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春秋晚期,公元前551年9月,號稱“魯國三虎將”之一的陬邑(今山東曲阜)大夫叔梁紇在古稀之年喜得次子仲尼,這就是後來的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並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相傳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其中最著名的還是孔門十哲,《論語先進》記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游、子夏。’”。孔子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孔子去世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鼎鼎有名的儒家經典《論語》。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孔子提出以“

”為核心的學說,主張以仁愛之心處理人際關係。在政治上提倡“

為政以德

”,把“德”“禮”作為首要的統治手段,要求以德治民,愛惜民力,反對苛政和刑殺;主張“

克己復禮

”,維護周禮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教育上主張“

有教無類

”的教育原則,教學上實施“

因材施教

”;學習方法上主張“

學思結合

”。作為教育界的祖師爺,孔子的思想在諸國爭霸和社會變革的時代並未受到太多重視。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雖說有孔門七十二賢積極傳播著儒家學說,但是卻沒有一人能夠講儒家發揚光大。到了戰國時期,儒家學派出現了一個亞聖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孔子貴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重“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重內聖之學

孟子在人性方面,主張性善論。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他站在新興地主階級立場出發,但也強調小農階級利益。主張實行“

仁政

”,提出“

民貴君輕

”、“政在得民”的思想,同時又宣揚“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他這種溫和的政治主張,可惜不能適應當時結束割據、實現統一的需要。無法讓當時的統治者滿意,自然也沒有市場了。代表作有《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寡人之於國也》等。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比孟子稍晚一點,荀子出生了。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是戰國末期趙國人,他繼承了孔子的“

”。荀子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與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則具有更多的現實主義傾向,

重外王的實現

。他在重視禮義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強調了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

荀子在政治思想上主張“

禮法並施

”的觀點,自然觀方面提出“

天行有常

”“

制天命而用之

”的人定勝天觀點,是當時生產力進步的反映,具有唯物主義思想。荀子曾三次出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作為世界上第一所官辦高等學府的校長,其門下弟子自然不少,最有名要數李斯、韓非、張蒼等人。

世事無常,誰也想不到當秦始皇一統天下時,作為大儒荀子的得意弟子李斯竟然建議秦始皇實行野蠻的“焚書坑儒”政策,焚燒百家書籍,坑殺儒學之士,從而確立法家學說的官學地位,實現學術思想的統一,以鞏固秦政權。因此包含儒學在內的百家思想遭受毀滅性摧殘。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儒學的發揚光大得感謝董仲舒。為什麼呢?漢朝經歷了道家“無為而治”,造成了有名的“文景之治”,積累了許多資本。到了漢武帝的時候,覺得有錢了想幹點什麼,但是手上的權利不夠集中,便不滿意道家的治國思想了。這時候董仲舒站出來了。於是,他以儒學為基礎,廣採諸子百家之長,建立起新儒學,倡導“

天人感應

”、“

君權神授

”,宣揚

“大一統”、“三綱五常”

。這時的儒家思想“

內法外儒

”,適應了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漢武帝欣然接受董仲舒建議,實施“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興太學等政策,禁止其他各家思想傳播,使儒家思想逐漸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一部儒家極簡史讓你快速瞭解儒家的思想主張和發展演變

從漢武帝時起,儒家經典成為國家規定的教科書。公元前136年,漢武帝正式規定《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並設立專事研究和傳播五經的教官,稱為“博士”。儒家學說成為政府選拔人才、任官授爵的標準。

從此儒學佔據正統思想地位,逐漸成為兩千多年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樣也造成了其它學派的沒落,久而久之,原本一些很有特色很有進步意義的學派不僅無法發揚光大,甚至漸漸失傳,因此也極大的束縛了國人的思維空間。

我們應該採用“古為今用,批判繼承”的方式對待儒家思想,不能一味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儒家提出“

修己安人”、“正心修身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以及“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等精神,在建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今天仍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現今社會,我們更加需要提倡自身修養。對傳統文化中的糟粕,如“三從四德”的女性觀,“天不變道也不變”的自然觀,“別尊卑,明貴賤”的封建等級觀等,必須否定和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