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頭七第一個七怎麼做

自古及今,都有祭奠先人的傳統,當家中有親人去世之時,按照習俗有“燒七”的習俗,喪葬習俗沿襲至今,雖各地不同,卻又都大同小異。

“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燒七”

規矩繁雜的“燒七”

燒七也稱之為“齋七”、“理七”、“七七”等。指的是在人死後,從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

而這四十九日內又以七為一輪,依次類推,頭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尾七)。

這七輪之中逢七為一祭,但卻又不能都祭,缺祭含義為先人留福,一旦祭祀全,即為福盡,因此,多半以頭七、三七、五七和七七最宜祭祀。

七七規矩也是極多,更有撞七之說,即燒七忌日這天農曆逢七。那這日便不燒七,但恰逢的是頭七、七七這兩個日子即使撞七也要燒七。

“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頭七”

這四十九日中,以“頭七”的形式隆重,為之最。

在傳統喪葬觀念中,亡者會在“頭七”返家,家人應該於魂魄回來前,給死者魂魄預備一頓飯,之後必須迴避。

最好的方法就是睡覺,睡不著也應該要躲入被窩;如果讓死者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便影響他投胎再世為人。

有些地方也有頭七燒“梯子”的傳統,意喻讓亡者乘梯子上天。

“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電影《頭七》

“燒七”的由來

中國最早形成完善的祭祀亡人的禮儀和習俗啊,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今文《孝經》當中,孔子便已提出過,對於亡故的長輩,應“為之棺槨衣衾而舉之,陳其簠簋而哀慼之;擗踴哭泣,哀以送之;卜其宅兆,而安措之;為之宗廟,以鬼享之。春秋祭祀,以時思之。”

此後,在南北朝時期,隨著佛教在國內的大肆興起,傳統的喪葬習俗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在《北史·外戚傳》中便記載“(胡)國珍年雖篤老,而雅佛法,及薨,詔自始薨至七七,皆為設千僧齋”。

外戚胡國珍去世後,北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為他設千僧齋,並度七人出家為僧。這是最早“燒七”的文字記錄。

“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盛行佛法的北魏

但“燒七”在當時卻早已流傳開來,在同時代的《北齊書·孫靈暉傳》中也同樣記述了從(南陽王)綽死後,“每至七日及百日終,靈暉恆為綽請僧設齋。”

在佛教的世界觀中,世間六道輪轉,人死後會有一段時間的“中陰身”階段,即懵懵懂懂,渾渾噩噩的混沌狀態。

在此期間,以七日為一輪,尋找生緣,即受生轉世的因緣。若七日終,仍未尋到生緣,則可以更續七日,到第七個七日終,必生一處(這種說法起源於《瑜伽師地論》)。

在當時的南北朝時期,“生緣說”甚為流行的大背景之下,催生出了“燒七”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頭七”“尾七”,喪葬傳統中的“七七”習俗從何而來?

佛教六道輪迴之說

無論如何,死者為大,寄託哀思,這些繁瑣的禮儀之下,雖有迷信色彩,但卻是後人對於前者莫大的哀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