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中國古代一共有四大名著,他們分別是《西遊記》,《三國演義》,《紅樓夢》,和《水滸傳》。然而,事實上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人們一直公認的古代名著有六本,也就是說有六大名著,另外兩本名著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才被踢出去的。

這兩本名著分別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

是不是對這兩本書的書名非常的熟悉呢。那麼為什麼新中國成立之後要將六大名著改為四大名著呢?而且為什麼踢出去的,不是另外的名著,非要是這兩本名著呢?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聊一聊這個話題。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01

何以為名著

之所以有四大名著的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這四本書在民間和傳統文化界的影響是最大的。

這些著作中的內容,透過

戲劇,評書,圖畫,相聲

等各種藝術形式在民間廣泛傳播。就拿《三國演義》來說,不僅有紙質版的小說和插畫,還有電影和京劇等等藝術形式,這些著作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這四本書的題材,也是雅俗共賞的。

不僅突破了年齡的限制,小孩和老人都可以閱讀,還突破了身份的限制,平民百姓可以看,官宦之家也可以看。像這樣雅俗共賞又影響力巨大的書籍,自然可以稱得上名著了。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其實在古代,《儒林外史》和《聊齋志異》也有很多人看,在民間也有巨大的影響力,但因為他們內容方面的一些問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被踢出了名著之列,後來就只剩下四大名著了。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這兩本書當中的問題所在。

02

《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這本書即便你沒有親眼看過,但這本書的名字一定都聽說過。

《聊齋志異》和其他書籍不同,他不是一部完整的小說,它更類似於一個故事集。

裡面包含了將近五百個鬼怪神魔的故事,電視劇《聊齋》當中的故事情節,就取材於這本書。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除了電視劇,在很多電影當中也有《聊齋志異》的身影,

例如曾經的電影畫皮。很多電影當中出現的狐仙,其來源都是《聊齋志異》一書。可見這本書影響確實很廣泛。不過正如前文所說,一

本書能否被判定為名著,除了看他影響是否廣泛以外,還要看他是不是和各個年齡和各個階層的人閱讀。

聊齋志異的故事雖然很多,但內容上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愛情故事,

這些故事都描述了蒲松齡所向往的,不受到封建禮教所約束的愛情。蒲松齡藉此來批判封建制度,表達了對思想自由的追求。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第二部分是科舉制度,

蒲松齡深受科舉制度的毒害,他和自己的父親一樣,一輩子參加過很多次科舉考試,結果都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還白白浪費了一生的光陰。於是他便借這些故事,來表達科舉制度對讀書人的殘害。

第三部分是批判封建制度下

,統治階級對普通老百姓的剝削與壓迫。這本書當中的內容,看起來目的似乎都是積極向上的,充滿了正能量,那為什麼這本書沒有被選為四大名著之列呢。其實要怪也只能怪這本書的運氣不好。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因為雖然這本書當中的鬼怪大部分都是善良的,但鬼怪畢竟是鬼怪,

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很多人的思想還沒有擺脫封建思想的禁錮,封建迷信的現象依舊存在,如果讓這樣的書籍,進入百姓的視野當中,那麼很有可能會造成壞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這本書當中,體現作者消極態度的故事也有很多,看起來似乎對生活充滿了絕望。而新中國剛剛成立,顯然是象徵著希望的。

因此《聊齋志異》就和人民所需要的主旋律格格不入,最後就被淘汰掉了。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03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吳敬梓的人生經歷和蒲松齡有些相似。

他祖上是做官的,於是吳敬梓便同樣這樣追求起了仕途,他一生都在努力學習八股文,結果除了考中了一個秀才以外,再也沒有更高的成就了。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

他比蒲松齡更慘,因為他沒有考上功名,整個家族都非常仇視他,連他的那一份財產都沒有給他。

晚年的吳敬梓,徹底認清了這個世界。他對於科舉制度,乃至整個封建制度都很痛恨,於是他把自己的滿腔憤怒,都發洩到了《儒林外史》這本書當中。

因此,這本書當中,經常出現對於禮教制度的不屑,對科舉制度的排斥。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儒林外史》一書,想要表達的內容其實也是積極向上的,只是作者吳敬梓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摻雜了太多的負面情緒。這些負面情緒容易引發矛盾。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社會本身就有很多問題等待解決,人們的思想也比較落後,很多人無法對這本書的內容做到正確的辨析,所以這本書被淘汰同樣也是在情理之中。

就這樣,六大名著就變成現在的四大名著了。

04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之所以被淘汰,並不是因為他們本身內容不優秀,而是因為一些歷史原因,他們的內容不符合那個時代。

如今,人們的思想解放了,社會包容性也變得更加強大,再加上九年義務教育的普及,大多數人都有了對這些名著的辨別能力,也就不存在擔心這些書的內容會影響人們的思想的問題了。

建國以後,六大名著為何變成四大名著?被淘汰的兩部幾乎人人皆知

現在我們鼓勵青少年閱讀名著,因為讀這些古代名著,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這些名著當中,包含了古人的智慧,以及做人做事的道理。此外透過閱讀名著,還可以警示我們,避免走上錯誤的方向。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