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燒七?燒七的習俗是什麼?

家人去世後按習俗要燒七,這項喪葬禮俗自古就有。喪葬習俗沿襲至今,各地不一。但根源都是來自於璀璨華夏文明。燒七習俗便是歷史縮影。

我國最早為亡者做七的記錄,始於北魏。《北史。外戚傳》記載外戚胡國珍去世後,北魏孝明帝在七七日中為他設千僧齋,並度七人出家為僧。由此可見七七禮俗從佛法的輪迴觀念而來。

為什麼要燒七?燒七的習俗是什麼?

做七,也叫“齋七”、“理七”、“燒七”、“作七”、“做一日”、“七七”等。是舊時漢族喪葬風俗。是指在人死後(或出殯後),“頭七”起即設立靈座,供木主,每日哭拜,早晚供祭,每隔七日作一次佛事,設齋祭奠,依次至“七七”四十九日除靈止。

‘’做七‘’期間的具體禮儀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廣州一帶,舊喪俗中的第五個七天,必須由外嫁女回來,這一天的費用完全由外嫁女負擔,如果死者沒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孫女來做。人死後的第一個七天、第三個七天和第七個七天,叫做‘’大七‘’。在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習俗,就是說在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兒和媳婦們,每人各自提一隻燈籠,在規定的儀式中飛也似地賽跑,爭取第一個跑回家,俗稱‘’爭英雄‘’,認為這樣死者靈魂能庇佑降福。因為人們認為人雖然死了,但靈魂仍然和活人一樣有情感。

為什麼要燒七?燒七的習俗是什麼?

成都地區治喪習俗也十分具有代表性。在燒七習俗上有以下注意事項——

1、燒七時間:燒七計時從去世當天起算,第七天為頭七,依次類推,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尾七)。(具體時間為18點-20點的時間段)

2、燒七日不燒全,也就是七個七日祭,不可都進行祭祀。雖然逝者為大,但畢竟已經死去,給後人留福積福更大一分,故一旦祭祀全,即為福盡。由此七個七日祭中以頭七、三七、五七和七七最宜祭祀。

為什麼要燒七?燒七的習俗是什麼?

3、在什麼情況下七個七日可祭祀全?必須是兒女雙全,兒孫滿堂,且必須是四世同堂時,老夫妻倆,最後一位去世的時候,後人們才可以七個七日祭祀齊全,屬大喜喪。

4、撞七是指燒七忌日這天農曆逢七,則稱為“撞七”。撞七則丟掉這個忌日不燒七,若頭七、七七這兩個日子即使撞七也要燒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