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莊子,名周,字子休,戰國時期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傳承者,與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一起被稱作“老莊”。

莊子文采斐然,一生著作無數,內容富含人生哲理,給當世及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出自莊子的名作《莊子·人世間》,不僅是對老子“無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更傳達出了莊子對於人生理解的一種理念,闡明瞭“有用”的無用性以及“無用”的有用性,對人類的發展具有深刻的影響。

莊子對於“無用”理解來源於對現實世界的思考,在此基礎上,對“無用”進行不同層次的闡釋。而莊子所主張的“無用”主要體現什麼?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一、對老子“無為”的繼承與發展

在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又說:無,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在《道德經》的概念中,近乎“道”。這是老子的無為思想,是他對自然界的固有規律所感悟出來的人生哲理。

1、“無為”,遵循自然發展規律

“無為而治”是老子的重要思想之一。

什麼是無為呢?老子所提倡的“無為”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指有限度的“不為”。

所謂“道法自然”,就是要遵循自然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要違背自然的發展,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

,即大自然中的規律一直是無所作為的。

可是他卻使整個世界正常執行,王侯們如果可以遵守這些規律,自然中的萬物也都會自己演練進化。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二、“無用之用”的內涵

1、突破具體的“有用”

人們常說的“有用”指的是能夠滿足人們對於某些事物的需求,或者說是能夠產生的價值。也就是“有用之用”,就如

“牛馬之用”、“房屋之用”

等等。

相對於“有用”的是“無用”,“無用”

是某些事物不具有能夠滿足人們需要的性質。因為不具有能夠滿足人實際需要的性質,此時便被人看作無用之物。

當人們著眼於某件事物的具體的用途時,便會用具體的功利的眼光來看待它,也就是人們著眼於它的“有用之用”

,只看到了該事物具體的使用價值。但是,不管任何事物,其存在的價值和功能都是多方面的。

當人們著眼於事物的具體的用途與價值時,這件事物的其他用途及其價值便被忽略甚至被掩蓋掉了,那麼該件事物其他方面的用途價值便不會被展現出來,可能會遭到破壞。

人們在對“有用之物”的使用過程中總是帶著侷限性的。所以,人們只是有限度地利用甚至是破壞一些其他的價值。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2、從“有用之用”到“無用之用”

莊子在對“用”的研究中,突破了常人的思維,他的思維超越了具體事物的有用以及帶來的價值,突破了事物 “有用之用”的侷限性,達到“無用之用”。

“無用之用”首先是“無用”。那麼“無用之用”是何種之“用”呢?在莊子看來“無用之用”不是具體的、有效用的,而是抽象的、超越現實存在,而且超越實際效能的。

在莊子的《逍遙遊》中曾說道:

惠子有一個瓢非常大,沒有適合它的容器可以用,擔心它沒有用處,莊子則對惠子說:你現在有可以容納五石東西的大瓢,為什麼不考慮一下繫著葫蘆去浮游大江湖泊呢?

針對惠子所說的“無用”,莊子卻說出了另一番的說法,這便是莊子對於“無用之用”的看法。

惠子總是站在功利的狀態來看待身邊的事物,他只能看到“有用之用”,而沒有看到“無用之用”。

因此,莊子的那種逍遙、灑脫和自由樂趣,惠子是體會不到的。只有突破“有用之用”,才能真正體會到“無用之用”的真正內涵,體會到其樂趣和自由的精神所在。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3、“無用”

從莊子的角度來看,人們可以透過利用一些外物來達成一些事物,但是,不能不要以為這樣便是理所當然的,不要以為利用某物便可以得到想要的某物。

因為任何一件事物並不是為了滿足人們的慾望、需求或者是達成另一件事物而存在的,他們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不是外物可以決定的。

任何一件事物和人一樣都是平等、自由的,而那種站在人的角度上去認為何物有何用的說法都是狹隘的想法。

《馬蹄》中曾這樣介紹道:馬本來便是馬,它的本性便是吃草飲水、在草地上自由飛奔,馬本來不是因為成為人出行的工具才是馬的。人能夠得到千里馬是人的幸運,而不是馬的幸運,並不是每一匹馬都想成為千里馬的。

在莊子的精神世界中,提倡突破“有用”的看法,要用單純的“無用”的眼光和態度去看待和對待身邊的一切事物,這是一種公平的狀態。

因為在他眼中萬事萬物都是自由、平等的,要實現這樣的狀態,人們需要放棄功利的態度,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這個世界和社會,

這樣便可以達到莊子的狀態,不以“有用”的眼光去看待外物,取而代之的是以“無用”的眼光,去對待外物是最高的人生境界。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三、“無用之用”在當今社會發揮的價值?

對於莊子“無用之用”的觀念,在當今社會也有積極的借鑑作用,深刻地理解莊子的“無用”對於社會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

從老子的“無為”到莊子“無用”,是道學的一脈相承,是寶貴的財富。

1、“無用之用”下的人文教育理念

教育是國家之本,是一個國家培養人才的重要手段。著名教育學家杜威的著名教育理論“教育無目的論”便是人文教育理念的體現。他主張教育是生活,教育在除本身之外沒有其他任何的目的。

在這一觀點下認為,教育僅僅就是為了教育,是一種順應自然的表現,就如大自然中的植物一般,單純的生長,並不是為了達到某一目的而成長的。

在杜威的教育理念下,對於兒童的教育是一個單純的、無目的的、遵循自然發展的過程,而在這一過程中具有自主性和開放性,是在一個平等的狀態下開展的。

作為一個教育者,要重視以平等、自由的方式去對待受教育者,運用啟發誘導的手段去引導學生,讓他們在一個無壓、自由的狀態下去實現自己的成長,不僅僅在知識方面,更體現在一個人的人格塑造與品行修養上,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自然成長與教育下成長,這才是教育真正的作用所在。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2、“無用之用”下的宏觀大局意識

在莊子理論下的“無用之用”是在嚴格遵循自然發展的規律,只有以自然的發展為前提,才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與自然和諧相處,萬事不要只求追逐利益,而忽視自然之法。

應當效仿先賢,守得住自己的心,清心寡慾,不要過度地把自己的內心消耗在逐名逐利這些事情上,放寬自己的視野,不要把自己眼光僅僅放在一些事情之上,這樣便會得到更多的收穫。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人們不能僅依靠自己的看法而對一些事物附加我們所認為的價值,他們都是自由的。

在這樣思想的啟迪下,應該堅守本心,做好自己的事,不要以外物的存在而干擾自己的本心,

矢志不渝的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情,一切以大局為重

,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存在價值,在自己內心的堅持中,順應事物發展規律的前提下,不斷地成長。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丨莊子主張的無用是什麼意思?

結論

莊子“無用”的思想並不完全是對於現實的批判,也不僅僅是完全出於自己的理性邏輯思辨,而是對於萬事萬物她們的本性所折射出來的深刻思考,最終透過對物的理性思辨而對物進行深刻的本質揭示,

莊子對於物的認識,已經超越了任何歷史階段,深刻地體現了物在思想上的深刻性。

莊子的“無用”思想,意蘊悠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不僅使人們眼前一亮,還給人帶來思想上的啟迪。

莊子以“無用”的眼光來看待周邊的一切事物,這不僅僅是最高的德,更是一種很高的精神境界。

“無用之用”對現實有深刻的借鑑意義,倡導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不過度地開發大自然,我們要嘗試著停下自己的腳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無用”的思想是莊子留下的寶貴的財富,它的作用在當今社會也尤為重要,它為我們遠洋航行而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