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玄無玄有

那這個巧是什麼呢?為什麼說這個口它又是竅呢?你看一個穴字頭,下面一個巧,實際上它就是對應這個竅,穴字頭是什麼?就是洞穴,你看古代的時候人們穴居野處,不是這樣嗎?現在也有,就是甘肅這個地方,有些窯洞啊,還有就像那個山崖,過去有人就住在洞穴裡面,所以這個裡面中醫叫穴,道家就叫竅啊,就是我們講的相當於空間了,所以說它這個裡邊就是有巧這個字啊,這也是為什麼它就是竅,我們就可以透過

,說這個

字它就相當竅一樣。

那我們說這個於,就是幹勾於,我們一般組詞的時候叫

由於

,對吧,其實由於你加個寶字蓋的時候叫什麼?就是宇宙了,或者叫宙宇。所以說這個裡邊呢,說這個幹勾於,也就是這個

啊,它是代表空間的,宙是代表時間的,現在科學對它就是這麼叫的,宇宙就是由時間和空間組成的,所以這個宇就代表空間,那我們這個竅,這個口啊,或者是說這個洞,就是指空間。

實際上空間是什麼?空間也叫無,《道德經》裡面是這麼講的,叫

有之以為利

無之

以為用

,有

之以為

利,無

之以為

用的它講的什麼?講的是

有無

之間的關係,講的是利用,叫有利,當然有之以為利,這個

之以為

啊,它是有含義的,所以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這裡涉及到有無的問題,涉及到一個利用,那這個有無在哪兒體現呢?

《道德經》開篇就說了這個有和無,開篇的第一章,就是故有欲,和故無慾,當然這裡面涉及到一個句逗的一個斷法,嗯,說:故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啊,所以他這個裡邊涉及到什麼呢?有欲和無慾,有的人點這個句逗的時候,說這個有欲和無慾,我們說古人他是沒有這個句逗的,就是說你可以根據個人的理解去點,不同位置,過去是這樣的,所以句讀的這種用法,我們就說標點符號,句逗就是標點符號。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玄無玄有

標點符號用從西方傳過來的,我們中國這個裡邊,就是儒家,儒學的這個角度來講,教大家學習,教這些小朋友們他是沒有給你點句逗的,就是不同的老師可能對於同一篇經文的讀法他可能有區別,因為各人理解不同,所以小朋友們去點那個句逗的位置也不一樣,那他有無慾、有欲,你把這個句逗點在了欲的後面,這個無和有成了欲的定語了,按照我們現在西方的語法來講,這個有欲和無慾成了什麼呢?成了這個欲前面的一個定語了,那麼這個裡面呢,如果你把句逗往前一點,就是

無,欲以觀其妙

有,欲以觀其徼

。嗯,這個裡邊就把無和有帶出來了,我把它點在這個位置啊,當然你點在後面也有它的一種理解,一種用法,也不能是錯誤,啊,它就是有這樣的一種用法。

那我們就說這個有與無的關係,

它講

有生於無

,那它這個裡面涉及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那這個裡邊涉及到什麼呢?等到以後有機會的時候我們細講,有這樣機緣的時候,細講《道德經》,那這個有和這個無,實際上他叫什麼?就叫

玄有

玄無

,當然這個裡面對於神獸瞭解的話,就知道說的是這個玄武,那這個裡邊玄之又玄的時候,它叫眾妙之門,就是有無之間的一種運動,這裡無相當於空,但是道家重這個無,那佛家它不講無,它講空,實際意思差不多,只不過是叫法不同,但是它還是有區別啊。

佛家講空,道家是講無的,但是他們都講有,所以它這個裡面空無和有之間的一種關係,就相當於虛實,用我們太極理論就是一陰一陽之間的一個關係,一個運轉的一個關係,嗯,它是這樣的,那麼它形成的是什麼呢?按照《道德經》來講的話,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它講的是什麼?它講的是利用,那

有無

之間的這種

利用

關係,它形成一種推動力,它就變成了太極,就是利和用之間的一種玄的一種關係,和現在人理解的

利用

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佛家是怎麼去講這個東西的?佛家它講的是一種定,就是水火既濟,形成一種定,在《周易》裡面就是水火既濟,所以孔子對於這個《周易》這個既濟卦,叫既濟定也,這是《雜卦傳》裡面的。所以佛家的這個裡面什麼三昧,各種各樣的叫法,你在這個《易經》裡面都有它的原型了,你完全可以找得出來,而且你從《易經》的角度去破譯佛家這個經典的時候會得心應手的,包括西方的這個神話,乃至於《聖經》等等,很多很多的東西都可以在易經裡面找到它的原型,找到它原型的卦。有時候我們讀經典,你讀了很多很多,但你不知道他啥意思,一旦你發現了《易經》裡面的卦和經典之間能夠一一對應的時候,你馬上就知道,這個經典裡面所說的東西在《易經》裡面,它描摹的是非常非常清楚的,當然這也算是一個秘密吧。

唐朝的時候有一位大師,很厲害,叫李長者,號通玄,這個人早期鑽研易理,四十多歲開始潛心《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歲時譯成《華嚴經》吧,這個人後來寫了那個關於《華嚴經》的一些著作,就是諸佛菩薩和這個卦之間建立起來一種有機的聯絡,而且這個人非常厲害,當然在佛家來講的話,這個人也不算出名,嗯,但是他寫的那些東西是非常非常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