅等人沒有關係了,時間來到1900年,那是八國聯軍侵華,無數匪徒湧進故宮、圓明園大肆搜刮。

圓明園本來在之前就因為英法聯軍而毀於一旦,同治帝想要修復,後來因為沒有錢停止了,現在被八國聯軍一踏,什麼都沒了。

而且彼時慈禧和光緒出逃,故宮落入敵人的手中,很多故宮藏寶被洗劫一空,比如說《五牛圖》,後來才千辛萬苦回到中國手中。

又比如說顧愷之的《女史箴圖》被他們割成三塊,如今收藏在大英博物館。

經過統計,47個國家的200座博物館,裡面有中國文物164萬件。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這164萬件是作為盜賊的他們,看到什麼都要帶走而得來的,就連那22口金碧輝煌的大缸都沒有逃過。

起初他們想搬走它們,不過因為實在搬不動,於是放棄,後來他們就想著把金缸劈開,一塊塊帶走,結果劈開後發現裡面是銅。

於是他們就用刀把上面的金子一點點颳了下來,所以我們能夠看到現在在故宮的金缸,上面是有很多刮痕的,而有的已經完全是銅了。

把金子刮下來還不滿意,他們還是想方設法帶走了好幾十口缸,最終故宮裡的缸只剩下231口,金缸只剩下18口。

如今它們已經是故宮的文物珍寶。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可以說這些故宮大水缸,在其他水缸的基礎上,又多了一項功能,那就是歷史的見證者和歷史的講述者。

它看見了侵略者猙獰的嘴臉,於是在靜默中用傷痕累累的身軀,向後來人控訴他們的行為。

它經歷了來自侵略者的折磨,於是用它斑駁可憐的外表,向後來人描繪當時的情形。

日復一日,日復一日,它們用它們的真實故事,告誡我們:“勿忘國恥,吾輩自強!”

如今中國已然追索回不少文物,算是不負這些金缸隱含的歷史意義。

那麼想知道更多故宮文物故事嗎?推薦翻看這本《我在故宮修文物》,故宮的文物很少有完好無損的,就像這

金缸一

樣。

不過金缸連帶著劃痕一起成為了文物,很多文物卻不能像它一樣就這樣展現在大家的眼前,這時候就需要修復專家的修復作業了。

這本書

真實記錄了文物的故事,修復需要的技術,修復的過程,漲知識也增添樂趣,你值得擁有哦

故宮裡的22口純金缸,被侵略者刮掉表面黃金,今刀刮痕跡已成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