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位置不同音不同!

一個最常用的“不”字,讀音也十分簡單,但是放在古籍中,各種讀音卻是層出不窮,實在令人費解。《音學五書》中整理歸納了“不”字的讀音。書中記載“不”在讀音方面有丕(pī)、趺(fū)、府鳩反(fōu)三個讀音。古“丕”字寫作“不”,“不”有時也作發聲之辭。

不,位置不同音不同!

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中有: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凡雲不然者。皆於此義引申假借。其音古在一部。讀如德韻之北。音轉入尤,有韻讀甫鳩,甫九切。段玉裁認為,“不”除了方九切這個讀音外,還有另外的讀音,甫九切,義為“不然”。還有不當作柎,古聲不柎同,當萼足解。

辭海對不字注音有五:

①bù,有“表否定”,“表禁止”,“未,不到”,“非,不是”,“無”,“作助語,無意”;

②fū,有“柎的本字,花蒂”;

③fōu,有“姓”;

④fǒu,有“同否”;

⑤pī,有“通丕,大”。

“不”為萼足義,讀“趺(fū)”音。《集韻虞韻》:“柎,草木房為柎。一曰華下萼。或作不。”《通志·六書略一》:“不,音跗。像花萼蒂之形。”用於某些地名時,也讀“趺”音。焦竑曰“濟南之‘華不注山’,吳興之‘餘不溪’,皆作趺(fū)音讀。”

古“丕”字和“不”字本為一字,“不”字的本義為萼足。當“大”解是由本義假借而得。《說文解字》把“丕”解釋為:“大也。從一不聲。敷悲切。”隨著語言的發展,詞義的演變,“不”字假借為當“大”解的“丕”字,使用過程中才產生了形體的分化,產生了“丕”字。所以“不”字古音讀作pī,通丕,為大。

“不(fōu)”亦讀府鳩反,常在詩文和姓中使用,隨著語言的發展,使用情況逐漸減少。宋鮑照《松柏篇》:“孝子撫墳號,父子知來不?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後漢書皇甫規傳》記載漢有“不疑”姓。所以讀作fōu多出現在姓氏中。另外“不(fǒu)”讀方九反,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否”字。《說文·不部》:“否,不也。從口從不,不亦聲。方久切。”徐鍇曰:“不可之意見於言,故從口。”

最後總結一下“不”字的讀音。“不”本義為萼足之義,讀為“趺(fū)”音,後假借為當“大”解的“丕”字,在一些文獻中通古“丕(pī)”字。某些古文獻中“不(fōu)”讀為府鳩反,這個讀音在姓中也曾出現。許慎的《說文解字》認為“不(fǒu)”當“鳥飛上翔不下來”時讀方久切,與“否”字音義相同。此音在某些詩文中也運用過,“不”讀方九反,可能是一種詩文中的通假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