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作為每個中國人都會使用的工具,但它也是中國歷史的風雲變幻的記錄者。因為它是記錄中國的思想、文化的工具,並且從它在中國的大地上誕生那一刻起,就一直和中國這個古老的大國聯絡在一起,它的變換,也是中國的變化的一部分,它作為載體和記錄者,在後世的我們可以從它的變化中,得以對歷史一窺究竟。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起源

先從它的起源說起,關於漢字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會時期,比如上古時期的倉頡造字說,還有結繩說、圖畫說、八卦說、契刻符號說等等。雖然這是對於漢字起源地概括,但是根據這幾種方法,我們也可以看到原始的先民們曾怎樣的生活。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如倉頡造字說:倉頡此人到底有沒有存在過,如果他存在過,到底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真的是黃帝的史官嗎?但是,他和漢字的關係一直被文獻記載,《說文解字序》中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說他以事物的形狀,依類畫形,對事物的形狀進行了總結描繪形成文字。文字形成的那一天,《淮南子》裡記載“天雨粟,鬼夜啼”。天上開始下小米,鬼在晚上都開始哭,這是什麼?這是人們已經認識到了,文字的重要性,還意識到了造字的最初就是記錄事物的形態,因為最早的造字法就叫“象形”。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如圖畫說:因為遠古時期還沒有文字,甚至是沒有完備的語言,但是當時的人們指物為畫,把自己眼睛看到的東西記錄下來。所以即便經歷千年,“日月不變,牛羊帶尾”,後來這類字成為中國漢字詞彙所特有的一部分,意思千年不變,在現代漢語裡被稱為“基本詞彙”。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如八卦說:人們認為是伏羲的八卦圖衍生出瞭如今的漢字,因為“一”代表陽,用“——”代表陰,八卦圖可以演示、推演出萬物的變化之相,“八”字在中國文化中有有圓滿的意思,所以古代的桌子叫做八仙桌,圖的就是圓滿。乾——天,坤——地,坎——水,離——火,震——雷,艮——山,巽——風,兌——澤,更是將大地上的自然狀態都代表了個盡,從此法們可以看出先民們在但是自然科學不發達的時期,因為對於自然現象的無奈、對於自然的崇敬。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如結繩說:這個和中國的上古帝王神農氏有關,《易·繫辭》載:“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講的是古代先民們的契約精神,遇到重要的事情就規定打不同的結進行記載,後來根據結演化為現在的文字。《說文解字·序》也載:“神農氏結繩為治,而統其事。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說結繩是最早的書契,用統領之用。可以透過此看到在沒有法治、合同的時代,先民們的合約精神。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比如契刻說:則是因為當時的人們還沒有意識到,”字“是什麼,但是他們以當時自己的方式對事情做得記錄,或者是在占卜的時候,畫在獸骨上的符號,希望上天透過這些字跡的裂紋,來告訴他們的意思。這個在造字法”象形“中,也可以看出來,因為在遠古居民居住的山洞中,會發現石壁、陶器上篆刻的符號。而這種符號就是後來”漢字“的前身。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漢字的形體發展

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漢字形成,並且在不同的社會時期,有不同的形體。共有甲骨文、金文、古文、小篆、隸書、草書、行書、楷書等字型。不同的字型形成於不同的歷史時期,透過字型,可以看到當時王朝的特點。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比如甲骨文:是商周時代刻在龜甲、獸骨上文字,又稱”契文“”卜辭“”貞卜文子“”殷墟文字“它的特點是:繁簡有別,正反之別,偏旁不定(這種情況在中國的異體字中得到完美的體現)從他的書寫材料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社會文明程度不高,科技並不發達,人們只好在獸骨上刻畫,也因此讓最早的文字得以儲存。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比如金文:是鑄刻在鍾、鼎、簠、壺、戈、劍等青銅器上的文字,又稱銘文、鐘鼎文、彝器文、吉金文,需要注意的是甲骨文和金文有很長一段時間的合用時期。從它的身上,可以看出奴隸社會時期的西周冶銅技術的發達,還有周公制禮制樂後,西周形成的以”鼎“為禮器的禮文化。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古文:又稱六國古文,指戰國時代秦以外東方各國的文字,六國古文的寫作材料非常的豐富,如青銅器、璽印、貨幣、陶器、簡帛。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分崩離析的社會狀態,文字不一致,表現了周天子的名存實亡。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秦系文字:包括了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及小篆,秦系文字資料包括石刻文字,資料包括石刻文字、秦國金文、印章封泥文字、陶文、漆器、及簡帛上的文字。其中石刻文包括:石鼓文、詛楚文、石刻文。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小篆:也叫秦篆,是秦統一後頒發的標準字型,它的頒發意味著對古漢字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和規範,小篆固定了偏旁部首的寫法和位置,書寫形式相對規範整齊,筆畫線條粗細勻稱,筆畫分佈均衡,不過仍然保留了漢字構形表義或寓義於形的本質特徵。但是,它是秦朝建立以後的官方文字,體現的是戰國分崩離析後的社會大一統,是秦朝國家意志力得到完全體現的表現。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隸書:形成與戰國晚期,秦國的文字俗體是隸書的來源,所以隸書有很長時間的一段共存時期,習慣上把篆書寫成古文字,把隸書寫成今文字。書寫材料:帛書、碑刻和字典專書:有秦隸和漢隸之別,漢隸稱今隸;表現的是不同朝代下文字的不一,也可以看出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文字的形體改變,比如由繁至簡的字型變化。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行書:行書產生於東漢晚期,來源於帶有較多草書筆意的新隸體,有行楷、行草。楷書:來自於早期行書、因筆畫平直,形體方正,可為楷模,而得名,楷書萌芽於漢魏之際,魏晉南北朝漸趨成熟,南北朝時期之後成為主要的字型,又稱”真書“。草書:又稱章草、今草、狂草,狂草產生於唐代,從性質上說它已經變成純粹的藝術品。可以看出大唐的人們肆意張揚的精神狀態!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分析漢字演變的意義

漢字的第一個形體改變是”隸變“,漢字從篆書演變為隸書,人們稱之為隸變。對篆文字形的改造主要表現在:解散篆體,即把彎曲的線條改變或分解成平直的筆畫;省略各篆文字形的一部分或偏旁筆畫合併;混同或變形偏旁。即將不同的偏旁同化或將相同的偏旁同化。表現出漢字字形上由繁至簡的發展變化,從古至今,大對數字形結構基本上偶組遵循著一定的規律而發展,始終未曾與原有的造字原理截然脫離聯絡。繁體字和簡體字的關係,和隸變一樣,體現的是店鋪漢字作為工具的實用性,一切改變都是為了實用,適應人類社會的發展。

伏羲氏的“八卦圖”,其實是漢字的鼻祖

從漢字書寫材料的演變,我們可以看到社會經濟的改變、社會文化、政治制度、國家意志,等等,很多宏觀原因都會對漢字的發展產生影響,比如秦統一文字,新中國建立後漢字的簡化運動,都是為了讓文字,更好地服務於人民,以此來更好地推進社會的發展。而漢字使用者本身——人,也對漢字的發展有著大影響,比如”隸變“是底層官吏為了更快的書寫,”“biángbiáng面”的“biáng”字就和人民的認同有很大的關係。瞭解漢字的形成發展,看到的是中國的時代風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