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廠鄉興隆村“酒串皮”變脫貧榜樣,他是怎麼做到的?

仲冬時節,百里杜鵑管理區沙廠鄉興隆村寒風蕭蕭,田野、村莊籠罩在霧氣之中,天氣格外的冷,但這絲毫未影響村民羅福銀房前屋後忙著喂牛養豬的勞動激情。

羅福銀曾是村裡的“酒串皮”,好吃懶做、嗜酒如命、家徒四壁、一貧如洗,鄉鄰間對他的口碑極差,妻子對與他一起生活感到絕望,一氣之下便回了孃家。

沙廠鄉興隆村“酒串皮”變脫貧榜樣,他是怎麼做到的?

羅福銀正在喂牛

促使羅福銀“脫胎換骨”的原因,還得從兩年前說起。

2017年7月,現任管委會副主任、時任旅遊局局長羅冠宇結對幫扶羅福銀。當時,48歲的羅福銀天天抱著酒罈過日子,一家人擠在面積不足60平方的破舊木瓦房內艱難度日。瞭解情況後,羅冠宇聯絡鄉、村兩級幹部分析研判,秉著“扶貧先扶志”原則,決定從精神教育感化入手,充分激發他發展的內生動力。

沙廠鄉興隆村“酒串皮”變脫貧榜樣,他是怎麼做到的?

羅福銀正在餵豬

實際走訪過程中,羅冠宇瞭解到,羅福銀年輕時幫人放過牛,掌握一定的養牛技術,於是動員羅福銀髮展養牛,但長時間懶散慣了的羅福銀並不同意,推脫身體不好、沒錢沒勞力。依賴低保生活成了動員工作最大的阻礙,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次交心談心,羅福銀最終願意一試。透過多方協調,羅冠宇幫助羅福銀申請了5000元補助款,購買了一頭小黃牛,並聯系技術人員進一步跟進指導。四個月後,羅福銀的第一頭飼養牛出欄了,除去本錢淨賺了8000餘元。賣牛當晚,他打電話給妻子報喜,請求妻子原諒自己。看他已改過自新,妻子回到家中。

養牛加上護林員工資,2017年底,羅福銀年收入輕鬆過萬。嚐到甜頭的羅福銀幹勁十足,從第一頭牛出欄到現在,大小共換養了13頭牛,肥了賣,賣了買,如此迴圈,牛圈中隨時保持有1到3頭牛。“現在賣牛、賣豬、打零工,我家每年收入將近三萬元。感謝黨的扶貧好政策,感謝黨的好乾部,讓我們全家過上了好日子。”羅福銀開心地說。

如今,昔日的“酒鬼”羅福銀搖身一變,成了沙廠鄉的脫貧典型,村民們無不對他刮目相看。“以前,不管什麼時候看到羅福銀,他都是喝醉的,現在他的變化可大了,不僅不喝酒,還找到了賺錢的路子,房子都修了兩棟”。 村民羅珍輝豎起大拇指說。

沙廠鄉興隆村“酒串皮”變脫貧榜樣,他是怎麼做到的?

羅福銀家的新房子

羅福銀的成功脫貧,是百里杜鵑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個縮影,是基層幹部在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守初心、擔使命作出應有貢獻的真實體現。

圖文:佟安麗

編輯:萬靜

編審:丁學軍

監製: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