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四川線上記者 吳平 文/圖

5月8日,位於成都市一環路的隋唐窯址博物館在翻新後重又對外開放。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長期從事陶瓷考古研究的黃曉楓研究員告訴我們,儘管成都沒有官窯,大量民窯的產品也沒有五大名窯的精美,但以展示青羊宮窯為主的展陳《錦江側畔華陶瓷》卻為我們展開了描繪隋唐時期成都城市生活細節的畫卷。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秦漢饅頭窯

好土不可求 窯址文物不同於墓葬文物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景德鎮瓷器更以胎質細膩、潔白聞名全球。但制瓷最好的原料高嶺土卻不是處處都有,從東漢時期成熟瓷器燒成並推廣以來,我國大部分地區制瓷使用的都是“瓷土”,成都平原亦是如此。黃曉楓介紹,各地的瓷土也各有不同,各類金屬元素、礦物質含量都有不同,成都平原的瓷土大多鐵元素含量高,燒出來的瓷器多為灰色、灰黑色、紫紅色等偏深色胎。不過,“品質不高”的瓷土也有它的好處:就地取材,減少了原材料的運輸費用,降低了瓷器生產的成本,這樣,瓷器製品才能進入尋常百姓家。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隋唐時期,成都平原的陶器生產已很少,老百姓大多使用瓷器,相對於金銀器、漆器等來說,是相對廉價的生活用品;作為必備的餐飲器具來說,其成本和價格也比銅鐵器更親民。而與製作簡單的竹木器、石槽、石缸等居家用具不同,瓷器的製作不僅需要瓷土、釉料、燃料等專門的原材料,其製作工藝從練泥、拉坯成型,到修整、裝飾、施釉,再到入窯燒造,不僅需要專門的技藝,更需要輪盤、窯爐等專門裝置和場所,難以以家庭為單位自給自足,因此,我國古代各地的窯場眾多,在窯場集中生產的瓷器商品透過商品銷售進入尋常百姓家中。

由此可推斷,各地的民窯的重要性,幾乎不亞於鹽鐵生產,考察民窯的技術和所產器物型別,是一個重要的角度,一窺當時的科技人文、經濟制度等各方面的發展水平。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其次,窯址的出土文物和窖藏文物、墓葬文物是不同的。

窯址出土的多是廢棄的殘次品,質量合格的都已流通走了。相對於官窯,民窯則更是如此。窖藏品則多是質量上乘,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成熟產品,而墓葬,尤其是王公貴族的墓葬則多有珍品。隋唐窯址屬於前者,遂寧的宋瓷博物館所展出的則是源於一個窖藏的出土文物。但前者並非沒有價值,相反,透過它可以看到,生產技術是如何迭代、當時的匠人所權衡和思慮的是什麼。在以上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再看隋唐窯址以及其他成都平原民窯址出土的瓷器,雖然這些瓷器製作不甚精美,在古代也不被收藏家青睞,但在今天,這些遺留在制瓷遺址上的瓷片、瓷器卻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窺見成都古代城市生活的視窗。

瓷業技術吸納區 薈萃多種功法技藝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杜甫客居成都草堂時,房子有了、樹木栽上了,還需要一個“宜家”,作為官宦世家子弟,他的眼光不俗,心心念的大邑白瓷可能是當時利用先進工藝“化妝土”技術燒製出來的成都平原本土白瓷。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據考察,成都青羊宮窯、琉璃廠窯、邛崍瓦窯山窯、崇州天福窯等均有白瓷生產,而彭州磁峰窯更是以燒造白瓷為主,其馬蹄形的窯爐以及印花、刻花的風格均與北方定窯相似。

隋唐窯展出的一件深盅白瓷內側,露出原本的土黃色胎體,其上覆蓋的一層細白層,則是“化妝土”,用以掩蓋原坯的粗糙,使瓷器表面更白淨、光滑。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考察古代窯場,只有四川地區和日本列島的陶瓷生產呈現出瓷業技術吸納區的特徵,各地的瓷器生產技術和典型器型幾乎都能在兩地找到借鑑和傳承。除了化妝土,雙彩、三彩、釉下彩等都在瓷器中有所體現,邛窯獨特的高溫釉下複合彩和邛三彩也足以在中國古陶瓷史上留下明麗的一筆。

反映生活細節 瓷器裡有雅趣成都

出土於青羊宮窯址,有一件造型獨特的文房用具:多足瓷硯。其硯身為辟雍硯的造型,硯身周圍密佈像馬蹄一樣的硯足,這種多足硯在同時期成都平原的其它窯場並不多見,可以說是青羊宮窯的特色產品。但是其他硯臺在該窯址發掘出不少,成都當時文風之盛由此可見一斑。

杜甫心心念的大邑白瓷長啥樣?從古窯址看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

喝茶習慣的流變也在茶具中反映出來。宋代的宮廷到民間都盛行“鬥茶”,要看誰打出的茶花更白、更不易散,誰家的茶就更好。為了看出茶花效果,黑瓷越來越受歡迎,廣口茶杯則更容易用筅,於是黑瓷“茶盞”頗為流行,一時成為各地黑瓷窯場的主打產品。位於都江堰市金鳳鄉的金鳳窯在最為繁盛的南宋中晚期,便以生產黑釉瓷器為主。其瓷器因窯變和施釉厚薄的原因呈現黑色、黑褐色、醬褐色、醬綠色、醬紅色等豐富的變化,能在一些器物上看到釉面的窯變紋。

茶道、花道、香道是古代士人生活的重要內容。單插花的瓷器就分了多種型別,明代的《瓶花譜》寫道,“瓷器以各式古壺、膽瓶、尊觚、一枝瓶為書室中妙品。”而香爐則在用於祭祀、供奉的基礎上,分化出了薰衣香爐等,這些瓷器見證了一個古代雅趣成都的生活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