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教給我們的智慧: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自己,迴歸本心

一、陽明心學與程朱理學的分歧

王陽明的心學從根源上講,繼承了程顥、陸九淵的思想。

陸九淵與朱熹是好朋友,他們經常在一起談論學問,以及哲學的問題。但是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分歧。

朱熹贊同程頤所說的“性即理也”。但是陸九淵認為“心即理也”。

他們到底誰說得對呢?

事實上,他們是沒辦法分出勝負的,因為本質上他們所講的東西根本不同。

我們先搞清楚“理”是什麼意思,再來區別“心”和“性”的概念。

所謂的“理”在程頤朱熹的學說中代表的是事物之理的意思。

王陽明教給我們的智慧: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自己,迴歸本心

世間萬物本身自有它存在的道理,也有它發展的規律。如果沒有事物那個理,你就不可能看到眼前那個物。

“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已,未嘗實有是物也。”

那麼光有理還不行,還得有氣,有了氣才能凝聚成物,但由於每一物氣稟不同,所以呈現出來的模樣不同,因此就稱為“性”。

“性”和“理”是一樣的,但是區別在於“性”是每一物個性化的“理”,而不是統稱的普遍的那一個“理”。

那麼“心”是什麼呢?

心是理的具體化,是它外在的表現。

比如一個人的本性是看不到的,但是這個人的心能夠活動,他有感覺,他有情緒變化等,但是這些變化只是表面,不是內在。

所以,在朱熹的系統中,“心”與“性”是不能淪為一體來說的。

相對來說,他是以一種較為理性的角度來看待萬物,並探究事物背後變化的道理。

可是,在王陽明的心學系統中,“心”即是“性”也,“情”也,它沒有區別。

這不是因為兩者文字上的比較,而是系統不同。

在王陽明的“心學”中,心就是宇宙,就是世界,一個人就是用心來感受萬事萬物的,它沒有什麼抽象,具體的區分,心就是全部,就是你的精神和宇宙意志的體現。

如果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兩者的哲學系統就容易懂了。

二、王陽明心學的內涵。

剛才也提到了,王陽明心學裡面最核心的三個字就是“心即理”。

在王陽明的哲學系統中,人和宇宙是融合的。宇宙自有它存在的道理,萬物的消亡生長,歲月的過往變化,本身自有其孕育的道在從中體現。

那麼人也是這自然的一部分,人的存在也是宇宙中“道”的意志體現的一部分。

既然如此,那麼該用什麼樣的方法來體驗這個“道”呢?或者說感受自然的規律呢?

王陽明認為就是人的這個“心”,用“心”來體驗。

或者也可以稱之為“本心”,也就是人的“本原之心”,當我們的心接近於本質的時候,我們自然能夠感受到宇宙之中“道”的存在。

那麼這個“道”也就是“理”。

所以,從王陽明的理論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去成為一個更完美的人,用古人的話來說就是“聖人”,迴歸“本心”,依照“本心”來做事。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可是,要求“本心”如何之難,因為人往往會因為私慾、貪念等各種各樣的情緒矇蔽自己的心。

這就好像一面鏡子,本來應該是明淨的,可是它總是容易沾染塵埃,久而久之,它就不再明亮了,既然不夠明亮,又怎麼能夠看得清楚呢?

所以,才要經常試擦它,照亮它。

王陽明的理念給了現實中的人一條通往最高天道的途徑,為人的生存尋找了一個可以持續的意義,因此人的一生就是在做什麼呢?不斷找回本心,修煉自己,成為完美的人。

王陽明教給我們的智慧: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自己,迴歸本心

那麼理論的基礎已經有了,接下來需要給出實操,一個能夠實踐的方法。

因此,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有了“知行合一”的學說。

“知”指的是“良知”,是一個人的本能。

比如說,”見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惻隱之心焉“,有個孩子掉到井裡了,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想著把他救上來。

這裡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想法就是“良知”,是本性,我們只需要遵循這種本性去做。

只不過人往往有很多想法,念頭,比如你可能還會想,這個孩子當初欺負過我的孩子,我為什麼要救他?再比如,他爸爸曾經在職場上給我過難堪,我救他兒子憑什麼呢?

這時,你腦海中各種各樣的念頭越多,你想要救孩子的意識可能就變得越弱了。

所以,我們才要做到“知行合一”,要去做本能的想法告訴自己的事。

換一種說法,也可以叫做“致良知”。

三、對王陽明心學的思考

王陽明的心學當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其實通俗的來講,就是我們要學會不斷地反省自己,不要被私慾、貪婪的念頭帶偏了自身。所以,這是人生一輩子的功課,一輩子你要去修煉這件事。

但是,我認為它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所謂的“本心”到底是什麼樣的呢?

比如,當你碰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念頭是本心,或者說這樣的念頭你應該去做嗎?

這一點,他似乎沒有講得很清楚。

那麼在歷史上,他的學說後來確實產生了一些問題。

他的門徒在發展中,把一些思想給帶偏了,他們似乎認為只要是本能告訴我的就應該這麼去做。

王陽明教給我們的智慧:人生的意義,就在於尋找自己,迴歸本心

比如有一個十分諷刺的故事,書生來到一個佛寺去遊覽,碰見一位大官,結果發現,寺院對兩人的待遇不相同。

書生很生氣,就去問僧人為什麼對我們不一樣。

僧人告訴他:“敬是不敬,不敬是敬。”

書生很生氣,就出手打了他。

僧人也被惹怒了,就指責他為什麼打人。

書生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這樣一來,所謂的“良知”的概念就被濫用了。

當然,你不能否認王陽明心學的意義所在,我覺得從歷史上來說,他把中國的哲學推向了一個高峰。我們用心,用本能,用良知去完善自己,追求人生更重要的意義。

但是,從另一層面來講,他需要對“良知”和實現“良知”的策略有更準確的定義,或者說,它還是需要在一定的規則之下,範圍之下,才能實現。

就比如說,我們做自媒體這件事,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遵循自己的本能,做真正的自己,因為只有做自己,你才是快樂的,你才能夠長久的做下去,你才能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但是,這個成為自己一定是有前提的,在什麼樣的環境下,在什麼樣的氛圍下,都是有要求的,不然你成為的自己不見得就能夠讓別人接受。

但不管怎麼說,王陽明給了我們一個理想,一個意義,一種方法,這依然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