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講述 1928 年發生在道外景陽街 26 號二層小樓裡故事的大型原創年代輕喜劇《蜜絲哈爾濱》,正在哈爾濱青年宮劇場上演。連日來,許多觀眾都在朋友圈、微博中對劇中的角色、情節、歌曲等進行熱議,充分表達著他們對於這部劇的喜愛。

有的觀眾說《蜜絲哈爾濱》超出預想,

是意外之喜;

有的觀眾認為在劇中飾演辛海的演員應該是東北人;

還有的觀眾想對達瓦洛夫先生說,

下次可別龍蝦配二鍋頭了,容易中風 ……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在這部劇中,不僅演員們行雲流水般的表演讓觀眾看得又哭又笑,舞臺背景中索菲亞教堂的洋蔥頭屋頂、懸掛著紅燈籠的日式居酒屋、擺放著鋼琴的西洋樂器行等許多細節的打造都讓哈爾濱觀眾覺得非常熟悉與親切。其實,這些劇組匠心為觀眾打造的親切感,完全出自於一位哈爾濱姑娘的筆下,也就是這部劇的編劇王乾宜的創作。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王乾宜說,她就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 小的時候看到路邊有很多不同風格的建築,感覺特別豐富多彩,特別有包容性,而且還很洋氣,但是小時候並不太清楚為什麼會這樣。問身邊的父輩,他們清楚的東西也不是很多。”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後來王乾宜考入了中國傳媒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2019 年,她與老公李溯,也就是《蜜絲哈爾濱》的出品人回哈爾濱過年,春節期間在中東鐵路印象館看了一個跟哈爾濱歷史文化相關的展覽,沒想到這次偶然的看展竟然成為創作《蜜絲哈爾濱》的靈感來緣。

“ 在那裡我看到了許多原來我不知道的問題的答案,才發現我們哈爾濱之所以會有現在這樣大氣、洋氣的氣質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我們曾經經歷過一個特別不可思議的時代。在我的心目當中,那個時代非常自由、平等與包容。其實我們這座城市當年曾經有過幾十萬的僑民,好多不同國家的人都在這座城市裡生活過,大家在那個時期有段時間有著很特殊、很好的一個相處過程。”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透過展覽上展示的圖片,王乾宜想到在那個時代應該有很多故事可以發生,“ 那個時代的人是什麼樣的?那個時代人和人的關係又是什麼樣的?他們會不會有很多矛盾?他們對哈爾濱這座城市是什麼樣的感覺?跟我們本地的中國人是不是一樣的?”

有了很多創作靈感的王乾宜想,那我就來構建一個、還原一個可能會發生很多不可思議故事的小樓,這也就是觀眾現在在舞臺上看到的景陽街 26 號的那個 2 層小樓。

“ 我設計它上面是賣樂器的,下面是一個日本居酒屋,有很多不同國籍不同文化的人聚集在一起。在這個小樓裡,大家開始時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在不斷地相處磨合後才找到了每個人存在在這個小樓裡、存在在這個城市裡、存在在這個歷史背景之下的意義。”

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

王乾宜說,她對於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感覺引發了《蜜絲哈爾濱》這部戲的創作思路,“ 我覺得哈爾濱這座城市挺年輕的,於是我在戲裡放了很多年輕化的東西,比如二次元、說唱的元素在裡面,這樣融合、包容性會更好一些,還放了一些音樂劇的東西在裡面,所有這些形式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特別混搭又特別奇妙的化學效果。其實,這個故事用一句話來說就是,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但是輕鬆的故事背後是濃濃的對於這個城市、對於家的依戀與愛。”

記者 :封嬌

原標題:《這個哈爾濱姑娘在一本正經地講一個輕鬆的故事,故事的背後其實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