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

席不正,不坐

初學者往往有一種誤解,以為修身非得當作一件正正式式的修行來做,非得有一套事無鉅細的規矩程式,其實不然。修真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正不正之心,誠不誠之意,而不盡然在於外在形式的達標。因此,理想的修身應當是一個由內而外、知行並進、貫穿生活始終的自然過程。如果放下書本、結束靜坐便是停止修身,如何能使修身養性達到應有的效果?修身必得融於日常的一言一行中,生活習慣與日常行為規範訓練也是修身的重要環節。

修身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

儒家始終講究的禮,其實就是行為習慣方面的修身,《論語·鄉黨》記錄,孔子“席不正,不坐”,這便是禮節,是對社會生活秩序一絲不苟的遵循。單單是坐對座位的行為本身或許不值得一提,關鍵在於選擇維護秩序的同時,席正而身正,身正而神正,神正則心正。心正,身自然修。

修身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

孔子不授樊遲稼與圃

歷史上認為樊遲是孔門七十二賢之一,不過孔子本人對於樊遲的評價不能說高,《論語·子路》直稱他為“小人”,這還得從樊遲學稼說起。也許是因為自幼貧窮,也許是受到農家思想影響,樊遲曾請孔子教她如何種植糧食蔬菜,這當然遭到了孔子的拒絕。孔子認為,治國之要不在於農業,而樊遲也不應當以此為自我提升之方。

修身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

孔子培養學生的目標極明確,即是要教育出有助於國家合理穩定運轉,能夠重建社會秩序的德才兼備的君子。因此,孔門的主要修身方法是學習詩書禮樂。孔子本人年輕時也曾為了生計從事體力勞動,但他基本認為,務農屬於不得已而為之之事,並非君子本。,要成為堪當國家社會重任的君子,必須掌握相應的知識、具備完滿的德行,學子唯有透過研習詩書禮樂來修身養性、日漸成才。孔子不授樊遲稼與圃,提醒我們的是學有定法,學須有恆。

修身根本上是要發現內在的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