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對於那個一出生就生活在“代理機器人”所感知,世界中的人,在他尋找自己決心本心的時候,會做如下二點分析。

第一層的幻,無論他多麼不願意相信,他所發現的真實情況是:在他認為存在的世界(宇宙)之中,因為有中間換能器,(眼耳鼻舌身)的存在,所以他永遠不可能也,永遠沒有任何辦法能夠去真實地看到,聽到,聞到嗅到,品嚐到觸控到任何東西,他所能接觸到的只能是在他的大腦皮層代表區中以震盪波形式穿行在神經細胞之間的神經電流(電子場的移動)”。因為從來到世界一直到死亡,他根本也沒有任何辦法接觸到任何東西,所以就算是他多麼的不願意相信,外在的世界的存在都只能是個“幻”。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第二層幻:即使是他認為存在著的腦皮層代表區、神經細胞神經電流等一切的存在,也必須透過它的眼耳鼻舌聲去感知到他們的存在。由此他也是永遠不可能感知到任何所謂的皮層代表區神經細胞,神經細胞神經界沒有存在,所以他認為存在的一個存載這“幻“的實質物質本身就是“幻“就是說,即便他認為外面的世界是“幻“的,這種想法本身也是“幻“。無論“他”怎麼去思考,他都在幻中。思考到這個時候,你同是思考可到蛇吞到了自己的尾巴,而且到不能再吞下去的程度。 進一步清楚的說,如果說地球上的大腦是這個代理機器人的本心,那麼這個代理機器人無論怎麼思考都永遠不可能摸到地球上的大腦,所以他是無法透過思考找到自己本心的,有時他也就永遠不可能找到對於他來說生命宇宙的終極答案。

同樣道理,“代理機器人的感覺機制”與“人體生理的感覺機制”是一模一樣的,那麼我們本心又在哪裡呢?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二 夲心(覺性)的位置在哪裡

第1層幻:我們也是永遠無法感知到外界物質的存在,我們能夠感知的也只能是自己腦中的神經電流,所以外在事件的一切都是幻

第2層換:我們認為存在的的眼睛腦皮層,神經電流,因為也是依靠我們自己的銀耳鼻舌身才能感知到它們存在的,所以屬訣與能訣都是換,實際上無論如何我們都在換中說換,這當然也包括此刻寫這段文字的“我“且看這段文字的“你“!

如果代理機器人的本心可以有一個位置,在地球上,我們感知世界的心理神經機制與代理機器人的情況一模一樣,那麼我們本心靈也應該有一個空間位置,而這個位置在打哪裡呢?

答案是對於本心發出的“幻“,我們可以明確感知到其存在著空間與時間,但是人們試圖透過空間與時間概念去度量,尋找本心的位置是非常愚蠢的,原因卻是非常簡單的,因為時間與空間是本心創創造出的“幻”。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進一步的說,問本心的位置的問法,類似於一個電視劇的人物在電視中問播放自己的電視,在空間中的哪個位置一樣愚蠢。

更清楚的說,人們對時間與空間的感知本質也是幻,所以問本心在哪裡的問題,如同問快樂有幾斤重一樣問題本身就是錯誤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我們的本心是沒有空間位置的。

那麼我們不問覺性本心的時間空間位置,我們問覺性長什麼樣?

覺性的樣子是波粒二相性的。

如果一個代理機器人透過實驗發現他看到的石頭,樹,燕子、花朵、山川河流的存在都是實際存在的,而且他的檢驗了,自己所用的“鋼鐵、木材,塑膠電路板晶體”也都是實際存在的,那麼雖然他透過兩層幻的邏輯推斷判斷一切都是幻,但是他會重新理智的去思考,進而會強制性的否定自己以前認為外在的世界是幻的判斷。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但是如果這個代理機器人透過實驗再檢驗它所看到的石頭,鋼鐵、樹,花朵,以及自己看著這一切的眼睛,感知這一切的腦皮層等等一些物質時,發現一些物質的存在都處於“非有非無“狀態,那麼此次它就會十分堅定的相信,一切的所謂實在的都是“覺中之幻”既一切都是虛幻不實的。

反觀我們自己,當我們用實驗去檢驗我們認為存在的物質時,會突然震驚的發現眼前的貓樹花朵,燕子,對面愛人的眼睛,蹦來蹦去的孩子,太陽月亮星系,以及你用來觀察這一切的眼睛,用來觸控這一切的手,用來傳到這一切資訊的神經細胞神經電流都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又是由質子,電子,光子組成的,而質子,光子和電子,是“波粒二象性”的,所以檢驗的結果是這個世界是“波粒二象性“的。波粒二象性說明了什麼呢?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波的屬性是無處不在,無處不在=哪裡都不存在=虛無=因為對時間的計量是對物質的空間中物質變化的測量,所以沒有相對運動又不存在時間與空間。

“粒子”的屬性是有固定的位置。固定的位置等於存在於一個點上,等於存在於,等於因為有位置就有了物物質的相對運動,也就等於創造出了時間與空間。

如果問“電子,光子,質子在哪裡“就等於問快樂有多疽一樣,所以電子在哪裡的問題回答只能是,電子既是波也是粒子,這同時說電子既在這裡又不在這裡,也既是說物質既“存在“又不存在處於“既有既無非有非無”的狀態。

那麼是什麼導致物質出現這種非邏輯性的,非有非無的狀態呢?也就是說是什麼讓物質成為這個樣子呢?

“波粒二象性“之所以成為“波粒二象性“,完全是因為你的存在而讓物質呈現出波粒二象性的,所以答案非常簡單,是你是你的,觀察是你的心,也就是說你的本心創造出的“幻“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徵。

所以終枝的答案是如同鏡中反映出的不是鏡子本身,而是我們的影像一樣,當我們去檢驗外在存在的物質時,實際上檢驗結果反映出的不是“物質的性質“是“波粒二象性“的,而是本心是“波粒二象性“的,現在的你,既可以看一下眼前的桌子,手機,手,臉皮,眼毛眼睛都是“波粒二象性“的,都是“覺中之幻“。

我們的本心在哪裡

對本心的這種“波粒二象性“或者說對於本心的特性,在佛經中是如何描述的呢?

“夲心”在佛經中又被表述為自性,如來,佛性本空,本覺等。佛祖用了600卷大般若經講空,最終將600卷的內容濃縮為260字的《心經》,心經之所以叫做心經,就是因為是說明心為何物的經《心經》中將本心表達為空。

《心經》首先說五蘊皆空,即系人們認為真實存在的外在世界的“五蘊“(“五蘊:色受想行識。色指物質方面,受、想,行,識“指精神上的思念活動方面)都是空的。這種空的特性不是指沒有,而指的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的意思是說,本心與他創造出的物質與精神是一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