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當原本操縱著觀眾精神生活的幕後導演被拉到幕前,觀眾也有了機會成為精神生活的評委。」

綜藝總愛扎堆,流行總在流變。

前兩年的競技真人秀是演員的舞臺,彷彿孿生兄弟一般的節目接連登場。演員們自帶流量,導師們不缺話題,的確是接近飽和的競技類真人秀市場上,一張不易出錯的安全牌。

而當觀眾審美疲勞,安全牌逐漸失效。“導演”開始接替“演員”走上了競技場。相比於演員這類鏡頭前的常客,鏡頭後的導演的確更為神秘,究竟是隻坐在顯示器前喊“卡”,還是攝像燈光樣樣精通的雜家。掀開舞臺的幕布,觀眾對他們的認知也終於不再只通過報道和想象。

《導演請指教》“吵”上熱搜,《開拍吧》緊隨其後,相仿的題材之間難免要經歷一番比較,但最終又在不同的攝製邏輯下走上了不同的賽道。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導演請指教》用的是競賽邏輯,這一點在其“影視導演競技真人秀”的型別定位上不難找到。

而《開拍吧》則將重點放在“創制”一詞上。比起展現導演的幕後工作,更像是以導演的工作為線索串聯起一部影片從劇本創作到投入市場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競技元素被濃縮為一個環節,一種用以還原電影市場激烈競爭的形式。

“六位導演與候選演員達成合作意向,由四位綠燈會成員依據對導演能力和劇本創意的判斷決定是否投資。”

“一部15-20分鐘的短片在歷經二十天的拍攝後,帶著影評人給出的分值標籤被推入‘市場’。”

“當大眾觀影團在真實的影院環境中觀看並給打分後,要面對輸贏的不只是六位拍攝短片的導演,還有四位綠燈會成員。因為,只有盈利最高的一位才能坐上節目組準備的金椅子。”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顯然,這檔綜藝將“還原”定義為創作的關鍵詞,

其節目架構脫胎於電影市場的基本創制流程。

而在大框下,從一些小規則包含著的細節中,我們也能看出,節目組在“還原”的道路上的確在盡力。

比如,二十天的攝製週期(在第二輪比賽中延長為三十八天)能夠讓導演們在更貼近市場的時間表內完成創作。而在另一檔同題材節目中,一部十分鐘的短片被要求兩天內攝製完成,再一次證明了其在規則設定中採用的競賽邏輯與“還原”導向之間的存在不同。

雖然,在競賽邏輯之下,只要公平原則不被打破,就無明確對錯,但作品質量卻會帶來最直觀的結果。

此外,在節目中,作品打分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環節。“評審先評、觀眾後看”的設定本身不見得完全合理,但是評分帶來的結果卻是某種現實的對映。在第一輪比賽中,評審團的打分會成為大眾評審線下觀影的直接參考依據。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而在第二輪,評分則會影響短片線上下放映時的排片量。

評分與排片,的確是現今電影市場上影響票房的兩大關鍵要素。

在評分中選電影,是

一種對觀眾而言避免踩雷又省時省力的方法

。在觀影后評電影,則是

一種對影迷來講分享感受且經驗互助的選擇。

雖說票房與口碑南轅北轍的結果早已稀鬆平常,但是不少優質國漫也的確是在高口碑中完成了逆襲,在電影市場從僅佔一席實現步步崛起。

相比於評分,排片對電影盈虧產生的影響就更大。

沒有足夠的排片,影片與觀眾之間就像小小船隻與對岸隔著一片汪洋大海,最終也難以抵達。

雖然影院的排片量會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但是實現排片逆轉的影片終究少之又少,在社交平臺呼籲增加排片的導演卻越來越多。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開拍吧》的設定的確能看出用心,但針對這些設定也的確不只一種聲音。

有人認為該節目的一些規則太過兒戲。比如在爭取投資的環節,一些投資人更多地是在看人情、憑感性,沒有認真聽取導演創作的故事。也有人認為,它“還原”出來的電影生態太過理想。在看似緊張的談判桌前,實則只存在著皆大歡喜這一種結果。

這種質疑更貼近於綜藝的本質:它終究不是紀錄片,更像是故事片的創作。

其規則設定很難實現一比一的還原,節目內容也是如此。

即便素材畫面是以記錄的形式拍攝,但

最終剪輯出來的到底還是每位導演腦海中希望呈現的“故事”。

就好比,同樣的“導演與演員互選”,《導演請指教》呈現出的,是導演們在知名度與資源的對比下遭受的“冷遇”與“熱遇”。《開拍吧》展示出的則是社牛、社恐、真誠、佛系等不同性格的導演,在與演員交流時面臨的境況。

前者營造的是“生意場”,後者塑造的是“社交場”

。前者是現實,後者也是。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在知著君看來,節目基本展現了一幅微縮的電影生態圖景,即使只是簡筆畫,但瑕不掩瑜。

不知是偶然還是必然,在這檔致力於“還原”的綜藝節目中,作為主角的導演們也在努力於某種“還原”。

只是,

目在還原電影市場,他們在呈現社會現實

。在已播出的節目中,導演們交出的作品是型別多樣的,科幻、愛情、懸疑、喜劇,各異的風格之間,多樣的藝術手法表現著不同的社會現實。

導演沙漠的兩部短片《剎車》和《不說話的愛》分別聚焦於社會上兩個極易被忽視的群體:陽光抑鬱症患者和聽障人士。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王珞丹拍攝的懸疑片《尋人啟事》,在給人帶來細思極恐的觀感後,更引發了觀眾對道德綁架、資訊甄別、資訊洩露的發散性思考。

導演易小星拍攝的喜劇《製造偶像》在荒誕之中,揭開了娛樂圈的營銷套路:暗箱操作,水軍控評,互放黑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搶佔輿論陣地。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不同的敘事包裝下,相似的真實底色證明著在藝術創作的過程中,

展現現實這件事本身並不會受到影片型別的限制。

當然,這些短片本身都不是完美的,在各花入各眼的評論場更會面臨褒貶不一的評判。

比如《製造偶像》被批評將毛毛蟲選作主角,太過荒誕且影響觀感。也有人認為,其拍攝目的並不是諷刺現實而是在蹭熱度。相似的,短片《不說話的愛》也曾被質疑是在利用眼淚討好觀眾,屬於比賽型短片。

但知著君認為,如果只將注意力放在揣測導演的題材選擇是否別有用心,那麼影片中反映的現實就很可能在批判之中被忽視。畢竟,拍攝的動機是無形而難以揣摩的,但反映的問題卻是可見且值得關注的。

站在學習而非批判的視角,節目中的另一個可貴之處在於,很多導演都在拍攝過程中關注到了情節真實和細節真實。

比如短片《不說話的愛》邀請了兩位素人聽障人士參演。在劇本籌備中也調研聽取了聽障人士在生活中的真實經歷。一位手語翻譯說,在公交車上曾有過旁邊乘客因不願意看自己打手語而要求換位置的經歷。這種來源於生活的不理解,在短片中被設計為小女孩因打手語而無法融入到同齡人之中。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反觀當前市場上的影視劇,不少作品都存在著劇情設計僅憑經驗想象,缺乏現實支撐的窘境。

職場劇,常識漏洞百出;愛情劇,情節太多套路;歷史劇,更是細節粗糙經不起推敲。近兩年,提起影視劇,我們總愛講“懸浮”,彷彿這是一個難以打破的魔咒,籠罩於創作市場。

但,直面社會的議題選擇,和取材於生活的劇情設計,其實恰恰就是戳破懸浮泡沫的那根針。

論拍攝技巧,論講述能力,節目中的青年導演們並不是成熟的。但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和對現實的關注,卻為電影注入了態度和溫度。

《開拍吧》的口碑不差,在豆瓣上7。1的評分也不低,但是關注度卻有些差強人意。綜藝中,影片面臨的市場是虛擬的。綜藝外,節目接受的檢閱卻是真實的。

當節目內外,電影創作與綜藝製作之間展現出某種神奇的相互對映,比起口碑與關注之間玄妙的關係,我們更好奇的是:對於導演類真人秀而言,拋開話題,丟掉矛盾,剝去熱鬧,

真正在吸引我們的核心是什麼?

畢竟,在競演的賽道上,導演不如演員、歌手那般有流量。在職場類真人秀裡,他們也不及律師、醫生那樣有貼近性。

觀看導演類真人秀,我們或許是在

職業祛魅

。對於畫面背後的敘事人,我們總是有諸多想象。但是當他們出現於螢幕前,我們會發現,他們其實是創作之餘需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的工作者,也是工作之餘需要平衡市場與個人表達關係的創作者。

或許是在

理解電影

。節目中,不同審美、不同立場下的觀點交鋒,向我們發起一個又一個追問,什麼是藝術,什麼是電影,什麼才是好電影?

又或許是在

欣賞故事

。以導演為主角的節目,就像是天然的故事匯。在風格迥異的短片中,我們遇見或喜歡或不喜歡的故事。在這一過程中,會有評判,會有反思,會有收穫。

當然,對於任何一檔綜藝,每個人的觀看理由都是不同的。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

電影是為“看”而服務的藝術,但導演類真人秀的魅力,或許不一定在於“看什麼”而是我們有機會在觀看中表達什麼。

在節目中,當原本操縱著觀眾精神生活的幕後導演被拉到幕前,觀眾也有了機會自己成為精神生活的評委。當現實中的“上座率”轉變為節目中的“投票權”,當社交軟體上的評價轉變為評審與舞臺間的對話。在節目創造的交流場上,觀眾透過與導演甚至是電影市場的對話,將“想要什麼樣的電影”的謎底放在了明面上。

一部短片播放完畢,總是少不了觀點的交鋒。它們或是激烈,或是平和。對於這些聲音,呈現之外其實還有聆聽。

致力於還原電影生態的導演類真人秀,倘若能夠將觀眾的聲音重新反饋於電影市場,那麼它就在口碑與流量的關係困局之外,獲得了另外一重成功。

參考資料:

為你寫一個故事《〈開拍吧〉:電影與現實互文,是文藝作品最好的歸宿》

3號廳檢票員工《這次可以放心看了》

《開拍吧》:當導演成為主角,我們期待怎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