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孟子云:“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現在誰的家中若有不好好學習的熊孩子,父母常常無奈地用這句話來安慰自己,只希望他們身體健康就心滿意足了。

然而,有人舉手抗議了,他認為學習與健康是兩不誤的。此人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濟南甚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長壽學霸之一——伏生。

一、早年苦讀

伏生,字子賤,濟南(今山東章丘)人,原名伏勝。秦漢時期,“生”是對文化人的尊稱,伏生也就是“伏先生”的意思。後代人又尊稱他為“伏夫子”。這個稱呼實際上也意味著他的地位是可與孔夫子、孟夫子相提並論的。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伏生畫像

在古代,文化人必讀的書就是“四書五經”。“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在秦漢時,人們只要能夠精通其中的一本書,就可以“走遍天下都不怕”了。

伏生實際上出身文化世家,他是孔門弟子轌子賤的後裔。可能是祖上遺傳的文化基因太好了,所以他也好學不輟,尤其精於《尚書》。

依據唐人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他為了能夠熟讀《尚書》,專門把自己關在陰暗潮溼的“小黑屋裡”,腰上纏著一根長80尺的大繩,讀完一遍就在繩上打個結,很快繩就上就打滿了結。憑著這種刻苦精神,他成為了秦漢之際精通《尚書》第一人。

二、“暴秦”的風雨

秦始皇統一後,廣泛招攬天下人才,專門徵召了70名博士,伏生就是其中一員,擔任秦始皇的政治顧問。按照這種劇本,他大概也就是任勞任怨,好好工作,平平安安退休。然而,計劃不如變化快。過了沒幾年,秦始皇發現很多讀書人不滿現在的治國方針,總是背後詆譭自己。大怒之下,下令“焚書坑儒”,將很多不合於秦朝政策的書都燒掉了,還殺了不少讀書人。好在伏生有先見之明,早就辭職回老家了。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焚書圖

伏生雖然帶著自己喜歡的《尚書》回到了家中,但是他迫於秦始皇的詔令,也不敢公開地讀書了,只能偷偷地把《尚書》藏在自己家的牆中,靠種地過日子。又過了沒幾年,秦始皇去世了,胡亥繼位。這位秦二世天天修宮殿,徵發徭役,弄得民不聊生,老百姓只好開始反抗。陳勝、吳廣的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拉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戰爭是殘酷的,各地烽煙四起。伏生被迫離開家鄉,到處避難。等到漢朝建立後,惠帝劉盈解除了挾書令,他又回到家中,把《尚書》從牆壁中拿出來,發現少了幾十篇,只留下了29篇。他也就用這殘缺不全的《尚書》在齊魯一帶講學,收了不少學生,比較出色的有歐陽生和張生兩人。

三、伏生傳書

到了漢文帝時,伏生因為儲存教授《尚書》之功而被朝廷徵召,又被人稱為“伏徵君”。此時他已經90多歲了,兩眼昏花,路都走不了了,實在不能進京。漢文帝就派遣主管文化教育的太常掌故晁錯前來濟南,跟隨他學習。可惜的是,伏生因為年齡太大,而且說的又是山東方言,作為河南人的晁錯好多聽不懂。想想現在全民推廣普通話,真是太給力了。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晁錯像

幸虧伏生有一個聰慧好學的女兒,名叫羲娥。她將父親的話轉述給晁錯聽,晁錯再記下來。在三人的合作下,伏生終於將畢生所學傳授給了晁錯。晁錯是用漢代流行的隸書記載《尚書》的,因而被稱為《今文尚書》。到了漢武帝時期,才有人發現了用篆書寫的《尚書》,稱作《古文尚書》。後代讀書人能夠有機會拜讀《尚書》,伏生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明代杜堇《伏生授經圖》(區域性)

伏生出生於戰國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卒於漢文帝三年(前161年),享年99歲。他一生經歷周赧王、秦始皇、胡亥、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六個皇帝,堪稱獨一無二的長壽學霸,簡直是“學習使人長壽”的代言人。

因為伏生的傳奇經歷,尤其是他拼死保護傳承儒家經典《尚書》,這種“為往聖繼絕學”的精神深受後人敬仰。2005年12月,北京國安劇院首輪演出了新編歷史京劇《伏生》,濃墨重彩了再現了一代大儒的不平凡人生,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這位濟南長壽學霸的輝煌經歷,實在是一大盛事。

他是當時最頂級的“學霸”,還從戰國活到西漢,熬死了六個皇帝

京劇《伏生》劇照

(作者:浩然文史·還君明珠)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

點贊、轉發、評論

,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