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熊孩子”是近年來很流行的一個詞。時常能聽到身邊的人抱怨,“我的化妝品被熊孩子打碎了”,“我的口紅被熊孩子當成了畫筆”……

幸運的是,時至今日,我沒有遇到過大家口中的“熊孩子”。不過看了《放牛班的春天》,我算是真正見識了什麼是“熊孩子”。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其實第一次聽說這部電影時,我覺得片名(當然是中文翻譯了,這是一部法語電影)好土,為什麼要叫“放牛班”呢?

但看完整部片我才發現,這可不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放牛班”,在遇到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後迎來了屬於他們的“春天”麼!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影片講述了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一所男子寄宿學校做助理教師。他面對的並非普通學生,而是一群被大人放棄的野男孩。馬修用音樂打開了孩子們封閉的心靈,並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這是一群大人眼中的“熊孩子”,調皮,愛撒謊,偷竊,甚至差點弄瞎了門衛老爺爺的眼睛。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但學校的校長、老師並不是真正的關心這群孩子。他們視這群孩子為“問題少年”,一旦發現他們的一丁點錯誤就會嚴加懲罰。體罰在這裡是司空見慣的事。

校長的殘暴和專制導致這群孩子越來越叛逆,也越來越難以管教。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但馬修老師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他拒絕“犯錯-懲罰”的教育方式,而是選擇用愛去感化他們,用正確的教育方式去引導他們。

在無意間,馬修瞭解到孩子們對音樂的喜愛。於是,他不顧校長的極力反對,組建了合唱團。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他帶著這群孩子一起唱歌,一起做遊戲。

在馬修的感染下,這群調皮搗蛋的孩子收斂了很多,他們愛上了唱歌,也變得越來越聽話。

馬修還發現了小男孩皮埃爾的音樂天分。如其他老師所言,皮埃爾擁有著天使般的面孔,卻有著令人頭疼的調皮性格。

但耐心的馬修,用循循善誘的方式發掘出皮埃爾的音樂天賦。在他的指引和推薦下,皮埃爾得以進入音樂學校學習,並最終成為世界著名的音樂家。

馬修的努力收效甚好。孩子們不再惡作劇,漸漸明白了善與惡,更學會了感恩。

然而,好景不長。在校長出門領取獎勵時,馬修因為了解這群孩子對自由的渴望,於是趁此機會跟門衛大爺一道帶著孩子們出遊了。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也正因為這次出遊,他們躲過了一劫。因為被誤會而退學的蒙丹放火燒了學校。校長也因此錯過了獎項,於是他把滿腔的怒氣撒在了馬修身上。馬修被開除了。

但這群孩子已經在馬修的感染下發生了巨大改變。在他離開學校時,窗戶外不斷飄落的字條,窗臺上揮舞著的小手,無不展現著孩子們對馬修的感謝,以及不捨。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但即使是馬修,一個懂得因材施教的老師,也無法拯救“超級問題男孩”蒙丹。

因為家庭原因,蒙丹桀驁不馴,會說謊,愛打架,偷東西,甚至捅傷過人。

即使他進入了馬修的班級,加入了合唱團,但他前期所受到的教育,所收到的歧視與傷害已是根深蒂固,所以,如他自己對馬修說的,“你拯救不了我”。

是啊,缺位的家庭教育和殘暴的學校教育,導致蒙丹叛逆的性格已然形成。若想徹底的改變,需要的不僅是個別老師的努力,更是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的支援。

但縱觀四周,真正願意伸出援助之手的人寥寥無幾。蒙丹的家人自始至終未曾露面,送他來寄宿學校的人將他視為一個實驗品,而校長更是覺得他是個大麻煩,後悔接收他。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所以,一旦犯了錯,他就要接受體罰,捱罵,捱打,甚至是十多天的禁閉。

但諷刺的是,即使是這樣一個問題孩子,最後也因為被冤枉偷錢而被懲罰。偏見已然存在,他是否幹過壞事沒人在意,證據之類的也變得無足輕重,只要大家都覺得是他乾的,那必然就是他乾的。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雖然離開了這所學校,但馬修帶走了一直被人欺負的孤兒佩皮諾,他的餘生都在從事音樂方面的教育,他用愛的方式繼續感化著更多人。

而在這所學校,他也播下了希望的種子。在他的影響下,留下來的老師們恢復了良知和勇氣,他們一起告發了校長。脫離了殘暴校長的管控,相信這群孩子可以擁有一個不那麼昏暗的童年。

《放牛班的春天》:每一個“熊孩子”,都值得被溫柔對待

《放牛班的春天》是2004年的一部經典作品,曾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豆瓣評分更是達到了9。1分。

如果你身邊也有“熊孩子”,不妨來看看這部片,也許你對他們會有不同的認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