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是一個禮儀之邦,傳統禮儀在中國流行了幾千年,表達的是尊敬與尊重,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具有特殊的含義

,在我國古代,人與人相見,非常注重禮儀,或是三跪九叩,或是行禮作揖,都是表達尊重的一種方式。

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傳統禮儀漸漸不適應時代的潮流退出了歷史舞臺,例如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作揖,就演變成了握手。

傳統禮儀作揖

早在公元前的西周時代,周公旦就制定了

禮樂制度

,那時就有

作揖

的出現。禮樂制度中,作揖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禮儀,並且大有講究。

作揖在古代分為六種形式分別是: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前三種都是天子會見諸侯時的禮節形制,後三種是貴族大臣之間表達尊重的方式,大有不同而且十分重要,如果做錯或者不合規範則會被認為藐視禮法不尊重他人被嚴懲。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作揖在我國曆史中歷史悠久,自周成王時期制定了禮樂制度之後,往後的朝代紛紛沿襲這種制度,等到春秋戰國時期,局勢動盪不安,群雄爭霸逐鹿中原,天下禮崩樂壞,這時候孔子主張以禮治國,恢復周禮,主張以禮治國,讓天下的百姓知禮數,懂禮儀。

進一步穩固了禮樂制度在歷史上的地位,孔子非常崇拜周公,認為作揖行禮等儀式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有必要,既表達尊重又不失禮節,是一項值得推廣的禮儀制度。

隨著時代的發展,各朝各代的統治者們,認識到以禮治國的好處,都推行孔子為聖人,以此來教化天下百姓,

孔子所代表的禮儀之說也越來越興盛。作揖也被演變成了不同形式,例如抱拳,拱手等等

。為了適應歷史潮流的發展,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傳統禮儀被時間淘汰,作揖跪拜等傳統禮節雖然努力適應時代的潮流,但是在當時飛速發展的中國看來是落後封建的代表,因此逃脫不了在歷史舞臺上消失的命運。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傳統禮儀的消失

西方的傳教士來到中國後,

帶來了介紹西方國家禮制、禮儀的書籍,

諸如《西禮需知》、《戎禮需知》等等。19世紀60、70年代,清廷開始向海外派遣各種型別的使團和官員,

1866年3月,清廷派斌椿等人隨赫德前往英法等國考察。

斌椿等人是以怎樣的禮儀遏見英國女王的,我們在書上找不到明確的記載,但是後世推斷得出,

他並沒有行中國的傳統禮儀。

其後,他隨赫德赴瑞典、比利時等國,也受到了類似的禮儀接待。年過花甲的斌桔對西方國家的外交禮儀問題反映較為遲緩,但與其同行的同文館學生張德彝在其《航海述奇》中則明確記述說:“

其君臣相見無山呼作揖跪拜禮只垂手免冠而已

。”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張德彝與斌等人

“相見(英國君主)亦如是,只不脫帽”。

1868年,清廷官員志剛、孫家谷等隨蒲安臣出使西方各國時,

採用的是西方通行的握手或鞠躬禮。

西方國家的這種外交禮儀,對於久居中國的清廷官員來說,無疑必會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孫家谷有關出使西方各國外交禮儀的記述,雖極其簡約,但卻又極其明確:“

秋後渡西洋,抵英吉利島國,見其女君,禮節不過進退三鞠躬而已。彼此立談,無跪拜之文。贊以美詞,循舊典也”。

其後,伴隨著介紹西方國家各種政治、經濟、法律、軍事、外交、思想、文化包括禮制制度的書刊大量傳入,伴隨著清廷出使西方各國人員的增多,中國人對西方禮儀的認識更加廣泛而深刻。

特別是此後中國日趨嚴重的民族危機更促使進步的中國人開始反思中國傳統禮儀與民族奮起自救的關係,不少人認為要從根本上改變,就要廢除繁文縟節。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進步的中國人認為,那些傳統的習俗進一步加深了階級統治的思想。束縛了人們手腳的同時也束縛了人們進步的思維,使人們如同僵硬的木偶一樣跟隨傳統的禮俗行走,沒有自己的主見。

因而發出了廢除以跪拜禮為主要標誌的繁瑣禮制的呼聲

。維新志士譚嗣同在其《仁學》一書中

,揭露、抨擊了歷代封建統治者利用“繁瑣之儀”,束縛、鉗制臣民百姓思想“以挫其氣節”的卑劣目的與險惡用心。自此開始傳統禮儀逐漸走向滅亡

現代禮儀的崛起

隨著國門的敞開,越來越多的現代禮儀走進人們的生活中,如西方的握手和鞠躬禮,都簡潔大方不失風度,讓當時的人們意識到了禮儀僅僅是為了表達尊重,是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礎之上的,握手禮儀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握手禮的歷史來源於中世紀的歐洲,在戰場作戰時候身披甲冑的戰士會脫下護腕等保護措施,

表示自己沒有武器並且與對手握手錶達敬意與尊重,握手比起作揖更加表達了親近平易近人的概念。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等到近代西方之風吹到國內,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一代年輕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他們更容易思考和探索,更容易接受外來的新興事物,握手和作揖相比之下,沒有了繁瑣的動作和背後的階級意味,更加的簡潔大方,是一個表示親近的好辦法。恰逢那是一個渴望進步走在世界前列的時代,

迫切的想要拋下繁文縟節更好的大步前進,因此握手禮儀漸漸在中國興起。

不過所有事物都具有兩面性,握手在中國的興起有利也有弊。

中國古代流行的見面禮儀作揖,怎麼演變成了握手?

雖然現代禮儀的崛起推翻了傳統意義上的繁文縟節,改變了中華民族複雜,繁重的禮儀方式。使人與人之間,表達尊重和交流的方式,更加的簡潔明瞭

。但是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意想不到的弊端,例如握手禮中,手部是人體之中最難保持清潔的一個部位,而且生活中用手的地方非常多,很有可能在自己不自覺的情況下傳染到疾病。同樣的親吻和貼面禮,這種禮儀方式,也會有這種傳染疾病的困擾。