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說的因果,到底是什麼?《水滸傳》一首詩道破

朝看楞伽經,暮念華嚴咒。

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

經咒本慈悲,冤結如何救。

照見本來心,方便多竟究。

心地若無私,何用求天佑。

地獄與天堂,作者還自受。

這是《水滸傳》第45回的一首開篇詩。

講的是潘巧雲因為丈夫楊雄,一個月有二十多天,要在監獄裡當值過夜。再加上楊雄平時,又喜歡舞槍弄棒,對男女之事不怎麼上心。

於是,潘巧雲打熬不住,便藉著給前夫做法事的機會,一來二去,跟報恩寺的和尚裴如海勾搭在了一起。

從此,只要楊雄去監獄裡當值,裴如海便偷偷跑來,和潘巧雲私會。

佛家說的因果,到底是什麼?《水滸傳》一首詩道破

沒曾想兩人偷情的事,終究是紙裡包不住火,後來被石秀給發現了。於是,兩人的黴運就來了。

先是裴如海,和潘巧雲私會完以後出來,在回去的路上,被石秀抓走給殺了。因為這個時候,楊雄還是半信半疑,於是石秀又設計,讓楊雄把潘巧雲給騙到翠屏山,問清楚原委後,也給殺了。

這才真是“朝看楞伽經,暮念華嚴咒。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不要以為吃齋唸佛,沒事多給菩薩磕磕頭,就能得到佛菩薩的保佑。

如果真可以這樣,那

冤結如何救

?因為自己傷害到了別人,而在別人心裡留下的創傷,又該如何解救呢?

所以,就算是佛法慈悲,終究還是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做下什麼事,承擔什麼業,這就是佛家說的因果。

佛家說的因果,到底是什麼?《水滸傳》一首詩道破

或許有人會覺得,潘巧雲和裴如海私通,是不對。可楊雄和石秀,因為這事連殺了

4

個人,難道就沒有報應嗎?

怎麼可能!

石秀後來徵方臘的時候,是被人家亂箭射死的,死狀也很慘。而楊雄呢,更是背後生瘡,就是說,他是活活給疼死的。

其實細想起來,潘巧雲和裴如海,楊雄和石秀,這四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下場?追本溯源,還不是因為潘巧雲當初,起了一個邪淫的念頭。

設若當初潘巧雲沒有起這樣一個念頭,不去和裴如海私通,這四個人的結局,還會是這樣嗎?

這就是“一念生,百緣起”。

至於百緣起了以後,會帶來一個什麼樣的結果?“照見本來心,方便多竟究”,這就要看當初生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念頭了。

佛家說的因果,到底是什麼?《水滸傳》一首詩道破

所以說,什麼叫因果?其實就是自己內心裡的一個念頭,以及在把這個念頭付諸行動以後,所帶來的一個結果。

因此上,只要自己“心地無私”,

每一個念頭生出來,都在考慮自己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別人,更對由此而產生的結果,有一個清醒的預判。這樣的話,“何用求天佑”?哪裡還用得著求老天爺保佑自己?

因為這個時候,老天爺自然就會保佑的。

大家說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