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冬至汕頭人 稱為冬節,過節稱為做節,汕頭人過冬至(冬節)既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在北方食俗是冬至餃子,夏至面,江南冬至的食俗是吃湯圓,這些在汕頭統統行。

汕頭這裡有自己獨特的過節方式,自己的美食文化,每當做節時最有煙火氣的市場人氣最旺,從節前兩天這裡就以人頭攢動,琳琅滿目的食材讓人目不暇接,每個節搶購的食材不同,食材價錢也猛漲,節後才回落。

汕頭冬節除了祭品還要吃冬節丸、進補。冬至(冬節)是數九寒冬的一九開始,善於食療養生的汕頭人有,食諺“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這天的羊肉、鴿子、雞肉很早就被搶購一空,燉的藥膳也依各家煮夫煮婦自己調配。如烏雞人參湯、鹿茸高麗參、黃芪紅棗雞湯、當歸羊肉火鍋等等。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汕頭人的節,有公休假日,可以放鬆遊玩。有時節,需要備好三牲或五牲,齋菜等祭祖,人神共飧,有的大戶人家煮婦要提前一個星期忙裡忙外備祭品,如今小家庭越來越精細,省了很多繁雜的俗禮,冬節的祭品裡離不開鵝,在汕頭無鵝不成宴,祭品當然也離不開的,鵝屬大牲,以前要整隻買,現在家庭人口少,簡化到可以買一腿。或買四肢和鵝頭,買整隻餓的仍需要提前預定。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冬至(冬節)是烏魚(鯔魚)最肥美時,汕頭有句魚諺:“寒烏熱鱸”就是說冬天要吃烏魚,夏天吃鱸魚。過節用烏魚是因此魚有一個魚胗,類似於雞鴨的胗,世界上其他魚類沒有的,汕頭人俗稱它為“魚術”,有的地方稱為“魚臍”,用它做祭品是期望晚輩有術,好好學習本領,賺大錢,做大官。“術”在潮汕話裡是聰明有一技之長的意思。冬至(冬節)大如年,也是團圓的節日,故烏魚做祭品是必備的。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前面說到汕頭人冬至(冬節)既不吃餃子也不吃湯圓,吃的純手工製作的冬節丸,在潮汕話裡圓和丸是諧音, 現在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化,很多人都不在家動手自己做了冬節丸,街上有賣現成的。一盒一斤10元,買回家省事。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我還是懷念小時候的情景,冬節前夜飯後,全家老少圍坐在餐桌前搓冬節丸。 每當這時也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刻,因有得玩,有得吃。 吃完我們就長一歲,冬節是時​年八節的最後一個節,也就是農曆的歲末,汕頭人有吃完冬節丸,大一歲之說,每年 的增歲也是從這一天算起。 吃完冬節丸離春節不遠了,可以有壓歲錢有新衣穿。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大人忙完一天的工作和晚飯後,用糯米粉加熱水拌成團,讓我們姐弟仨把糯米糰搓成大小不同的實心小圓團。實實在在的糯米丸,猶如汕頭人一樣。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每顆冬節丸不求大小均勻,老人說大大小小叫公孫丸,表示全家子孫後代圓圓滿滿。潮陽人更有講究在冬節丸里加入本季的姜薯,蘇木薯,味道更清香回味。煮冬節丸湯要用紅糖。

汕頭人的冬至食俗

我是異族極限,資深自媒體人,汕頭人,大家都叫我東姐,我下得了廚房,上得了電視,只做原創,汕頭電視臺美食欄目特邀嘉賓。約稿請滴,歡迎關注我賬號裡的更多原創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