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意”和“識”這二賊?

可以說自兩晉以來,能夠把“心與意”、“識與神”這些個概念掰扯清楚的先賢們還真不多。這白玉蟾真人說得就很到位。

要弄清楚這些概念,我們必須知道道家對於人體構成的理論。文始道真經《關尹子》裡把人體看作是五種元素的構成:土火木金水。分別對應五神:意神魂魄精。我發現目前好像只有文始道門對此有系統的講解,其他道派好像都失傳了。

要理清楚五行對五神的邏輯,首先我們得知道古人對於這個“心”和那個“囟”字早就弄混了。古人嘴裡說的有意識的那個心,應該是囟。而作為人體器官的“心”應該寫作“囟”。囟字是心臟的象形;心字是頭蓋骨囟門的象形。簡單來說,古人說的心,就是人的大腦部位,而不是心臟。

古人早就認識到,人體的核心不是心臟而是大腦,而五行的核心是土,所以二者就對應起來了,所以頭頂就叫做泥丸宮。而心臟是給大腦供血的,火生土,心臟對應神,神屬火。

在五神裡“意”的概念代表“元神”,就是祖先腦,就是下意識思維,不受人控制的思維。而“神”的概念代表的就是“識”,就是透過實踐逐漸積累起來的理性認識,是一種理性思維,知道對與錯。

舉個例子,長途跋涉口渴難耐,突然看到路旁有棵李子樹,第一反應就是馬上摘下吃解渴,生理也會配合分泌口水唾液,這就是“意”。但是你的理性告訴你,應該跟主人說一聲,否則就是偷,這就是“識”。

這就是所謂的“意多欲,識多愛”。欲,是本能的反應;愛,是甄別後的選擇。牢裡呆三年、母豬賽貂蟬,這是欲。在母豬和貂蟬之間選擇,這就是愛。

欲,是一種無來由的突然的顯現,這個欲去了,那個欲又來,無始無終、無邊無沿。對於跳出來的每個“欲”都想滿足,就叫做“貪”。根據你自己的審美標準,在母豬和貂蟬之間做出了選擇,然後想辦法去擁有,這就叫做“求”。這就是“不欲何貪,不愛何求”,慾望不跳出來,就沒有貪;沒有去自己所喜愛的,就不會有“求”。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意”代表元神,我們修法不是為了找到元神嗎?為什麼又成賊了呢?這就得知道“意土”的陰陽之別。土分陰陽二性,用易理五行表示就是“水土一家”和“火土一家”。火土為陽,水土為陰。也就是說元神也是分陰陽的。這就是道的有和無。道的雖說是“無中之有、有中之無”的無盡迴圈,但是“虛無”的那種道才是道家最高的追求。也就是說元神之陰才是道法修煉追求的最高層次。

說到底,修道也是一種慾望,這種慾望就是元神之陽,所謂追求的純陽之體。就是老子在《道德經》裡所說“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裡的“事”,我們還在當個事兒去追求,目的是想要品嚐“事”成後的滋味。所以,文始道認為修法的最高境界,不是純陽之體,而是元神之陰——“無味”,不要這種成就感。有些人做事兒,不為名、不為利,這麼做就是為了心裡舒坦,這就是“味”。這味,就是下意識、祖先腦、元神層面的“意”,說不清道不明,難捉摸。老子哲學的老辣之處,就是把人性最深層的東西都給挖出來了。就連道法修煉的最終追求,那都不要有,就是“無味”。有,那就是“味”。

但是這種“無味”怎麼才能逐步達到呢?不是“禁慾”而是“厭欲”。莊子說“千歲厭世、去而上仙”,活得太久了,什麼都吃夠了、什麼都見夠了、什麼都玩兒夠了,實在沒意思了,甚至連呼吸的慾望都沒有了,怎麼辦?只能成仙了!慾望是在經過、見過中逐漸磨滅的。

“黃帝御女一千二百而登仙”,喜歡女人怎麼辦?(各位大神,不要拿現代倫理看古代文化)那就多到厭煩,夠了然後成仙。張良功成身退,想當官怎麼辦?那就王侯將相,位極人臣,沒意思了,也就撤了。喜歡錢怎麼辦?就像范蠡,富可敵國。錢太多怎麼辦?太沒意思,那就散盡家財,隱居清修。清修後,又覺得還是有錢好,怎麼辦?沒關係,再出來掙錢啊,又是富可敵國。又感覺錢多了沒意思,怎麼辦?再散盡家財、再隱居。反覆這麼折騰幾次後,也就成仙了。這就是范蠡。

怎樣治“意”和“識”這二賊?

怎樣治“意”和“識”這二賊?

怎樣治“意”和“識”這二賊?

怎樣治“意”和“識”這二賊?

以上的這些故事可能都是虛構,但是反映的卻是“厭欲”而非“禁慾”的原始道家思想。

修法就好像練武,那得從一招一式練起,最終達到“無招勝有招”。一開始就從“無招”練起,見過人腦袋是怎麼被打成狗腦袋的,就不這麼想了。

修法,需要一步步地修。文始道門講究“周行妥善”,透過日常的每一件小事兒的三思而後行,逐漸提高自己的思想修為。不是“愚善”,而是“妥善”。當你一次次冷靜處理身邊每一件事物的時候,這其實就是一步步的厭欲。把每一件事兒都做到了“心安理得”,心境自然就會恬淡。意和識,這二賊雖說馬上去不掉,但是會逐漸不再猖獗,最終有一天會磨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