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題/漢元帝的“柔仁好儒”為何反倒成為西漢由盛轉衰的起點?

文/有疾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一般來說,在古代社會中,除了皇帝之外,品階最高的官員有可能不是權力最大的人,真正掌握權力的人是最靠近權力中心的一撥人。

在中國,無數的朝代都曾經發生過宦官亂政。從秦國的嫪毐到指鹿為馬的趙高,再到東漢一連串的宦官、外戚之間的權力爭鬥,到唐朝末年的宦官專權,最終到明朝的九千歲。這些都是最接近皇帝的人。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嫪毐劇照)

古代社會中,中央集權的不斷加深引來的問題就是權力失去了制衡,一旦君主不能強硬的控制局面,那麼他就有可能會被身邊的大臣、宦官們架空。強如漢武帝都沒能攔住霍光在自己身死之後專權長達二十餘年。

不過好在漢宣帝也是一個還算英明的皇帝,在霍光身死之後立馬控制住了局面,繼續維持住了漢朝的江山。但是在他死後,漢朝馬上就開始了下坡路,以至於在王莽篡漢之前的四位皇帝被並稱為「元成哀平」,一代不如一代。

漢元帝不僅讓漢朝迅速衰退,而且還大權旁落,任用宦官石顯——甚至可以說給東漢的宦官們樹立了一個榜樣,起了一個不好的頭。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漢元帝畫像)

01

石顯為什麼能受寵

劉邦在建立漢王朝的時候,吸取了秦朝滅亡的教訓,所以自己身邊的人都由文士來充當中常侍,但即使這樣都出現了籍孺這樣的寵臣。

不過因為西漢剛剛建立的時候,開國功臣集團,呂后集團勢力都太過強盛,所以他們並沒有興風作浪的條件。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電視劇中的劉邦與呂后)

但是到了漢元帝的時候就不一樣了。石顯本人可以說非常有才能,在漢宣帝時期就擔任了中書官,這個官職可以說是皇帝的秘書,掌管圖書、奏章等等。

那個時候漢宣帝給漢元帝留下史高(外戚)、蕭望之(漢元帝師父、當世大儒)、周堪(漢元帝師父)三駕馬車來輔政,陣容也可以說比較豪華。但是為什麼漢元帝即位之後就對石顯這麼信任呢?

其實原因有三個:

第一,石顯是個藝術家,對音樂頗為擅長,漢元帝也正巧熱衷於此道,所以兩人的關係就非常親近。

第二,漢元帝其實也想玩權力平衡那一套。因為石顯是個宦官,在外面沒有朋黨,而且常年在宮中,與外界的聯絡甚少,所以他就不怕石顯會鬧出什麼么蛾子。

第三,石顯對於中書官的業務十分熟練,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好幫手。

漢元帝基於以上的原因,對石顯是信任有加,甚至在自己生病的時候將政事都交給了石顯。這是西漢以來破天荒的第一次,後世也將這個劇情上演了無數次。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權力的迴圈)

這隻能說是漢元帝這個拓荒者的失算。人性都是自私的,他沒有想到一個人對於權力的慾望會達到什麼程度。即使是石顯這樣的宦官對於權力的渴望也和正常人一樣,他們更喜歡可以隨意玩弄人的那種感覺。

當然,在漢朝,最不缺少的就是外戚、宦官與朝廷大員之間的明爭暗鬥。

蕭望之這個漢元帝的師父就成為石顯小試牛刀的第一個人。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左為漢元帝劉奭簡筆畫像)

02

外戚、宦官與朝臣

蕭望之本人出身名門,是開國丞相蕭何的後代。因為自己出身的原因,並且自己也精通儒家經典,所以見誰懟誰,一點面子都不給。

被他懟過的人包括平定莎車的馮奉世,外戚史高,甚至還有權傾朝野的霍光。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霍光畫像)

就他這眼裡揉不得沙子的脾氣,仇家自然是一大堆。這種情況在漢元帝即位之後甚至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

照理來說三位輔政大臣已經算得上權傾朝野,只要他們能夠團結一心,將漢朝穩穩地再上一個臺階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問題就是,他們三個並不是一體的。

史高是外戚,蕭望之和周堪倆人是儒家,可以說天生理念就不合,必然會產生衝突。

蕭望之仗著自己是當世大儒,漢元帝的老師,並且漢元帝本人也十分喜歡儒家,所以就與周堪一起大力在漢元帝面前推行仁政,一下子推舉了數位儒生。儒家的聲望與影響力與日俱增。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漢元帝劉奭劇照)

這就讓同為輔政大臣的史高心裡不滿意了。憑什麼都是輔政大臣你們就那麼得寵,我這裡什麼都沒有?

於是史高就對蕭望之展開了反擊。不過滿眼望去朝堂之上都是儒臣,肯定不會聽他的話,那該怎麼辦呢?他就想到了在漢元帝身邊非常得寵的石顯。這倆人一拍即合。史高從朝堂之上反對蕭望之的主張,而石顯則利用自己身份的便利不停在漢元帝身邊做小動作。

這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罕見的外戚與宦官之間的合作,為的就是將手握大權,與自己觀念不合的朝臣弄垮。

蕭望之感覺到局勢有點不對,就拿出了自己的手段——上書漢元帝說中書官應該由士人掌管,怎麼能讓宦官掌握這麼重要的位置呢?我看啊,你就別用石顯這些人了。

但石顯現在是漢元帝的玩伴兼重要的參謀,左膀右臂一般的人物怎麼能說換就換?所以就沒有理蕭望之。而這也激起了石顯的怒火。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西漢初期皇室外戚關係圖)

03

鑽營投機的牆頭草

主要導火索是一個叫作鄭朋的投機客。

鄭朋見蕭望之和周堪在朝中聲望正隆,所以就想拜在他們門下,好跟在身後喝點湯。於是他就拼命拍蕭望之馬屁,什麼「將軍體周、召之德,秉公綽之質,有卞莊之威」、「窟穴黎庶莫不歡喜,鹹曰將軍其人也」之類,也不嫌肉麻,就差跪在蕭望之身前叫爸爸了。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電視劇中的蕭望之)

蕭望之身為麒麟閣十一功臣唯一在世者,但也是身經百戰見得多了。鄭朋這點把戲根本入不得他的眼。鄭朋見拍馬屁不行又投其所好罵起了史高等外戚。

這一看就是個惹禍的苗子啊!蕭望之根本不敢留這種人在身邊,於是就將他打發走了。但是蕭望之低估了鄭朋的節操,人鄭朋見在他這裡撈不到一點好處,轉頭就去投靠史高和石顯了。

光是投靠還不算,他又將自己罵史高等外戚的事情強行扣在了周堪、蕭望之的身上。並且揚言說他掌握了蕭望之的犯罪證據,可以進行舉報。

這可讓石顯等人喜出望外。真是餓了天上掉餡餅,瞌睡了有人送枕頭。這大好的事情能錯過嗎?上奏給漢元帝之後,漢元帝果然又將這件事情交給了宦官。

畢竟在他的眼裡,宦官就是一群無根浮萍,只有依靠皇權才能生存。所以在他的眼裡,宦官們是對他絕對忠誠的。

蕭望之得知自己被舉報的事情之後也是窮圖匕現,直接魚死網破,說「外戚在位多奢淫,欲以匡正國家,非為邪也」。蕭望之想讓皇帝做主,卻沒想到漢元帝對石顯這個狗頭軍師言聽計從,被一頓忽悠之後將他下了廷尉。

但是畢竟蕭望之也是他的老師,兩人實打實的相處了八年,所以將蕭望之從監獄裡放了出來,貶為平民。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漢元帝劉奭影視劇形象)

04

尾聲

漢元帝最後還是覺得朝廷離了自己的老師不行,所以打算重新啟用。正巧這個時候蕭望之的兒子上書說想要讓漢元帝給自己老爹平反。

這事在漢元帝看來,就是蕭望之倚老賣老,自己想要重新任用他還得低下頭來給他道歉不可。這對於一個君主是不可容忍的。

石顯揣摩漢元帝的心思,一頓操作正好打到了漢元帝的痛處,說蕭望之這個人不行啊,這樣倚老賣老,想排斥外戚獨攬朝政,到這個時候還不悔罪,我看還是抓起來吧。

漢元帝還就聽了。但是他也有顧慮,說「蕭太傅素剛,安肯就吏?」這意思就是蕭望之脾氣太硬,我怕他直接自殺。

結果石顯這個大忽悠卻說「人命至重,望之所坐,語言薄罪,必亡所憂」怎麼可能,人命那麼重要誰願意去死?咱就告訴他要給他減罪,他肯定不自殺。

這兩頓迷魂湯給漢元帝灌下去,直接就讓漢元帝暈了,將這件事情也一併交給了石顯處理。

蕭望之也不願意受辱,想留一個清白名聲,所以就自殺了。

其實漢元帝完全就是自己玩脫了。想用石顯來制衡外戚與朝臣,結果沒想到外戚和宦官沆瀣一氣,直接將蕭望之逼死。

在坑死自己老師的同時,也將西漢拉進了無底的深淵,給了王莽這個外戚機會。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不易君子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權力之下的百態人生:從竇嬰與田蚡之爭來看漢武帝時期的外戚政治

為什麼能夠篡漢成功?王莽:因為我姓田,還有一個好姑姑

漢昭帝劉弗陵8歲即位,21歲英年早逝,為何說是漢武帝一手造就的

漢朝最牛的斬首行動,孤膽英雄傅介子獨斬樓蘭王,令大漢威震西域

一代不如一代,漢元帝劉奭為何是西漢由盛轉衰的始作俑者?

西漢人口地理(紀念版)

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