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吳姓是怎麼來的?

吳姓在中國排名第9,是中國的人口大姓。關於其姓氏的來源,則有以下兩種說法:

姬姓吳氏:吳太伯之後

唐林寶《元和姓纂》稱:

“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封吳,後為越所滅,子孫以國為氏。”

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到,姬姓吳氏的出現與吳國密不可分,正是吳國滅亡後,吳國王室後裔以國為氏,才形成了姬姓吳氏,並發展為今日吳姓的主流。

中國的吳姓是怎麼來的?

那麼,吳國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司馬遷《史記吳太伯世家》稱:

“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吳,因而封之。“

可見吳國出現於周人滅商以後。周武王建立西周政權後,尋找太伯、仲雍的後代,並分封其為諸侯,吳國由此始創。而周章之所以能被封為吳國之君,實在因為他是太伯、仲雍之後,我們要講姬姓吳氏的由來,要講吳國的由來,就不能不從被孔子譽為“至德”的太伯說起。

太伯姓姬,是周太王古公度父的長子。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太伯,次子仲雍,幼子季歷。季歷有一個兒子叫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古公亶父發現姬昌自幼聰明伶俐,有聖人之像,就想把王位傳給他。

中國的吳姓是怎麼來的?

太伯看出了父親古公亶父的意願,為不讓父親為難,就藉口去採藥,逃到了吳地一帶,建立了一個叫做勾吳的國家。

從太伯開始,吳國經歷了十幾任皇帝,後來傳達了夫差手中,在跟越王勾踐的征戰中,夫差先勝後敗,吳國也被越國所滅。吳國後裔為了紀念祖先,便以吳為姓名。

中國的吳姓是怎麼來的?

姚姓吳氏,舜帝之後

姚姓吳氏是吳姓的又一來源,這支昊姓源於舜帝舜帝死吳後禪位於大禹,大禹打破了禪位的慣例,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啟,使中國社會從“公天下”步入了“家天下”,夏王朝正式建立姓了。

夏王朝建立後,舜的兒子商均繼續出任有虞氏的首領,成史為夏王朝的諸侯之一,建立了姚姓虞國,以虞為氏。

虞國在夏初擁有強大的實力,這使得他們得以在夏朝的政治舞臺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而虞國在夏朝政治舞臺上最重要的一次演出就是幫助少康實現了復國大計。

中國的吳姓是怎麼來的?

姚姓虞國以後的發展情況由於史書中缺乏相關記載,後人已經很難有清晰的瞭解。只是虞國幫助少康恢復了夏王朝的統治地位,與夏王室的關係應該較為密切。

《元和姓纂》稱:“

舜有天下號曰虞,子商均因以為氏。

”可見舜子商均的後代是以虞為氏的。由於先秦時期,“吳”“虞”不分,這些姚姓虞氏的族人中有一支就成為了姚姓吳氏,並在以後姓氏合一的過程中最終成為吳姓大家庭中的一員。

《姓氏急就篇》亦認為舜的後代被封在虞國,虞與吳音相類似,因此舜的代中也有吳姓。《史記趙世家》記載了趙武靈王十六年(前310),吳廣納其女孟姚於趙武靈王,是為惠後。

據《索隱》稱,這個吳廣就是舜的後代,這是姚姓吳氏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