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生活每天都忙忙碌碌,也按照既定的軌道有條不紊地前行,直到有一天我們厭倦了這樣單調的節奏,便會感到心煩意燥,希望獲得一份寧靜的愜意,得到一種悠然的懷想。可是人生總是不能盡遂人意,失意和痛苦將一直陪伴,煩惱與憂傷也經常不請自來,甚至成為意想不到的座上賓。宋代有一位高僧也有這樣的經歷,終於透過自己的努力而獲得解脫。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終日看天

宋代:守珣

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饒君便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守珣,俗姓施,宋代臨濟宗楊岐派禪師,浙江安吉人。佛鑑慧勤禪師法嗣,亦深得圓悟克勤禪師賞識,世稱佛燈禪師。五代時禪僧靈雲志勤悟道時寫過一首詩偈,“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花後,直至如今更不疑。” 守珣的這首詩也是一首開悟詩,是借靈雲的桃花悟道詩而開悟的。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靈雲志勤以尋劍客來比喻求道者,幾十年辛苦不尋常,春去秋來,求道者一心一意,只感覺到大自然在不斷變化。靈雲從樹木落葉抽枝,之後又看見桃花開放,領悟到自己一直尋覓的東西,也找到了本我和歸宿。守珣剛開始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當他遇見了一件新奇的玩具,就急切地想知道它的玩法和構造。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守珣為了能夠像其他高僧那樣開悟,不僅廢寢忘食地鑽研佛經,也孜孜以求地與大師們探討禪理,但最後似有所悟,卻依然覺得眼前看不見光明。於是他內心極其痛苦,卻又實在找不到解決的辦法。他鬱悶地說,“終日看天不舉頭”,這裡的“天”就象徵他希望尋找的佛性;“終日”二字,形容他的執著精神。而“不抬頭”表達出詩人為了得道,盡力地排除外界干擾,也表示佛性是無所不在,無時不睹,衲子修禪時不用舉頭即可見道。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也許是守珣太過執著反而不能自拔,也許是時機不夠成熟,詩人雖然竭盡全力,卻依然毫無所獲。正當他覺得非常迷茫時,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從自己的師父那裡看見一首詩,他漫不經心地讀了一遍,忽然覺得內心有所觸動,於是再次認真地吟誦。“三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守珣立刻感到眼眶溼潤,這不正是說自己的辛苦尋道過程嗎?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於是高僧忽然就感到天地間如此開闊,他的心劇烈地跳動著,似乎要跳出來,自己也好像插上了翅膀,在藍天上翱翔。他脫口而出一句詩,“桃花爛漫始抬眸”。詩人順著靈雲禪師的思路往下想,當桃花爛漫,佛性大全顯現時,抬頭便可明心見道。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他終於懂得,原來禪就在自己心中,只要保持清靜的本性,就會大放光明,即使不抬頭,也能感覺到真如的存在。桃花開放只是一種表象,但詩人由此感受和洞察到“空”的本質,體悟到其中包含的佛性,即使“饒君便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高僧覺得,一旦悟道,不怕任何阻攔和“遮天網”,一切都將勢如破竹,水到渠成,從而擺脫世俗約束,並最終進入安樂無為、解脫自在的涅檠境界。

宋代高僧的一首禪詩,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漫始抬眸

詩人初參本來面目時,終日拔草參玄,無暇抬頭。等到他終於破初關,明心見性,此時抬頭展眸,只見桃花爛漫,滿目春意,一花一葉妙諦充盈,自己也破了重關、契入清淨法身。細細品味,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也是如此,從不懂到入門,再到精通,最後成為專家,這也是一個開悟的過程,雖然道路曲折,但最後依然覺得很欣慰。此時“饒君便有遮天網”,又豈能奈何我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